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艾青诗歌中的《圣经》元素

2017-05-04田娇

戏剧之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流浪者圣母艾青

田娇

【摘 要】《圣经》是较早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学经典之一,它对新文学史上的许多作家的创作都产生过影响,艾青就是其中一位。他借助《圣经》文化中已经成熟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洋为中用”,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圣经》;艾青;流浪者;受难者;圣母

中图分类号:I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61-02

艾青,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的诗人。从1933年写成《大堰河——我的保姆》开始,艾青用他那饱含着热血与激情的笔写下了众多优秀作品,在文坛和社会革命中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革命时期,艾青以沉郁、悲壮的笔调诅咒黑暗、向往光明;面对新中国,艾青歌颂人民,赞美新生活;归来后,艾青思想更加深厚,更多运用哲理,思考人生。不过,虽然艾青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无神论者,在当时中国新文学的环境、以及个人遭遇的影响下,艾青的许多诗篇却都和西方的宗教经典《圣经》有题材、意象等方面的联系,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圣经》对艾青语言、思想上的影响。

一、文化背景

清朝末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活动,传教士作为一股特殊的势力在中国进行文化侵略,教徒数量大增。伴随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其经典教义《圣经》自然也得到了广泛传播。1890年,在华新教传教士在上海举行全国会议,通过一项决议,由新教各宗派联合组成一个翻译班子,分成三组,分别负责文理、浅文理和白话文三种译本。经过28年的努力,在1919年出版,其中以白话文版的“国语和合本译本”最受欢迎。《圣经》不但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圣经》中的故事、语言、诗歌对西方文学乃至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样,在新文化运动爆发、中国文化界产生巨大变化的年代;在倡导白话文而白话作品尚且不多的年代;白话文版的《圣经》毋庸置疑可以成为新文学可借鉴的他山之石。乐园、启示、福音、先知……从这些新文学中常见的词汇中就可看出《圣经》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了。“圣经文学在‘新文化运动中以其语言革新和文学创新而有着积极的参与和独到的贡献。……一是对圣经内蕴的希伯来精神加以了‘中国化的解读和诠释,并以圣经文学的鲜活形象使国人耳濡目染、耳熟能详,从而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内容和精神蕴涵。……二是对圣经社会文化背景的了解扩大了人们认识中国文学背景的视域,……并给中国现代社会提供了社会观察及批判的新视域、新境界,不少作品以其警醒、遐思、洞见而拉近了圣经文学与中国社会生活需求之间的距离,圣经所表达的愤世嫉俗演变成中国社会中的‘呐喊,由此扩大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理想追求。”[1]

二、个人经历

艾青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封建家庭,1928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继而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身处异国他乡,艾青不仅接触到了后来引领他诗歌创作的欧洲现代派诗歌,自然也接受了《圣经》文化的影响。教授艾青法文的女教师就常常给他讲述“神和人的故事”,而艾青也在造访女教师家后写下了《古宅的造访》一诗:“……在你那里/有个中世纪的巴黎/——远离了喧嚣/蛰伏在圣经里的巴黎。……”①回国后,艾青因组织进步文艺活动被捕。在狱中,《圣经》是唯一允许阅读的书籍,修女来为死去的囚犯做弥撒也是常有的事,有些修女可能还担任生病的囚犯的护理工作。这些在艾青的《病监》中都有所体现:“死神震翼的逡巡着你,/蜜蜂般嗡嗡地是牧姆的弥撒。//清晨的露珠,/遂充作亡人额上的圣水。//……脸上浮起Pompeii的云彩了;/于是牧姆把寒熱表,/插进了我的火山口。”

另外,艾青幼时的经历也使他对“原罪”意识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艾青出生时难产,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因此直接被送往大堰河处抚养。他不能管父母叫“爸爸妈妈”,只能叫“叔叔婶婶”。即使后来回到家中,艾青还是觉出自己的多余,“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生客了。”艾青就仿佛是这个家里的“罪人”,而这“罪”正是与生俱来的。这种“原罪”意识和无所依着的孤独感使他的诗歌蒙上了忧郁的色彩。

带着文人敏感的理解和无神论者客观的视角,艾青将《圣经》文化融入自己的创作中,用西方的元素表达着他在东方大国的思考。

三、艾青诗歌中的《圣经》元素

(一)流浪者形象。《圣经》是宗教著作,是文学著作,也是历史著作,其中记载着古希伯来民族屡遭战争劫难和亡国苦痛,常年在西亚与北非地区流浪的悲惨故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也正经受着战争的洗礼,人民流离失所,生灵涂炭,艾青的诗歌中时常会出现失去家园的人们,通过对流浪者悲惨命运的描写,控诉战争与贫穷的黑暗与罪恶。

例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啊,你

蓬发垢面的少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已被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在抗战刚刚开始的1937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难掩诗人失望、苦闷的情绪。诗人将关切的眼神投向困苦的农夫、受侮辱的少妇,用痛苦的语调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诗人自身的遭遇也使他与劳动人民惺惺相惜:“流浪与监禁/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

