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商务英语中物流英语的语法特征及翻译策略研究

2017-05-02井伟

物流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

井伟

摘 要:在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中,国际商务活动逐渐增多,同时也促使国际物流的所需展现出上升状态,物流英语越来越展现出其应有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文章认为物流专业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知识是物流英语翻译准确的基础,同时,对物流英语的语法特征及翻译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国际商务英语;物流英语;语法特征;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increasing business activities between countries promote the rising trend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Logistics English shows its special importance. The accurate translation of logistics English need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logistic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logistics English and puts forwar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logistics English; grammatical feature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下,物流行业在各个国家中已经构成了一个蓬勃的全兴行业,诸多国家与地区已经相继将其规划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入下,物流行业已被归到十大振兴规划产业当中,变成我国重要行业,正逐渐实行国际化。在国际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下,诸多物流专业名词和术语时常通过英文的方式出现于商业文件当中。通过长期发展,国际物流英语已经变成专门用途的英语,具有本身的语言特征,具备专门的语体特点。

1 国际商务英语中物流英语的语法特征

1.1 物流专业术语较多

国际商务英语中涵盖物流层面的专业术语较多,在国际商务中可以通用,所以对所有词句进行准确的理解才能够真正了解国际商务内所有业务的关联,这对不同国家相互间在贸易以及物流方面的互通十分有利。自从我国颁布了物流标准以来,就详细规定了物流业务中的相应属性。对于国际商务英语的物流专业词汇翻译而言,则需将相应国家的标准当作根据,从而能够令物流专业术语相协调,业务人员也能够依照相同的标准给予操控。例如,涵盖到物流基本业务的一些术语,配送distribution,托运人shipper,接收人recipient,供应链supply chain,库存inventory等。并且,在物流技术与业务持续更新下,还产生了诸多物流专业词汇,例如条形码扫描技术bar coding and scanning,虚拟物流virtual logistics等。随着物流智能化技术的使用,也引发出诸多与智能化有关的专业术语,例如:自动配送系统automatic distribution system,智能交通intelligent transport,动态监控dynamic monitoring等。对于新衍生出来的物流专业术语而言,在翻译和实际使用中应当更新知识,了解句法的意思[1]。

1.2 广泛使用缩略语

缩略语作为国际商务英语内物流英语极为关键的构成方法,具备了使用便利、简单、较易理解的特质,所以在物流英语内大量使用了缩略语,具体方式包含了首字母缩略词、截割词、部分缩略词等。首字母缩略词是通过短语内的所有单词的首字母形成的首字母缩写词,这成为了物流英语词汇内重要的构成方式,有的缩略词包含两个构成方面,其一,前端幾个单词的缩写与最终一个单词的完整构成,例如美国海关舱单的申报费用Automatic Manifest System charge进行缩写时则为AMS charge。其二,通过第一个单词的完整方式与接下来几个单词的缩略方式结合而成。截割词则为对构词字母偏多的单词依照发音方式分成几个大写字母的单词,例如金额amount的缩略词则为AMT。

对于国际商务贸易而言,还会涵盖到与物流相关的货币以及货物的计量单位,这些均透过缩略语进行表述,例如人民币则为CNY,英镑是GBP,公斤是kg,吨为t等。

1.3 名词化短语与结构偏多

国际商务英语的物流英语源于经济与科技的进步,所以诸多专业词句在结构方面均为科技性文体,大多使用了名词连用的合成词构造。名词连用构造则为名词+名词的方式,具体则为诸多不变形态的名词后接上名词中心词,不变形态的名词则为这些名词中心词在前置方面形容词的修饰语,在英语语法结构中被称作扩展的名词前置修饰语。

对于物流英语专业词汇而言,名词化短语能够令语言构造更加简单,以免产生过多的从句构造,在国际商务实践中能够令沟通更加便利。例如报关customs declaration、运输单据shipping document、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班轮运输liner transport等。对于物流合同条款而言,也使用了这一名词结构,应当对所有名词化短语与结构在涵义方面通过专业的方向进行理解和翻译。例如:“The shipper is responsible for complying with all packing requirements and appropriate marking and labeling of the package, documentation, as well as with all applicable local, state and federal laws, regulations, ordinances and rules”,此段话中对于托运人的衣物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可以翻译为托运人要遵守所有包装标准的衣物,正确标注包装与文件,并且须依照所有相应法律条例执行。在此句内使用了诸多名词性短语及名词化结构,例如:packing requirements、marking and labeling。

