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7-05-02马捷

物流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管理与控制法律风险互联网

马捷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应对法律风险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不断增多,但在经营的过程中,尤其是互联网环境下面临诸多法律风险,主要包括违反合同风险、合同责任风险等。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成为重要话题。然而,现如今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风险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以切实提升互联网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与控制水平,促进其健康长期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9.2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ll walks of life. In this background, how to deal with the legal risk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China has become the key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number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China increasing, but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there will be a variety of legal risks especially under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including contract liability risk, breach of contract risk and so on. Therefore,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 legal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by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under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legal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nd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Key words: internet;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 legal risks; management and control

0 引 言

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推动力,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如何有效的实施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重点[1]。在互联网技术产生和发展以来,其影响和改革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也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能够极大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防范能力。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管理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2]。与此同时,国家出台的许多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层次不高,法律约束力不够,各种法规之间还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因此,目前国家出台的物流法律政策有一定滞后性,这将会阻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此风险,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如何的状态下承担法律责任,就要分析其法律风险来源。因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是多样性的,其法律关系也相对比较复杂,或许会面临着很大的法律风险。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加强法律风险应对的防范意识,制定出防范风险的应对策略,以强化其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企业管理与竞争能力[3]。

1 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现状

1.1 国家制度、法律政策风险

从规范化来讲,目前我国还未制定统一的、完备的行业内标准,而对于物流行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则缺乏系统及专门的相关法律规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及直接的物流法律法规的层次比较低,法律的实际效力比较小,物流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因而现在物流法律法规的滞后和不完善,阻碍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1.2 物流合同的法律风险

物流合同的法律风险,也就是服务需求方与物流企业之间的物流服务主合约风险[4]。物流服务主合约指的是:在合同中,物流服务需求方一方与供应商一方之间订立的合约[5],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供应商与需求方,针对“服务”的采办,进行合约的约束与签订,然后在合约里面规定详细的利益关系。但是,物流企业在执行合约的时候,货物其实一直在其掌控下,一旦物品发生问题,第三方物流企业就必须承担相关法律的风险。在实际案件中,一种情况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合同的格式条款中,其作为物流服务提供方,将要承担对其做出不利阐释的后果。而另一种情况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挽留客户,被迫地履行了一些不平等的条目,因而在无形当中给企业增长了一定的法律风险。

1.3 违反合同法律约定的责任

根据物流过程的主要环节,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的危机主要来源于运输、装卸搬运、配送和信息服务等环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违约责任中最为常见的有物流过程中货物的损毁、货物不能按时送达,以及对错误送达的赔偿责任[6]。基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分类,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违约责任,是合同风险的重要体现。在实际案例中,物流服务合同里,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当事人会将如在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损毁、错误送达以及延迟送达等问题,进行责任的分配。当第三方物流企业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完全履行的时候,客户便依照合同追究其违约的责任。依照《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由此可以看出,物流企业承担违约责任是一般情况,但免责是特例。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如果进行了加害的给付,也存在侵权的风险,这样在最后就会承担相应的违约风险。因此,客户会二者选择其一来进行追诉。这种竞合的情况,虽然在实务中时有发生,但毕竟是加害的给付,要有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存在才可能发生[7],因此法律风险研究的重点就要放在违约的责任上。

1.4 第三方物流企业针对物流分包的行为对客户进行负责

第三方物流企业还要承担的法律风险就是其就物流分包行为对客户负责。在实际案例中,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方,通常是与物流服务企业进行合同的签订,而现代物流涉及公路、铁路等多种货运形式,所以这种分二包行为也很十分普遍。然而,物流的客户却不直接与物流分包企业打交道,这样第三方物流企業与物流分包企业签订了物流合同之后,就会针对其此种行为为客户一一负责。因此,物流分包的行为也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带出来了巨大的风险,收入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受物流分包企业业绩好坏的影响。但是,假如在物流服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不管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是其他企业的责任,一般都先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进行索赔,并且保持对物流分包企业索要补偿的权利。根据“合同相对性”的阐述,委托方交托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其分支行为,而物流商将其承运活动交托于分包商。

