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砚秋京剧润腔分析

2017-05-04祝婕

戏剧之家 2017年6期

祝婕

【摘 要】曲艺,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享誉世界,它以其雅致闻名中外,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其中以京剧最为著名,京剧中的唱念做打、一颦一笑无疑都蕴含着中国老艺术家们的辛勤努力。《锁麟囊》作为最具特色的程派润腔京剧,汇集了程派唱腔婉转幽咽、百转千回等特色,辅以优美、感人的场词,精彩绝伦的表演,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本文以《锁麟囊》为例,分析以程砚秋为代表的程派润腔京剧,以期为未来传承、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关键词】程派京剧;《锁麟囊》;京剧润腔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02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经济产业的飞速发展,以京剧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逐渐走进全世界人民的视野,在我国,京剧是广为人知的戏曲剧种,它最早出现在1790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随着京剧自身的不断改进、发展、融合,至今已经为我国塑造出一大批京剧表演艺术家,随着京剧“四大名旦”的广为传唱,我国京剧发展达到鼎盛。其中程砚秋先生根据自身条件,逐渐寻找出最为适合自己、能够凸显自身优势的京剧唱腔,从而形成“程派”并广为流传。

一、《锁麟囊》概述

《锁麟囊》作为我国京剧程派的代表作品,其创作目标就是汇聚全部的程派曲艺优点并将其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锁麟囊》讲述的是千金小姐薛湘灵和平苦人家女儿赵守贞,由于下雨,两人偶然于春秋亭中相遇,相谈之后薛湘灵见赵守贞家庭困苦,慷慨地将手中装满金银财宝的锁麟囊赠与赵守贞希望可以缓解其燃眉之急,待天晴后,未曾留下姓名离去。时光荏苒,几年之后薛湘灵回乡探望家人,不料偶遇登州大水,慌乱中与家人失去联系,于是只能逃难,当薛湘灵逃到莱州的时候,恰巧到赵守贞家当了佣人照顾赵家孩子用以维生。直至某一天,赵家公子命令薛湘灵进入赵家禁地为其寻球,忽然看见当年其赠与赵守贞的锁麟囊被挂在墙上供奉,不由感叹,潸然泪下。赵守贞见状仔细询问,才知其佣就是当年助她于危难的小亭姐妹,最后两人结为金兰姐妹并帮助薛湘灵寻回家人,最终结局大团圆。

二、《锁麟囊》中的程派京剧润腔分析

“字正腔圆”是我国传统戏曲表演中唱腔和唱字间演唱处理最基础也是最困难的要求,它很容易做到,但如何在“字正腔圆”中唱出自己的特色,是需要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家长期坚持练习、不断从练习中汲取实际经验的成果。从表面上看它包括“字正”和“腔圆”,但是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它是对曲艺不懈的坚持、努力的成果。本文便从“字正”、“腔圆”两方面来分析程派京剧润腔的演唱手法以及特点。

(一)“字正”中的润腔

“字正”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是要求京剧演唱者吐字清晰、可以较为容易地被人听清、听懂,它将唱词中每个唱字的生、韵、调充分融合进了唱腔所使用的旋律,使其听上去爽朗、悦耳。而润腔的艺术表现手法合理运用了各个声部间的关系,在遵守了传统的“审五音、正四户”的前提下更有助于唱词中声、韵、调的发挥。

1.正声的润腔。正声的润腔即程派子弟在演唱中,可以帮助字头正确传递的润腔手法。它是将嘴部口腔的力量与气息间的关系完美结合,在辅助字头清楚、明了地传达的同时带着一股力量的气道,这便是很多程派戏迷最为欣赏的程砚秋演唱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2.“正韵”中的润腔。正韵即帮助韵母妥善传递的程派润腔演唱手法。例如,在程砚秋先生演唱《锁麟囊》过程中,常将一个唱字的韵母配合着注音和适当气息来进行演唱。这种“正韵”的演唱手法也是程派在京剧润腔表演中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主要条件之一,例如在程派京剧《锁麟囊》中唱段西皮二六唱段“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两处,其中第一句中的“雨”字、“暴”字,第二句中的“处”字都采取一次强调的这种特殊处理方式。其实在理论上,传统的演绎京剧的各派别演唱者大都习惯在唱段结尾处使用注音式强调的演唱方式,但程砚秋却在其演唱的过程中大量加入了注音式的演唱方式,另辟蹊径的演唱处理方法改善了原有唱法中的节奏、韵律,使其变得更为有力,极大限度地增强了程派润腔的独特性。

