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声歌唱追求的语音特征研究

2017-05-04冯璞

戏剧之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艺术魅力

冯璞

【摘 要】美声歌唱与演唱者的语音基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音作为歌曲发声的基础部分,直接影响到美声歌唱的情感表达、内容传达、艺术水准。美声歌唱者在演唱不同语种歌曲的过程中,追求的语音特征也有所不同,中文歌曲与外文歌曲所需要注意的语音特征也有所区别。美声歌唱的语音特征培养,要以练习为过程,以普及为最终目的。美声歌唱追求的语音特征,不仅仅是对美声歌唱技法与效果的追求,更是对美声艺术与内涵的进一步挖掘,通过正确的演绎,我们才能真正领略美声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美声歌唱;语音特征;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065-02

美声是一种极具艺术魅力,且广为流传的歌唱形式,在我国,美声唱法较为普遍,无论在教学还是表演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成熟的演唱技法,美声唱法在语音上也具有较为成熟、系统的特征,同其他演唱形式一样,语音甚至会影响整个表演的效果。对于美声唱法而言,其所追求的语音特征需要根据不同的语言情况来决定。在我国,要将一首原创美声作品演绎到位,同样需要掌握我国的语音规律以及相关问题。

我国对美声歌唱者的培养主要来自高职院校、高校音乐学院以及专业院校等,对美声歌曲语音特征的研究,也以这些高等院校为主。美声歌唱者应当在语音研究方面付出较多的努力,认真对待、勤于练习,从而提高美声歌唱的基本功,完善个人唱法,为我国美声歌唱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从以三方面对美声歌唱的语音特征进行讨论。

一、语音在美声歌唱中的重要性

美声歌唱中语音的重要性主要有三点,即影响情感表达、影响内容传达以及影响艺术水准。总体来说,美声唱法是一种歌唱方式,归根结底还是演唱,而演唱作为一种以声音为依托的艺术形式,除音乐语言外,语言和语音则是其基础框架和传递介质,因此,语音被称为美声歌唱的内核。具体来说,美声歌唱中的情感,尤其是深层情感的表达以歌词为依托进行传递。另外,一首歌曲所具有的艺术水准与语音息息相关,可以说,语音是决定这些内容的重要因素,把握好歌曲的语音,才能真正将歌曲演绎到位。

首先,语音影响美声演唱的内容传达。美声歌曲的发声是通过人体不同共鸣腔的共同使用,形成混合声,因此每个人的音色都有着个人特点。每个歌手都可以通过共鸣腔体的使用,选择适合自己的演绎方式。由于这种混合发声的特征,美声歌手对于咬字的要求相对于其他唱法的歌手要更高一些。语音作为影响咬字的关键因素,也因此成为了美声歌手传达歌曲内容的重要载体。例如,在高音部分,美声歌唱者往往会使用柔声唱法,使用头腔作为主要的共鸣腔体进行发声,在汉语中,n与l,zh与z,在很多方言中是没有分别的,而放置在歌曲当中,若表达不当,会使听众难以听懂歌词,继而影响对于歌曲的理解。

其次,语音影响到美声演唱的情感表达。美声歌曲发源于意大利,意大利民族将其浓郁的情感倾注于这一演唱方式当中,使美声歌曲生来便具有浓郁的情感因素,许多咏叹调和歌剧选段都是整段的情緒展现和情感表达,因此,情感表达是美声歌曲的重要元素,也是其魅力所在。第一,语音的变化可以影响歌曲情感的传达,例如在流行唱法中咽音造成的哭腔用以传达悲伤等情绪。在美声唱法中也同样存在着通过语音进行感情表达的例证。第二,良好的语音表达是情感表达的基础,语音不清晰或者不准确,会使歌词表达出现偏差,影响欣赏效果。

再次,语音影响到美声演唱的艺术水准。美声演唱是一个整体,任何瑕疵都将破坏其整体美感,降低其艺术水准。语音作为美声演唱的重要一环,是评析一首美声作品演绎水准的重要标尺,并且是基础标尺。语音准确、考究、用心的美声作品,与语音不准、粗线条、处理随意的美声作品,在评价伊始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观感上来说,语音带给一首美声作品最直观的感觉是地道与否、准确与否、清晰与否,倘若不能达到这几点要求,那么这首作品无论演唱者演绎得多完美,也不能称得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二、中外美声歌唱中存在的主要语音特征

探究语音特征,不同语言之间应当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因为不同的语言之间会存在着不同的语音体系,但一味的分离和孤立,会使语音研究陷入僵局,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外美声歌唱中存在的主要语音特征时,既要将不同语言中的不同语音特点分开来研究,又要找到美声唱法所追求的一般语音特征规律,从而取得最好的研究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中外美声歌唱中语音特征的一般性、概括性的规律。无论是中国的美声歌曲还是外国的美声歌曲,对语音所具有的统一要求就是准确、清晰、饱满、稳定。所谓准确,就是每一个元音、辅音,包括汉语的声母、韵母,都要做到准确,用统一标准进行表达;所谓清晰,就是在歌唱中的语音发音要一致,即使在音乐的“包裹”下,仍能将歌曲内容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语音与音符进行完美融合;所谓饱满,即美声所要求的发声方式,需要将音符尽量饱满、圆润地发出来,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处理,让原本扁平的语音变得饱满立体,通过混合声的运用使声音自然而洪亮;所谓稳定,即发出语音的位置要稳定,丹田内气息要通畅、饱满、充沛、有力,有足够饱满的气息作为支撑,方能使得整个语音听起来饱满。

