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游戏活动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

2017-05-04马瑞聪

未来英才 2017年2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活动

马瑞聪

摘要:游戏是幼儿获得经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主要方式。在幼儿阶段,游戏在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过程中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途径,儿童在游戏中自主的游戏,也是在游戏中学习成长,所以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基本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对幼儿加以影响易被幼儿接受。本文首先从游戏对幼儿各方面能力影响的重要性方面做了简短介绍;其次从游戏活动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做了详细分析,如创造性、独立性等;最后综述了游戏活动对幼儿良好个性培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游戏;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

父母们普遍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必经之路。但在问到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时,似乎除了唱歌跳舞做游戏,他们没有学习时间。其实,很多父母还不清楚,游戏,就是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功课。让孩子走走跑跑的体育游戏也不仅仅是锻炼孩子的筋骨,让孩子唱唱跳跳的音乐游戏也不仅仅是进行艺术的熏陶。这些活动性的游戏,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活泼、勇敢、坚毅和关心集体的个性品质,而且有助于孩子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从而促使智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增强,从而避免因感觉统合失调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写字等精细运动不协调等学习困难。而且,所有这些孩子们喜爱的游戏,能够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身體的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而这些能力又恰恰是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是否学会了在很多不同的领域里运用他们的想象力,这才是他们真正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也是决定孩子个性的因素。但人的个性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3-6岁是个性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是幼儿个性自发形成的关键期,善于把握这个时期,对幼儿施加影响,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就可为幼儿未来个性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应从幼儿期开始。

怎样才能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呢?我觉得可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充分发挥游戏的价值。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它接近幼儿生活,使幼儿的生理需要得到体验,所以以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个性易被幼儿接受。游戏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幼儿受其身心发展水平限制,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我评价能力都在最初的形成阶段,其行为较多的受成人等外部条件的影响,比成人表现出更多的顺从型。教育家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的独立性的培养,她说:“教育者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她认为,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自主游戏中教师更要注意创造机会,经常组织游戏后的讨论和评价,培养幼儿自己作选择和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有选择、探索、表达的自由。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常常很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忽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注意启发他们自己动脑筋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必担心失败和批评,可以大胆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

二、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及克服困难的品质

持之以恒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个问题,并努力地去弄清楚问题,这种个性是任何事情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游戏的组成部分,游戏的魅力正在于它对幼儿构成的挑战性。通过游戏过程幼儿既可学会利用线索与策略,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又可克服困难,锻炼意志,还可以发现和体验自己的能力,产生胜任感与成就感,更进一步利于幼儿自信心与进取心的培养。在幼儿园中每个班都配有许多大小不同、颜色丰富的各类积塑、花片,在活动区投放有一些进行美工游戏、制作游戏等各类丰富的游戏材料,这为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由于幼儿年龄的差异以及幼儿的动手能力、智力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游戏中的表现也会各有不同。

例如刚入园的小班的幼儿最初只是对玩积木这个动作感兴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动手操作,而是产生了对所建物体的形象性和实用性的兴趣,但是由于幼儿的想象与幼儿动手能力不成正比,所达到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这就出现了摆放好或摆放了某块积木而导致游戏失败的现象,如果这时幼儿能够有重新再来的兴趣和恒心,就可能取得胜利的成果,反之幼儿想象的物品永远不能建成。因此,幼儿必须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就能享受成功的快乐。而玩积木这种结构游戏本身就具有构成物体的吸引力,能够吸引幼儿,使幼儿逐渐看到成功的希望的特点,因此,在幼儿能够坚持游戏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使幼儿鼓起勇气再来一次,由此,做事认真、坚持到底的品格很自然地渗透到了游戏活动中。

三、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性格是表现在个人行为和态度方面的重要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意志、情感、道德和智慧等方面的品质。

3~4岁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的,喜称赞、喜成功、自制力差,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年龄,而游戏能满足他们这些特点。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饶有兴趣地再现现实生活,对教师的启发诱导容易自然的接受,游戏一个方面可以给幼儿充分的机会发展自主的性格和健全的意志,另一方面又受各种规则的限制,使之与德育心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例如在角色游戏中,他们在游戏中可扮演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父母、老师、司机、医生等熟悉的人物,通过模仿人物来进一步认识这些角色,在活动时,一些比较内向的、不太活泼的幼儿也会参加到活动里,并通过担任不同的角色,在各个方面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如开朗、活泼、友善、爱心、同情心等,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以引导,幼儿的性格将逐渐活泼开朗起来。

四、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富有探究精神的人,往往在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寻根问底弄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这是他们取得成就所需的精神之一,而游戏活动则有利于培养这种精神,因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游戏的一部分,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游戏活动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玩沙游戏中,幼儿发现,一些小朋友很容易就建好了山洞和房子,而且不易倒塌,而一些小朋友的房子很容易就塌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经过观察实验发现,掺了水的沙比较结实,而没掺水的沙较松散比较难造型,经过教师讲解和幼儿的探究,逐渐获得了有关沙子的知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由此产生的探究兴趣会对以后养成遇到问题独立思考,寻找原因的良好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教师要充分发挥游戏这一主导活动的特殊作用积极的带给幼儿愉快的情绪体验。在游戏中,幼儿没有心理压力,可以展开想象,逼真地扮演着各种成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老师注重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引导幼儿操作、体验、探索、发现学习,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参加创造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综上所述,游戏的独特特征对幼儿的个性发挥有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并对幼儿创造力、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提高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教师对幼儿的适当的教育引导也是形成幼儿良好个性心理,激发幼儿高尚动机的重要外部因素。由此可见,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重要途径。在人类发展飞速的时代,教育应该努力促进幼儿的自主性,注意培养幼儿良好个性,使他们能主动探索知识,形成良好的习惯,成为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