同希伯来民族一样,中华民族虽然经历了短暂的流浪,但却更加团结,更具凝聚力,更需要一种信仰引导人民走向“应许之地”。1942年,抗战形势逐渐明朗,艾青以激昂的笔调写下《黎明的通知》,将即将胜利的消息告诉“一切的不幸者”和“一切爱生活的人”,其中也包括“那些因家乡沦亡而流离的难民”。诗歌的前部:“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这一部分与《圣经》中耶稣诞生,博士循星前往祝贺的故事极其神似,诗人以此宣告救世主已经降临,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二)受难者形象。耶稣基督为了洗刷世人的罪过,甘愿降临人间,替人受难。在艾青的诗歌中,也有很多的受难者形象。在《一个拿撒勒人的死》一诗中,诗人直接描写了耶稣形象,描写耶稣从进入耶路撒冷城,到被出卖、被抓捕、被审判,直至被行刑的整个过程。整首叙事诗似乎只是简单地叙述,没有评论与抒情。但诗歌在描写耶稣形象时的庄重与神圣,描写法官和士兵时的鄙视与不屑,描写耶稣受难时的沉重与痛苦,无疑已经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在《人皮》中,一个中国女人被敌人侮辱后又被处死,敌人“剥下了无助的中国女人的皮/在树上悬挂着/悬挂着/为的是恫吓英勇的中国人民”。人皮挂在树枝上,仿佛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诗人不惜笔墨地描绘弃尸现场的污秽和血腥,就是为了让国人永远不忘耻辱,让无辜牺牲的兄弟姐妹,成为激励国人继续战斗的旗帜。诗人在诗中大声疾呼:“今天你必须/把这人皮/当做旗帜,/悬挂着/悬挂着/永远地在你最鲜明的记忆里/让它唤醒你”。

诗人为无辜的死难者而痛心,同时也怀着崇敬的心情歌颂着为人民、为苦难而牺牲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为代价去拯救危难中的祖国和人民,终于为中国换来了和平与自由。1939年,艾青写下长诗《他死在第二次》。长诗描写了一个在战场上负伤的战士在医院中养伤、休假,痊愈后再次登上战场,最终在战斗中犧牲的故事。这个战士在养伤过程中曾一度失去了斗志,但为国献身的信念最终战胜了胆怯,他又义无反顾地重返战场,英勇战斗,壮烈牺牲。

受难者形象在诗人的笔下不但是战争的死难者,还是艾青心目中诗人的投影和自我塑造的范型。“在艾青的《诗人论》中,这种思维体式便表现得更为直接和明晰了:‘以自己的两颊之红晕与丰盈,交给了深思与哀感,为了揭示众生之苦恼——换得了执鞭者的嫌忌,持有刀枪者的愤恨,彼拉多的喝叱,法利赛人的诅咒——甚至说:把他钉死。无疑,耶稣殉道者的献身意象在这里已创造性地转换为诗人自我形象了。”[2]在《笑》一诗中,诗人写道:“我们岂不是/都在自己的年代里/被钉上了十字架么?/而这十字架/决不比拿撒勒人所钉的/较少痛苦。//敌人的手/给我们戴上荆棘的冠冕/从刺破了的惨白的前额/淋下的深红的血点,/也不曾写尽/我们胸中所有的悲愤啊!”诗人用强烈的措辞控诉黑暗的社会和卑劣的敌人,但又以大无畏的精神表示愿意像耶稣一样,如能让未来的人们回想起时露出“安谧而又舒展的笑”,就甘愿“为那笑而捐躯”。

(三)圣母形象。圣母形象是《圣经》中的重要形象,圣母象征这纯洁、伟大、包容,圣母的命运也是悲惨的,她为了世人的罪恶而牺牲了自己的儿子。在艾青的诗作中,也有一组圣母的形象。首先是1936年圣诞节所作的《马槽》,圣母在马槽中诞下耶稣,但周围却充满了唾弃和嘲讽的声音。但圣母仍然教育圣子“等你有能力了/须要用自己的眼泪/洗去众人的罪恶”,并坚强地站起,带领圣子离开了马槽。

在诗中,大堰河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农妇的形象,她还代表着“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这就使她具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象征着母爱、生命的养育者,甚至大地母亲。这也与艾青诗歌的“土地”意象产生了精神上的契合。艾青作为新文学史上的一位诗歌巨匠,他的诗作不但记录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更体现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所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诗人以笔为枪,用诗歌大声疾呼,为祖国的和平与尊严贡献了一份力量。

注释:

①参考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的《艾青全集》(第一卷)。

参考文献:

[1]卓新平.圣经文学在现代中国的意义[J].圣经文学研究,2011.

[2]张志春.艾青与《圣经》[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作者简介:

田 娇(1989-),女,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流浪者圣母艾青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艾青《我爱这土地》
圣母大学:Fighting Irish
——战斗的圣母人
流浪者成美国防疫“定时炸弹”
艾青来了
巴士车上的“浴室”
千眼圣母
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论艾青《诗论》的研究价值
流浪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