以上便是中外美声歌唱中需要注意的语音特征,下面我们以中国美声歌曲与意大利美声歌曲的语音为例,解析不同语言中所需注意的语音特征的差别。

在美声的语音发声中,最为直观的感觉是意大利语没有声调,没有量词,名词有性别,悦耳、清脆、元音丰富、连贯性强。而汉语则铿锵有力、抑扬顿挫,语调很有力量,相对来说连贯性较弱,不同语音之间的独立性强。这些区别就要求在美声歌唱过程中注意两者的发声。

演绎意大利语美声歌曲时要掌握清脆、连贯、小舌音丰富等特点,通过语音把握其情绪;而演绎中文美声歌曲时则要把握其语音独立性较强的特点,将每一个字的咬字发音做到位,每一个字都要咬得准确饱满,从而抓住中文美声歌曲语音的精髓。

可以看得出,中外美声歌曲的语音既有共性又有区别,若要统筹把握美声歌曲的语音特征,就要在共性中发现个性,在个性中抽出共性,将研究的视角放宽,同时将研究的深度加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摸清不同文化语言下,各种美声歌曲的语音特征。

三、美声歌唱语音特征的培养方式

要形成深厚的美声歌唱语音能力,需具备较强的语音素质,掌握不同文化语言下的语音特征,并将语音作为一项基础能力进行运用,从而提高整个美声演唱的艺术水平,即以培养为起始、以练习为过程、以普及为最终目的。

以培养为起始,就是培养美声演唱人才的高校要将语音方面的教学融入到传统教学过程中去,充分重视语音对美声唱法的影响,形成专门的、专业的语音教学队伍,建设标准化、正规化、规模化的语音教学课程,通过各种形式的语音教学,将培养工作做到位、做扎实,在教学评估和考核过程中也要充分重视语音,将语音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来抓,作为一项基础必修课程来抓,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从而在培养过程中夯实美声学习者的语音基础。

以练习为过程,则是针对演唱者个人而言的,各种声乐技巧的具备,都离不开台下的“千锤百炼”。语音作为一项基本功,对其要求就要更加严格。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日常语言的调整与美声语音训练相结合,从日常对話入手,调整不良语音习惯,待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之后,再融入到歌唱过程中,这样逐步进行,化繁为简,并且持之以恒,会起到良好的语音训练效果。

以普及为最终目的,指的是在各大平台上,美声歌曲的选择要把好语音关,选录语音基础较好、发音较为标准的作品进行普及性宣传,各大网络平台以及电台、电视台都应在这项普及工作中尽一份力,通过耳濡目染,将准确的、地道的语音通过美声演唱展现出来,从而起到良好的普及学习效果,并通过这种普及性学习,更好地推动美声语音建设的再发展。

总而言之,以培养为起始,以练习为过程,以普及为最终目的,方能形成深厚的美声歌唱语音能力,具备较强的语音素质,掌握不同文化语言下的语音特征,并将语音作为一项基础能力进行运用,从而提高整个美声演唱的艺术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声歌唱与演唱者的语音基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音作为歌曲发声的基础部分,直接影响美声歌唱的情感表达、内容传达、艺术水准等多个方面,美声歌唱者在演唱不同语种歌曲的过程中,追求的语音特征也有所不同,中文歌曲与外文歌曲所需要注意的语音特征也有所区别。美声歌唱的语音特征培养,要以练习为过程,以普及为最终目的。美声歌唱追求的语音特征,不仅是对美声歌唱技法与效果的追求,更是对美声艺术与内涵的进一步挖掘,通过正确的演绎,我们才能真正领略美声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董旭.美声歌唱中呼吸对表现情感的效果及影响探讨[J].大众文艺,2012(17).

[2]徐敦广.美声歌唱的中国阐释与实践——简评《名家谈艺:田玉斌与名家谈美声歌唱》[J].中国音乐,2013(03).

[3]张建国.从文本移情到文化释怀——评《名家谈艺:田玉斌与名家谈美声歌唱》[J].艺术评论,2013(01).

[4]邓舒婷.5-6岁儿童普通话语音能力与音乐音调能力、节奏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03).

[5]尹艳.美声唱法与汉语普通话的结合研究[J].北方音乐,2014(05).

[6]王小宁.普通话语音发音的准确性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J].通俗歌曲,2014(04).

作者简介:

冯 璞(1988-),女,汉族,河南省新乡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艺术魅力
哈萨克族舞蹈的艺术魅力与艺术价值
舞台灯光设计的功能与魅力
舞台音响的艺术魅力
播音主持艺术魅力及创新空间
关于声乐钢琴伴奏艺术魅力的有效思考
浅谈梨园戏《郑元和》
试论动漫影片中色彩的艺术魅力
激发探究兴趣,提高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