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砂体注采完善程度定量评价方法

2017-05-02韩玲玲

化工设计通讯 2017年2期
关键词:井区砂体水井

韩玲玲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8)

单砂体注采完善程度定量评价方法

韩玲玲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8)

针对目前油田普遍进入高含水期的现状,论述了展开单砂体注采完善系统定量评价的必要性。依据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在考虑了沉积微相、砂体接触关系、连通方向、井区油水井数比、井网密度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简化、组合进而求取单砂体注采完善系数。实现了单砂体注采完善程度的定量描述。实践表明,根据注采完善定量评价方法可以有效指导老油田在高含水期的进一步开发。

单砂体;注采完善;定量评价

葡108井区于1980年投入开发,在1911年和2009年分别进行了一次加密和二次加密调整,虽然加密后,采油速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截至2015年7月底,综合含水已经达到92.14%,阶段采出程度达到37.90%,油田已经进入到高含水阶段。对注采系统进行系统的定量评价,继续完善注采系统,在现有基础上提高采出程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定量表征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1 单砂体注采完善程度评价方法

1.1 概念的提出

在油田开发初期,水驱控制程度是衡量井网对油层储量控制情况的标尺。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简便地分析井网对油层的适应性以及单砂体注采完善程度。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差油层投入开发[1],伴随着各种新井的布置,油水井对于储层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复杂,由于各套井网的开采对象之间无法进行隔断[2],需要更精细地对单砂体注采完善程度进行评价。根据国内各院校的研究成果,即在平面上细分到沉积微相、纵向上细分到沉积单元的基础上对储层进行进一步细分,使得我们的研究对象成为空间上的单砂体,对于储层沉积单元众多、井网布置复杂、非均质性复杂的储层,充分考虑沉积微相、连通方向、井区油水井数比、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简化、组合,并求取单砂体注采完善系数,从而实现单砂体注采完善程度的定量描述。

1.2 影响因素及其简化

影响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的因素较多,也很复杂[3-4],但主要有油层沉积类型、渗透率、厚度、断层、分析油水井自身砂体发育情况及油水井之间砂体发育情况等地质因素[5-6]。

(1)沉积微相

从目前沉积相带的划分看,可以将储层单砂体精细划分为坨状叠置河道、交错叠置河道、分枝河道、单一河道、席状砂、透镜砂6种岩相单元。有效厚度是目前划分沉积相带的有效方法,所以以有效厚度作为主要参考因素。

(2)砂体接触关系

砂体接触关系主要分四种类型∶厚注薄采、厚注厚采、薄注薄采、薄注厚采,根据各沉积相带之间的渗透率关系变化,通过几何渗透率反应非均质地层与均质地层最相近的动态对砂体接触关系R1分别赋值为1、0.75、0.5、0.25。

(3)连通方向

考虑到井区油水井注采关系的复杂性,以研究井为中心,以东西向为X轴,南北向为Y轴,在四个象限内,每个象限为一个连通方向,然后在象限内考虑某一方向的加权厚度值,有几个连通方向则定义连通比例R2为数值几。

(4)井区油水井数比例

井区的注采系统是否完善,除了受油水井分布、砂体发育情况外,井区油水井数比(R3)是一项重要因素。考虑油水并数比时要扣除报废井、长关井,而且只考虑单砂体射开的油水井数比。

(5)井距

1.3 评价方法

评价单砂体的注采完善程度,即在原来考虑单一因素的基础上,将影响单砂体注采完善程度的因素,如单砂体的射开厚度、砂体接触关系、连通比例、油水井数比等依据一定的算法进行科学的结合,把在相关井网倍井距之间的油水井叠加为一口井。分别计算四个象限的视联通厚度,对其加权平均后,得到井区单砂体的视连通厚度,该厚度与研究井的相应厚度的比值定义为单砂体的注采完善系数。单砂体的视连通厚度的加权对象针对主要开采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厚度。

单砂体注采完善理论系数∶

式中∶H1——连通系数

R1——单砂体接触关系系数

R2——连通比例

R3——单砂体油水井比

di——相关井距

H——周围井射开厚度

n——象限内相关井距di内油井总数或注水井总数

依次可以求出直角坐标系第二、三、四象限的连通系数H2、H3、H4,则单砂体视连通厚度为∶

则井区单砂体注采完善系数λ为∶

式中∶H——评价井射开厚度

可以定量判断单砂体的注采完善程度,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单砂体注采完善程度评价标准

2 井网综合利用单砂体完善注采关系做法及效果

选取葡108井区一典型砂体进行注采完善模拟,根据注采完善系数的比较,选取单砂体上系数较低的井即完善程度较低的井进行措施改进,选先选取该单砂体上的10口油水井,并分别对其采取对应的措施,具体措施见表2。

表2 71005号单砂体治理方案

从2016年9月份开始,统计实施措施的10口井发现,如图1所示,含水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日产液和日产油在实施措施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短时间上增,随后缓慢下降,但仍比措施前的产量高。说明根据注采完善系数筛选措施井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筛选出的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提高产量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现场的生产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1 产液量、产油量与含水率散点图

3 结论

1)对单砂体的注采完善进行定量评价,可以为油田内的井、层实施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对于区块以后的井网调整和井网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2)目前区块已经进入高含水期,由于区块本身层系众多且油层非均质性严重,所以进一步完善区块内单砂体注采关系尤为重要,为特高含水期后期精细挖潜提供技术支持。

[1] 兰玉波,赵永胜.喇萨杏油田的水驱波及体积估计[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6)∶45-47.

[2] 袁庆峰.认识油田开发规律、科学合理开发油田[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5)∶60-66.

[3] 齐与峰.剩余油分布和运动特点及挖潜措施间的最佳协同[J」.石油学报,1993,14(1)∶55-65.

[4] 石占中,张一伟.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J〕.石油学报,2005,26(l)∶79-82.

[5] 周学民,隋新光.喇、萨、杏油田注采系统调整的研究和探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1,10(3)∶31-38.

[6] 岳登台.综述老油田改善开发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技术[J].石油学报,1998,19(3)∶46-51.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Single Sand Body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Han Ling-ling

Aiming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oil field in the high water cut stage,the necessity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single sand body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system is discussed.Based on the results of fine geological research,considering the factors such as sedimentary microfacies,sand body contact relation,connecting direction,oil and gas ratio in well area,well density and so on,through a certain simplification and combination,the single sand body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improvement coefficient is obtained,which realizes the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the perfect degree of single sand body.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improvement can effectively guid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old oil field in the high water cut stage.

single sand body;injection production improvement;quantitative evaluation

TE357.46

B

1003-6490(2017)02-0029-02

2017-02-08

韩玲玲(1991—),女,河北衡水人,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田开发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井区砂体水井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9储层敏感性评价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10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水井的自述
渤海某油田水平井随钻砂体构型分析
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
乌龟与水井
渤海湾盆地Q油田明化镇组复合砂体内部结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