2 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应对策略与建议

2.1 国家应完善互联网环境下物流行业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

企业的管理与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8],因此必须要及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措施,充分支持和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防范法律风险的过程中得到稳定的发展,以充分提升其管理水平。一方面,政府部门审时度势,对当前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的预测,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针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态势,制定出能够辅助其发展的政策,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防范法律风险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应用相关政策,提升法律防范和控制的能力。

2.2 应增强互联网环境下法律风险意识,实现对物流运作全过程的风险控制

鉴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会涉及到许多主体相互之间的利益纠纷,诸多风险贯穿于物流活动的过程之中。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明确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存在经营活动就将有风险,因此务必在行动上有所防范。详细地讲,首要的一步就是要做好项目的法律论证,最要紧的是,要保证该条目在法律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例如,在订立第三方物流合同之前,应该积极地向法律专家进行咨询,让专业人员来协助鉴定检查合同文本和可行性有无缺陷,通过这样的方法,在起始阶段就能有效地规避风险。

2.3 通过投保商业保险转嫁风险

在现代贸易实践之中,投保第三方保险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主体最为常用的规避危机的手段。在相关研究中,发现有64%的被调查企业会选择投保商业保险来规避危机,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喜欢通过投保以转移规避风险。在实务中,除了投保物流责任保险,还能根据自身风险的情况,投保盗窃责任、流通加工和包装责任、提货不着责任等保险。因此,一般企业,为了有效地防止被诈骗的风险,就会通过投保信用保险来规避风险,一旦被骗,第三方物流企业就能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要求补偿。因此,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防范和控制能力,可以通过与专门的商业保险合作,这样做可以在发生风险时得到相应的经济弥补。

2.4 增加用于法律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资金投入

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加法律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金钱投入,似乎增多了企业的成本,看起来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如果因为法律风险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将法律风险导致的极大损失被弥补的结果看成是企业的收入,那么收入与成本的关系孰轻孰重应该一目了然。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若想长远发展,就应该加大此项投入,在管理和控制企业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增加其资金的投入。

2.5 企业应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员工的法律素质

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也少不了依靠员工去执行。因此,员工的意识也会影响这些管理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加强和提高员工的法律素质的管理。例如,可以通过邀请一些实战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和律师经常为企业员工进行知识培训,在企业内部进行物流法律知识考核等,促使企业员工整体法律水平的提升。

3 结 论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扩大,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健全物流行业市场显得尤为重要[9]。一方面,加快我国物流立法是十分必要的,完备的法律规定可以使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章可循。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物流法规进行修改和补充,以提升物流行业中法律规范的立法水平;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10],在互联网环境下,应成立专门的法律部门,增加用于法律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各项政策的实施力度,提升自身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提高员工的法律素质。在此过程中积极迎合国家法律政策下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以细化互联网背景下法律防范措施的实施方案,落实相关责任,从而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卡. 第三方物流经营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法律防范[J]. 中国市场,2007(23):16-17.

[2] 李慧. 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问题研究[J]. 现代营销,2016(10):52-53.

[3] 李鑫. 基于风险防范的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 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 黄义,才略. 第三方物流合同纠纷解决的有关问题探析[J]. 物流技术,2010,29(Z2):66-68.

[5] 刘立,张东. 物流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研究[J]. 中国商贸,2011(2):138-139.

[6] 郑晓璇. 现代物流的法律风险与对策[J]. 法制与社会,2009(21):108.

[7] 何静. 第三方物流法律风险的防范——基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实证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3):315-317.

[8] 杨波. 现代物流企业业务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研究[J]. 物流技术,2014(6):25-27.

[9] 郭丽环. 互联网背景下的第三方物流升级策略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5):25-29.

[10] 陈壮良. 第三方物流企业法律风险探析与防范[D].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猜你喜欢

管理与控制法律风险互联网
浅谈事业单位支出管理与控制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事业单位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