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如何做好培训工作

2017-05-04李梦竹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人才培训企业

李梦竹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个企业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有人才、技术、信息、资源作支撑,其中人才素质高低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面临全球化、高质量、高效率的挑战中,培训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企业;发展;人才;培训

1、 领悟培训内涵,吸纳培训精髓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为了达到统一的科学技术规范、标准化作业,通过目标规划设定、知识和信息传递、技能熟练演练、作业达成评测、结果交流公告等现代信息化的流程,让员工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技术手段,达到预期的水平提高目标。

1.1培训的目的

长期目的:为了满足企业战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要而采取的培训活动。

年度目的:为了满足企业年度经营对人力资源的需要而采取的培训活动。

职位目的:为了满足员工高水平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经验而采取的培训活动。

个人目的:为了满足员工达成其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需要而由企业提供的培训。

1.2培训的意义

培训可以减少事故发生、改善工作质量、提高员工整体素质、降低损耗、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改进企业管理内容,培训使企业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得以广泛传播和执行。使员工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明显提高与改善,由此提高企业效益,获得竞争优势。

1.3培训的三要素

任何培训都是为了实现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改变。知识、技能和态度是培训的三大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1.3.1知识培训

它是员工得到持续提高和发展的基础。员工只有具备一定的基础及专业知识,才能为其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大部分属于此类。

1.3.2技能培训

知识只有转化成技能,才能真正产生价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就是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员工的工作技能是企业产生效益、获得发展的根本源泉,因而技能培训也是企业培训中的重要环节。

1.3.3态度培训

員工具备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过硬的技能,但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他们给企业带来的很可能不是财富,而是损失。因此态度培训是企业必须持之以恒进行的核心重点。

2、分析当前形势,领跑未来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是竞争的时代。企业要想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企业培训恰恰是提供知识和信息,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就目前企业培训的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尽管培训投入较多,但是员工却不能将培训中多学到的内容有效的应用于工作之中,企业培训没有实现培训的初衷。因此,分析当前企业培训的问题所在,探讨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措施,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1当前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2.1.1领导认识偏差

领导对培训职能的认识存在偏差。由于许多企业不经需求调查盲目开展培训,培训职能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在企业界中形成了培训无用论、培训浪费论等错误认识,这些企业管理者承认培训可以提升员工素质,但是他们认为企业培训活动的经济效益不足以弥补其成本费用,甚至更多时候是为别人做嫁衣,因此这些管理者不期望通过培训解决企业的问题,拒绝投资于企业的培训活动。

2.1.2培训需求分析缺失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很多企业在培训中往往忽视培训需求分析,只是通过简单的汇总培训申请表或培训需求问卷确定培训内容,更有甚者部分职位、不分层级的统一开展培训。这种缺失需求分析的培训导致培训的针对性不强、系统性差、目标不明确,这样的培训也根本不会有效果。

2.1.3员工参与不积极

当前,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员工觉得培训没有实用价值、学而无用;二是培训形式单一乏味,无法提高员工的兴趣;三是企业没有建立与员工能力相符的晋升制度和工资制度,员工技能素质的提升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员工培训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驱动,这也是挫伤企业员工参加培训积极性的根源所在。

2.1.4培训成果转化难

培训成果转化主要体现在:受训员工的惰性使企业员工难以摆脱固有的、已成定式的行为模式,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用新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原有行为模式,而管理者也没有给予培训成果转化的支持,得不到领导支持便没有应用的工作环境,受训员工在培训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在实际工作转化为习惯性的行为,也就无法对企业产生效益。

2.1.5培训教员工作热情低

由于当前培训现状,培训教员都是兼职,且培训课件等培训前期工作准备需教员在完成本身工作任务之后自行完成。这样进一步加大了培训教员的工作量,难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在较大工作量的影响下,教员在培训过程中难免产生授课过程中热情低的情况。

2.2提高培训效果的建议

2.2.1重新认识培训,纠正认识偏差

领导者对于培训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整个企业培训工作的开展与效果。领导者要重新审视培训职能,纠正培训无用论的错误观念,并且要身先士卒积极参与提升自身技能与素质的培训。

2.2.2准确把握培训对象的需求,合理安排受训人员

把握培训对象的需求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一步,需求分为个人需求和组织需求。鼓励员工的个人发展,结合员工个人发展所提供的培训课程,无疑会受到员工从内心深处的欢迎,培训效果的提高从主观上来讲就没有问题。这一部分的培训关键是要看培训的形式。培训部门每年应进行两次培训内容调查评估,保证培训主题源头的科学性。培养团队合作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成员对团体的参与感、认同感与归属感。根据工作情况,开展培训的前提下,还要保证经营的正常运作。

2.2.3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

系统的培训计划是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的,一个合理的培训方案应包括培训目的、培训时间、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参加人员、培训地点、培训参与部门、培训老师及介绍、课程背景、培训准备物品、培训费用、培训效果、培训突发事件处理办法、培训失败措施、培训联系方式、培训经办人、培训组织部门、考试时间等内容,课程设计要有针对性,培训形式上要灵活、生动、活泼,易于为员工所接受,切忌形式主义、走过场,要紧密联系实践,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避免单向的灌输。

2.2.4及时总结并反思培训不足

每场培训都会有成功的地方,也会有欠缺的地方,发扬优点,同时对欠缺部分进行及时总结,找出原因,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只有通过无数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训工作才能慢慢走向成熟。培训过程实质就是企业与员工共同进步的过程。

2.2.5合理安排培训前的训前教育

合理安排训前教育对一场培训的成功与否影响较大,训前教育主要有如下内容:培训纪律、培训内容介绍、培训老师介绍、培训态度、培训考核、培训参与方法、培训考试等内容,让学员对培训要有基本的了解,重要對学员的积极性进行鼓励,千万不要死命令的方式要别人参加。训前教育也是一场培训的热身,为培训教员和参训人员营建一个相关宽松的氛围。使学员能够较快的进入培训状态,从而充分利用培训资源,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2.2.6积极完善培训效果评估制度

培训效果评估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任何一种培训都必须接受效果评估,否则培训将流于形式、起不到作用。为了避免培训的盲目性,企业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制度,明确培训效果评估的流程、规范、职责。授课后立即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对象为对组织方的成绩进行考核、对学员的感受进行评估、对讲师的授课质量进行评估、对环境进行评估、对实用性进行评估。

2.2.7培训教员专职化

为了更好的提高培训教员的工作热情,保证培训教员工作量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下,培训部门需要组成一支专职培训教员队伍,对于兼职教员,需要实行有偿授课或者适当减少兼职教员日常工作量的方式来提高教员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培训整体质量。培训部门要把自己的队伍建设成为专家型队伍,必须能够成为决策层的顾问,同时影响决策者大力推进项目,这样只有通过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培养良好的组织习惯才能实现。

2.2.8突出员工思想教育,强化理念意识培训

随着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形势需要,对企业员工的要求更高,在培训中融入思想工作和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提倡建立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培训中融入思想工作,既能融洽师生的关系,得到学员的认同,同时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把心思转到学习上去,从而达到组织培训的初衷。

结语:

对企业而言,培训是一种投资,而非成本;

对员工而言,培训是奖励而非福利;

培训是员工和企业的双赢,企业的发展潜力和注重有效培训的程度成正比。以思想培训、理念意识培训为导航,正确引导员工的学习态度,大力开展知识技能培训,从而达到加强培训理念,提升培训效果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人才培训企业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毛遂自荐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