3.“正调”中的润腔。正调即演唱中帮助字调妥善传递的重要表现方式。首先是在润腔中有关下颤音的合理运用,例如在《锁麟囊》一剧中西皮唱段“当日里好风光忽觉转变”中的“里”,它是上升字,但是演唱的时候可以使用下颤音正调,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是其中注音的应用,在《锁麟囊》中西皮二六段“隔帘只见一花轿”中的“轿”,作为去声词,一般的演唱处理都使用属下趋势的调值,所以在主干音演唱之前加上注音辅助正调。

(二)“腔圆”中的润腔

“腔圆”即指表演艺术家们在演唱中的音乐符合其自身顺序,富有较为饱满的表现力,从而能使唱段圆满和谐地完成的能力,“腔圆”是否符合我国京剧形式的表演要求,它主要体现在音乐伴奏的旋律性、節奏性两个方面。

1.润腔的旋律性分析。旋律性润腔是指表演艺术家通过综合各种润腔的表现手法对其相关唱腔等作出合理修饰的综合性运用。它首先体现在颤音以及其它润腔专业手法的综合应用中,例如在《锁麟囊》中,“一霎时”,其中程砚秋将唱段中“一”“时”“俱”“了”等字都在使用了快颤音的同时进行了少许的减速处理。虽然这种区别极不明显,但是通过各种润腔手段的综合运用,就会使得整段唱段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程砚秋在京剧唱腔上的敏感度非常的细致入微,通过力度刚强、柔细间的有机结合刹那间就将观众带入到当时的场景中去,使观众仿佛置身故事中,体会故事人物的各种酸甜苦辣。

2.润腔的节奏性分析。节奏性润腔指的是对各种类型的润腔手法进行整合,综合处理并运用,进而对京剧唱腔进行修饰。程先生在该方面的表现也较为突出,更重要的是气口的运用,以及气口布局。所谓气口即是在音乐演奏时的停顿,但是时间短暂,因此气口也被理解为京剧演唱的呼吸技巧,但实际上它不仅仅是呼吸,而是节奏控制问题。气口出现的频率与时间不同就会使唱腔形成与音乐相近但是极为不同的节奏感,同时也会造成一种唱腔顿挫感,这对唱腔具有重要的修饰作用。程先生的京剧表演中气口的运用十分频繁,这也是程派的唱腔特点。气口以使用的地方为依据可分为在字腔间和字腔内的运用两种形式。第一,字腔间运用,《荒山泪》中“谯楼上二更鼓声声送听”一句每个字之间程先生都用了气口,这并非是程先生的气息不足所致,而是气口的运用使得每个字之间都具备独立性,这种唱法能够完美体现出程先生的艺术造诣。另外,这种唱法可以保证在演唱时演唱者能够有时间换气,保证气息充足不会影响下一句唱词的演绎。第二,字腔内气口的运用。字腔内的运用形式更为复杂,其多与润腔同时运用以表达情感,这种使用方式能够承载丰富的情感内容。《锁麟囊》中的一句“当日里好风光忽觉转变”,该句的“变”在第二个音位上就应用了气口,并与节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重音感,对整句话的节奏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通过气口的综合运用,程派京剧中的《锁麟囊》成为了传唱的经典之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程砚秋京剧润腔的综合分析,其在音乐中巧妙的构思,情节的跌宕起伏,以及唱腔的独特,在音乐素养上给予了我们许多启示,注重音调上的音词使用,必将能创造出更为引人入胜的成功作品。

参考文献:

[1]王晓鑫.《锁麟囊》与《杨门女将》的审美特点[J].福建艺术,2012(05).

[2]李伟.论程砚秋的京剧改革思想[J].北京社会科学,2010(05).

[3]金景芝.试论清末民初戏曲改良运动的局限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04).

[4]程砚秋.程砚秋日记[M].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5]张莉莉.京剧程(砚秋)派艺术美学特征浅析[J].戏曲艺术,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