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超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2017-05-03高松梅任忠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脉管炎闭塞性管腔

高松梅,任忠

内蒙古监狱管理局第一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彩超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高松梅,任忠

内蒙古监狱管理局第一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目的探究彩超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彩超资料,其中下肢动脉硬化患者35例(PAD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35例(TOA组);对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对比分析患者的彩超资料。结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内膜增厚,可见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强回声斑块堆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超显示管腔内回声略高,无强回声斑块。两种疾病CDFI、PW特点大致相同,CDFI显示闭塞管腔内无血流信号,PW显示闭塞段动脉管腔内不能引起多普勒频谱。结论彩超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疾病分析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彩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断

随着老年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老年人属于高危人群,主要是因为患者下肢动脉组织出现粥样硬化现象后,其动脉管腔组织呈现出狭窄状以及闭塞状。此种疾病患者下肢发生缺血,并且逐渐坏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甚至危及生命[1-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OA)则多发群体为青壮年。两种疾病过去多采用X线血管造影进行检查确诊,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判断能力不尽人意,可能出现误诊、漏诊现象,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超),为深入研究彩超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该院选回顾性分析了70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彩超资料,并进行以下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重点筛选该院收治的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彩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下肢动脉硬化患者35例(PAD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35例(TOA组)。PAD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48~75岁,平均(57.2±1.3)岁;吸烟史11例,合并高血压16例,糖尿病6例;主要症状为:第1期(患肢皮温降低,或轻微麻木)14例,第2期(间歇性跛行)11例,第3期(静息痛,疼痛以肢端为主)7例,第4期(组织坏死期)3例。TOA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22~37岁,平均(24.5±1.2)岁;吸烟史18例,合并高血压6例,糖尿病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患肢疼痛、皮表温度下降、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1.2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所采用的的检查仪器均相同,检查方法也相同。仪器设备:采用Philips HD7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10 Hz,扫描深度为6~12 cm。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下肢轻度外展,肌肉放松;观察患者足背动脉、胫前以及胫后,并各节段进行长轴、短轴切面扫查。利用B超观察血管壁厚度和连续性,观察有无斑块,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血管有无外来压迫。利用彩超观察狭窄处情况,血流充盈情况以及频谱状况。动脉狭窄程度可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轻度狭窄管腔内壁直径<50%;中度狭窄管腔内壁直径<50%~70%;重度狭窄管腔内壁直径<80%~90%;管腔内壁直径100%,则为闭塞管径狭窄。

2 结果

2.1 彩超声像表现

患者彩超声像表现为:①动脉内中膜增厚,且不规则,内壁毛糙;同时可观察到斑点,此种斑点表现为强回声,而且具有不同的形态,面积也不一样。部分斑点后方伴声影,或内壁附着低回声血栓。②彩色血流显示狭窄段动脉内血流充盈缺损,管腔内血流束变细;狭窄处或靠近下游血流信号呈杂色,闭塞管径狭窄管腔内无血流信号。③狭窄处收缩期可出现血流速加快现象,舒张期反向血流出现血流减低或消失现象。管腔狭窄>20%时,频带增宽、频窗消失;管腔狭窄>50%时,频谱呈单向波;管腔狭窄程度为80%~90%时,为阻塞样频谱,频谱为单向、频窗充填、加速时间延长、波峰圆钝、最大收缩速度减低。④狭窄或闭塞呈节段性,常发于动脉分叉起始部位,往往会累及一侧或双侧肢体动脉。⑤狭窄或闭塞血管周围可形成迂曲走行的侧支循环。

2.2 两组患者鉴别诊断

通过彩超检查结果发现,70例患者中下肢动脉硬化患者3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35例;对两种疾病类型进行鉴别诊断,见表1。

表1 彩超下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3 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均属于动脉的狭窄闭塞性病变,动脉狭窄性病变多数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3]。主要病理变化是动脉内膜或中层发生退行性变和纤维增生的过程,造成患者动脉内壁厚度明显变厚,而且硬度也有所增加,管腔逐渐变窄,进而致使患者肢体供血发生明显障碍,最终导致此种疾病形成。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属慢性过程,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肢体麻木症状;非持续性跛行;患者足趾发生溃烂情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病群体,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的肢体表现,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化程度的加深,PA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5]。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则以青壮年为主要发病群体,主要指中、小动脉及静脉的一种持续性、进行性的血管炎症病变,形成血栓导致血管腔闭塞。两类疾病临床变现和发病机制较为相同,因此在诊断中可能出现误诊的现象,以往临床上常用X线进行检查诊断,但其未能较好的对闭塞远端血管情况的进行判断。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彩超进行检查诊断,多功能彩超集2D、CDFI、PW以及CDE为一体,可直观显示血管壁以及周围结构,同时可了解其血流状况,对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检测非常适用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注意事项:①B超检查过程中,医师需要注意观察患者下肢动脉管壁是否连续;厚度是否变厚;管腔中有无回声,若存在回声,回声力度如何;内膜是都存在斑块情况;若存在斑块,斑块面积如何。于此同时,医师需要观察管壁狭窄程度变化。②CDFI检查过程中,医师需要观察管腔情况,观察的内容含有管腔灰度、管腔中血液流动情况、管腔中血流充盈情况。③PW检查过程中,医师需要观察管腔对多普勒频谱的影响,观察的项目含有频窗的大小及频谱的幅度等。

PAD此种疾病具有动脉内膜具有不规则的厚度。TOA这种疾病通常与患者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吸烟等因素有关,多见于患者一些细小动脉,大部分患病部位都是表现为节段性。于此同时,研究表明,此种疾病极易发生率女性身上,尤其是中青年,究其原因在于,此类人群极易受寒,不注重保暖,多见于主动脉弓及相关分支,进而导致患者动脉发生全层炎性反应。

综上所述,彩超具有安全性高、无创伤、图像清晰等优点,利用彩超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进行鉴别诊断,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资料,可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手段。

[1]肖德宽,陈德货.14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闭塞症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18(8):9-13.

[2]孙伟.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4,32(12):186-188.

[3]艾则孜·玉素甫.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 [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5,1(11):72-73.

[4]马国武,彭峰河,石逸杰,等.碘海醇造影剂与碘普罗胺造影剂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诊断价值[J].医学综述,2016,11(22):2178-2180.

[5]孔爱松.双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6,09(22):109-110.

R969

A

1004-6569(2017)02(a)-0040-02

2016-12-08)

猜你喜欢

脉管炎闭塞性管腔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中管腔器械清洗架的应用分析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护理》理实一体化说课设计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探讨
乍暖还寒间,
大隐静脉原位动脉化修复脉管炎及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CT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建立及其miRNA表达谱分析
赵坤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