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冲击与两者如何结合

2017-05-04李昕

戏剧之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服饰文化蒙古族

李昕

【摘 要】利用数字交互的形式,来进行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播和传承。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文化;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88-01

2016年11月30日在京举行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文艺在当前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引起重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这些扶持发展的计划、政策将和非遗保护政策一起,共同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全国第十届文代会习近平在讲话中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在第一、三条中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笔者是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人,在这个新媒体数字化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本民族的服饰文化逐渐被冲击,淡忘。现今很多类似于笔者这样从小生活在省会城市的蒙古族青年已经不会说蒙语,已经不在平时甚至节日里穿蒙古族传统服饰,已经无法准确地辨认出某些图形是否属于本民族图腾。这到底算是一种民族的进步,还是一种倒退呢?

一、现在的蒙古族年轻人除了在牧区生活的孩子,其余的孩子对自己本民族服饰文化认知度并不高

现在很多蒙古族新生儿接受汉语教育,从小生活在城市中,已经不在牧区成长,所以蒙古族传统文化并不能很好地传承给下一代。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蒙古族服饰,传承蒙古族部落服饰文化,让蒙古族的孩子不要忘记自己的民族服饰文化,我们想要通过数字交互的形式来进行文化传播和传承。

二、现今人们并不能很好地区分多种民族中的差异性

蒙古族服饰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但由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阔,故蒙古族服饰也有与满族、藏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类似的情况,有时人们并不能很好地分辨出到底是哪个少数民族。

例如蒙古族服饰中,男性的帽子,就与清朝男性的帽子有所类似,蒙古族喀喇沁、巴林、奈曼、科尔沁、扎鲁特等部分地区的女性服饰与满清时期女子服饰相似程度在80%以上。从内涵来讲,民族服饰所包含的是历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精华;从表现形式来说,它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审美感受。当下应该考虑如何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元素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进行艺术重塑,进而达到新时代背景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创新。

蒙古族服饰具有极强的草原生活特色,以袍服为主,因为袍服便于鞍马骑乘。

蒙古族的服饰也被叫做蒙古袍,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因地区不同,部落之间也有不少区别,所以在蒙古服饰的式样上也有所差异。即使同一部落,也往往因为居住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有千秋。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

乌珠穆沁、浩齐特、阿巴嘎、察哈尔、苏尼特、额鲁特、扎赉特、科尔沁、扎鲁特、克什克腾旗、四子王、土默特、达尔罕、茂明安、鄂尔多斯、乌拉特、和硕特、阿拉善伊斯兰蒙古族、喀尔喀、土尔扈特、巴尔虎、布里亚特等民族图腾之间也都稍有不同。

千万年来,蒙古族文化具有很好的传承意义,通过数字化传播传统文化也是有先例的。例如故宫的交互设备,通过点击某一花纹图样,便会出现有关于这个图样的来历、历史故事等。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运用科技,还可以很具体地传承文化。所以要通过交互的手段来演绎出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而达到传承的目的。

新媒体大数据时代,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冲击,例如过去的蒙古族属于游牧民族,终日生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世世代代传承着历史文化。而现今信息化的发展,网络的全覆盖,生活在牧区的蒙古族人越来越少,蒙古族人不再穿长袍,开始穿上衬衣西装;不再策马奔腾,开始驾驶车辆;不再打猎因为食宿交通便利。

我们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优越的生活所掩盖,我们如何才能在新媒体的视域下,重新拾回我们基因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记忆?我们要将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数字媒体中,这将有利于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加强青少年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认识。在传播方面,通过交互数字形式进行传播,也更容易让新一代的人接受。

通过研究蒙古族服饰,将文化传播与数字内容相结合,有效发挥教育性传承文化的作用。拾回文化,用新媒体交互手段传承文化,是非常必要并且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刘兆和.蒙古民族服饰文化[M].文物出版社,2008.1.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服饰文化蒙古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