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技术学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2017-05-02周培

未来英才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优化策略

周培

摘要:教育技术学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很多学校都对这门课程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应该秉承以实践为宗旨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对课程进行合理化安排,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学生在课程教育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这样不但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得以扎实地掌握,同时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也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教学;策略;优化

现阶段,我国的科技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不断冲击着传统教育形式。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开展技术教育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现代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目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发展时间较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学校在进行教学反思时,应不断加强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针对性与实效性并重

目前,我国师范类的高校所开设的专业很多,各专业之间课程内容差别也比较大,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公共性的课程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符合各专业学生的学习特性,例如,在文科类的专业课程内容安排中,由于这类专业比较侧重于形象教学,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我们就要对学生在文字、声音以及视频素材的使用能力上进行重点培养;而在诸如化学、物理以及数学等理科类专业的课程安排上,我们就要着重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抽象的计算机语言编程的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借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在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安排上我们应该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象思维的培养同步起来。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我们要遵从“优中取优、精益求精、彰显特点、突出侧重”的原则,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运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二、以学生为本,合理设置驱动目标

在教育技术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始终遵守1∶2原则,即理论教学占三分之一,实践教学占三分之二,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下来,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以任务的方式来驱动学生的学习激情,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引导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在进行实践训练的时候,我们应该将课程内容三等分,即教师讲解、学生完成、学生自由發挥,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

三、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开展基础创新活动

实验教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改革实验教学,合理设置实践课程知识体系是进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首先应改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独立设置实验课。要系统地考虑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原有的专业实验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从而使一些实验课程独立于理论课开设,许多原依附于理论课的实验内容,也应整合到相应的独立实验课程之中,减少实验内容的重复,使实验课程体系更趋合理;其次,应加强实验内容的改革。目前的实验内容主要是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偏少,不符合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所以改革实验教学,应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能够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创造性实验,同时加大开放实验数量,让学生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实验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优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向能力、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目前实践经验少、实践能力弱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最大的障碍。因此,在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必然之路。为了给学生提供实习条件和环境,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采取各种措施,根据各个专业学生发展的需要,积极拓展实习基地,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实习锻炼。从课堂内的实验扩展到课堂外的校内基地实训,再扩展到校外基地实习,统筹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善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进一步施展才能的扩展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培养质量,满足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

五、教育技术学教学优化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实现知识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的转变。因此,学校开设教育技术学课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这一教育模式在仍然发展缓慢。对此,很多学校开始通过课设教育技术课程,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改革步伐,使高校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第二,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高等学习扩招,学生数量大幅增长。然而,学校的专业课程开设逐渐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出现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学校开始开设教育技术学课程,不断培养创新性人才,利用专业发展的优势,缓解培养与就业之间的矛盾。第三,促进学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开始改革教育模式,推进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技术学进入高校课程建设体系,可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

总而言之,在教育技术学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学生学习方向的明确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在课程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各专业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给予其专业特点方面的侧重,另外,在教学中也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实时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并及时反馈到自身的教学之中,通过我们的教学努力,切实提高学生在教育技术学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 荣瑞芬,闫文杰.实践教学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3).

[2] 曹冬岩.对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24).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学优化策略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