1.4 跨学科与行业的词汇较多,产生诸多新词

因为物流行业归于新兴行业,在国际商务范畴中存在诸多业务涉及国际贸易、国际运输、仓储、配送及包装等跨行业、学科的词汇,例如磁悬浮列车:maglev;国际运输内的直达运输:through tranaport;集装箱货运站: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s;保税仓库:bonded warehouse;报关程序内的承兑交单:document against。对于物流技术的使用而言,还应当涵盖到机械装备等一些专业词汇,例如电缆吊线夹板cantilever、旋臂起重机jib crane、带式输送机belt conveyor等,所以在解释物流英语行内的专业词汇时,应当大量涵盖到所有行业的专业词汇。

依照词汇学的理论来讲,词汇自身则为能够不断引发新的词汇。物流行业是全新的行业,在国际商务当中的物流技术更加为持续更新的产物,所以在物流的所有环节当中均衍生出诸多新词汇,例如: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ing、国际多式联运international multimodal transport、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等。在新出现的词汇当中,有些是透过复合方式衍生的,有些是新创造出来的,还有的是对旧词汇给予全新的含义。想要较好地理解且掌控这些新词的真正意思,则应当在平时随时关注国际商务和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尽快做到对词库的更新[2]。

2 国际商务英语中物流英语的翻译策略

2.1 以扎实的物流专业知识与渊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为根基

物流英语作为专业性较强的术语,包含了诸多专业与学科,主要涵盖到物流管理、关税、仓储、包装、交通运输、装卸、流通加工等方面,包括管理学、互联网、经济学、保险学、金融学、文学乃至法学等不同专业的词汇与术语。所以,翻译人员不但要具备雄厚的英语专业基础,还应当具备充足的物流知识。如此才可以真正读懂相应的文献,了解物流术语,从而依照上下文进行正确的理解。

比如在翻译It is obviously out of question to effect two shipments of crude oil by the end of October时,一旦译成十月底发运这两船原油显然是办不到的。则会与真正的意思迥然不同,这是由于“out of question”与“out of the question”属于两种并不相同的意思,前一个意思是“不成问题”,而后一个意思则为“办不到”。所以,如果没有坚实的英语专业基础,则会在翻译时出现错误。

比如对于total一词而言,其本意为总额、总数,可是在物流当中则被翻译成“理货”,意思是在货物的装卸当中,与货物运输的票据进行对比点数,查看是否存在残缺现象,进行核对和标注,对包装进行检查,并现场进行签证。第三方物流的正确译法则为“third-party logistics”,假如翻译成“third-part”则为“第三部分”。所以,在翻译时,应当积极主动了解相应的物流知识,提升语言在理解方面的能力以及在翻译方面的品质。

物流英语翻译不但属于中西文化的沟通,还属于对具备这两种文化的读者运用文字给予的交流。翻译人员需要熟知将英语当作母语的国家在社会中的文化,比如宗教、经济、科学、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民族习惯、军事、外交、科学等方面。只有真正进行分析,才可以深切体会原文,感受中英文化的差别,以此了解原文所要表述的内容。显而易见,汉语词汇的意思十分严谨、精准、固定,并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英语在词汇的意思方面则较为充裕,追寻语境,上下文具备较强的依赖感,独立性较小,两种语言在词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别。被文化差异所影响,中国人大多通过综合的思维方法追寻形象及整體,加强主体性。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其大多通过分析性思维方式,偏向抽象、个体,重视理性与客观方面的意识。例如在汉语词汇中的“码头”在英语中则具有各种说法,比如“landing, shipside, dock, pier, wharf, jetty, marina, quay”,西方文化更为偏向以个体出发,透过各种词汇传达功能有别的码头[3]。

