APP下载

浅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7-05-04刘冬梅

未来英才 2017年2期

刘冬梅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初中数学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是学生进一步进行数学学习的阶梯,同时也是学生打开科学之门的金钥匙,因此,如何使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可以降低师生不必要精力物力的付出,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改善教学形式;知识有效传递;运用多媒体教学;重视学生主体

一、改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丰富了许多,除了黑板、粉笔,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手段。有的课可以直接在课堂上讲解,有的课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还有一些教学内容,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计算器、模具或者实物进行讲解演示。但是在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的时候,一定要符合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要目标明确,不能只为了改变教学手段而改变,没有一点实际用处。另外,在采用不同教学手段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时机,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必须先备好课,再上课。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法。要把教材分析透,围绕知识的本质,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抓住思维主线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按照起点保基础、对象分层次、目标定要求做好课堂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保证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传递给学生;要充分准备其他教学方式和教具,以便在实施教学活动时顺利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二、注重知识有效传递,注重教学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时,要建立数学模型,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方法自觉主动地学、科学高效地学;要让学生在多种练习中了解、掌握所学知识,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到了知识巩固阶段,要通过在巩固、比较、变式的训练中深化、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完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确实学到知识和掌握知识学习的方法。

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作为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主动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学习,在数学活动中积极体验数学知识情趣,发现数学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都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考虑、去猜测、去探索,并动手操作,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问题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实验,让学生通过“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及图形变换、实习作业等增强数学的实践性,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做数学”机会,在做中感受和体验。在解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解题思路的探索实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改变过去教师讲解题思路为现在师生共同探索思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对错误的解题思路不能轻易否定,要在讨论论证中排除,讨论中肯定,并从中选优。这样,教师让学生在参与探索解题思路过程中体会到了解题方法,实施了解题步骤,检验到了问题的结果,培养了创造性思维,促进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手段单一,往往使学生对课堂失去新鲜感,也影响教学的效率。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教师必须讲究课堂组织策略,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利用多媒体把数学教材按教学大纲要求改成电子课件,图文并茂,在课堂上由电脑充当教师,将教师难以说清和在教室里做好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跨越时间与空间,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示。从内容上说,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有理性意义的内容,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从形式上说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教与学连成一个整体,使课堂生动活泼,教学艺术化、多样化,也是一种美的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有利于学生理解。值得注重的是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手段,用于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多媒体和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利用其特有的功能,服务于数学概念、原理的实质理解,更能优化数学课。通过设计三维动画,运用旋转、平移、分割、叠加等手段,直观清晰地展示新知识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将教材由“平面”变为“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通过多媒体的模拟,逻辑思维中的抽象定义、定理实现向形象思维回归。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借助其直观、生动的画面,化难为易,辅助其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四、重视学生主体,强化学生知识内化

教师要认识到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能力是有差异的,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确定教学进度,设计教学梯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法、布置难度各异的作业和练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都能够获得进步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个人遇到难以独立解决的学习任务时,通过开展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设计,教师必须讲清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进行适当的示范,教给必要的合作方法,选择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兼顾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流于形式,并及时进行指导和总结。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拥有有效教学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全面发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樹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运用一系列有效教学方法,把课堂有效渗透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1] 雷玲.好课是这样炼成的[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2] 雷晓霞.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J].基础教育. 2012(11).

[3] 何光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策略微探[J].教师.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