2.2 以用词的规范性与严谨性为原则

物流英语翻译是对物流活动提供服务的,物流英语语言存在规范性与严谨性的特征。物流翻译的人员需要严格执行物流英语语言的两大特征,才可以有效展现出原文在精神方面的实质,以此令英汉版本展现相应的功能,且完成了最终的交际。物流活动在合同文书内涵盖的时间、金钱、规格等数据,如果处理不正确,则会为交易双方造成严重的损耗,因此物流英语在翻译时必须做到规范和严谨。这是指以专业词义为根基,真正了解原文传达的语境,让人更加容易理解。比如对于“Party B shall be unauthorized to accept any orders or to collect any account on and after Demcember 15”的翻译,则需译成“自12月15日开始,乙方已经无权接受任何定金或收据”。对于这一句话的翻译而言,英文运用“on and after+时间”,这一双介词短语实则指的是包括当天日期以内的时间,因此在翻译时应当说明自12月15日起。

在物流互通当中,金钱翻译较易产生一些错误。$不但指美元,还指其他国家乃至地区的货币,相互间由于具备了较大的差别,在翻译时可以将US$译成HK$港币,一定会对交易双方带来庞大的损失,形成贸易纠纷。

因为英语在名词中有单数与复数,进行翻译时,假如未严格分析,则会翻译错误,特别在物流活动当中,比如“exports”与“imports”可以翻译成“进出口额”及“进出口商品”而“export”及“import”则翻译为“进出口业务”,“import”与“export”的意思是“进出口业务”,“shipment”是装船,装运的意思,而“shipments”则是“装运的货”的意思。

2.3 加强知识的积累与更新,灵活掌握翻译的内容

国际商务英语的物流英语,虽然包含诸多专业性的词汇及短语,进行翻译时应当加强文本的规范性,可是物流英语自身也属于一种英语语言的传达方式,词汇以及短语处在十分灵活且稳定的辩证统一方式。特别对于超语言环境而言,物流英语的使用中也会具有词句意思不精准的状况。翻译时可以依照意思而表达出其中的内涵,且忠实于原文含义。可是对于物流英语而言,时常会产生相同单词在不同逻辑关系乃至语境中的不同含义,从而需要加强知识的积累与更新,灵活掌握翻译的内容。例如对于物流中的shipping一词而言,在物流实践中具有较多的含义,而在shipping agency里则为船务的意思,在shipping label内则为运输的意思,而到了advanced shipping notice里则为运货,对于shipping location而言则为发货[4]。

2.4 加强物流语境内的英汉差别

在翻译国际商务英语的物流英语时,则需注重英汉词汇的差别,不但要正确传达出英文原本的意思,还应当依照汉语传达的形式对翻译的句子构造进行二次转变。例如在英语中,会把定语或状语进行后置,假如直译则无法与汉语意思相符,所以进行翻译时,一定要把后置问题进行转变,主要包含了转换成汉语的主谓结构或動宾构造。比如“The invoice date begins the credit term cycle, and payment for transportation charges is due within 15 days from the invoice date.”其中的from the invoice date则将时间状语后置,假如直译则与汉语意思有别,所以翻译时需要把这方面给予前移,把原句转换为主谓结构,从而应当翻译成“付款期限自发票日期开始计算,运费应在发票日期起15个工作日内付清。”

总而言之,翻译作为人和人相互间透过介体而执行跨文化、有目的地交际。从而需要翻译者依照翻译功能目的论,且融合文本的类别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学习把握物流词汇和特点,挑选适宜的翻译方式,对物流从业人员具有较大的提升,清除了跨文化交际引发的问题,从而加快我国物流业在国际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蒋文静. 浅谈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多元化标准[J]. 英语广场,2016(2):43-44.

[2] 拓葳. 新时期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策略探析[J]. 英语广场,2016(8):39-40.

[3] 高莉敏. 商务英语的问题特征及其翻译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2013(1):38.

[4] 谢志辉,熊力游. 物流英语的测绘特征及其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2012(1):32.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
浅析《书剑恩仇录》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