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秸秆膨化饲料技术探讨

2017-05-02王晓霞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有机肥农作物秸秆

王晓霞

(北票市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辽宁 朝阳 122100)

近年来,传统的秸秆利用方式逐渐被弱化和淘汰,大量剩余秸秆如何处理成为农业生产的大问题。一些农民采取最简单的处理方式——焚烧或堆弃,这样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可以说,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既涉及到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也涉及到整个生态系统中土壤肥力、水土保持、环境安全、再生资源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秸秆膨化饲料技术作为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技术组成部分,可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为畜牧业提供生物饲料保障,是循环农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1 秸秆膨化饲料技术

秸秆饲料化利用是指将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喂饲家畜。但从营养特点看,秸秆中所含的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低,而粗纤维含量高达30.00%~45.00%,所以适口性差、家畜采食量小、营养价值低,这就需要对秸秆进行适当加工处理,以改善其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秸秆膨化饲料与干秸秆相比,营养物质含量得到大幅提高。其中,粗蛋白含量提高50.00%以上,粗脂肪含量提高67.65%,不易消化吸收的木质素含量降低50.09%,可在猪、牛、羊、鹿等动物养殖上使用。其特点是:适口性好,动物易消化吸收;体积小易储存,保质期可达2~3 a;能提高动物免疫力,减少用药成本;改善牲畜肉质、奶质,增加乳脂率,提高蛋白含量。

2 技术模式

以辽宁祥和农牧实业有限公司为例,探索建立“秸—饲—肥”种养结合饲料化循环利用模式。

2.1 模式内涵

“秸—饲—肥”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是指将农作物秸秆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并添加辅料和营养元素,制成营养齐全、适口性好的牲畜饲料。经这些饲料喂饲的禽畜排出的粪便通过高温有氧堆肥、发酵等处理,形成有机肥还于土壤,实现农田秸秆—动物饲料—有机肥的循环化利用。

2.2 模式特点

一是提高秸秆饲料转化率,拓展饲料来源,节约饲料用粮;二是秸秆作为粗饲料通过畜禽饲用转化为肉、奶等产品,实现过腹增值;三是废弃物经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实现过腹还田,能培肥地力,减少化肥施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四是集秸秆膨化装备制造、膨化饲料生产应用、畜牧养殖于一体,实现秸秆资源的循环化高效利用。

2.3 典型案例

辽宁祥和农牧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研发、机械制造、饲料加工与经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多年来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基本框架下,制定了统一投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三统一”经营策略模式,即:由公司负责提供流动资金、秸秆膨化设备、工艺技术和饲料销售,合作社负责提供场地、收储秸秆和加工生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合作社经营风险。创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运营模式,与合作社共建膨化生物饲料加工基地22个,带动区域饲料化利用秸秆达82.00万t,其中玉米秸秆67.70万t、花生秸秆6.30万t、谷子秸秆3.50万t、豆类秸秆4.50万t。所构建的“秸—饲—肥”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实现了从秸秆收储、运输、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循环,带动了装备制造业、物流储运业、饲料业、养殖业协同发展,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和当地农民的务工增收,形成了种植业与畜牧业和谐发展的绿色、生态、环保、经济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以辽宁祥和农牧实业有限公司为例,2017年实际利用秸秆0.68万t。干秸秆收购价格基本在200.00元/t,1 t干秸秆原料可生产出2 t成品饲料。

对合作社而言,膨化饲料及加工成本费结算标准为:公司按158.00元/t的标准向合作社支付饲料加工成本。膨化饲料加工利润结算标准为:年产量大于2 000 t,公司按80.00元/t向合作社支付加工利润;年产量大于4 000 t,按100.00元/t向合作社支付加工利润;年产量大于6 000 t,按120.00元/t向合作社支付加工利润。如果合作社达不到最低2 000 t生产任务,公司按70.00元/t进行利润结算。合作社完成500 t标准成品饲料并经公司检验合格后,给予结算加工成本。加工利润则在销售提货之日起的1个月内由公司向合作社支付。合作社自行开发的饲料销售市场,公司按15.00元/t标准给予合作社销售提成。饲料产成品损耗率不得超过1%,超出损耗率部分的成本费由合作社承担。

对企业而言,秸秆膨化饲料市场销售价为550.00元/t左右,去除公司各项成本后利润约为47.20元/t(公司成本构成见表1),则2017年公司经济效益为0.68 万 t×47.20 元/t=32.10 万元。

表1 秸秆膨化饲料成本构成表Table 1 Cost composition table of straw expanded feed /元

在养殖环节,饲喂秸秆生物饲料可大幅降低养殖成本,节粮增效。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添加30%~40%膨化生物饲料,每头牛育肥期可多获利800.00~1 500.00元;添加30%~40%膨化生物饲料,每只羊育肥期可多获利160.00~180.00元;添加15%~20%膨化生物饲料,每头猪育肥期可多获利150.00~240.00元。

3.2 社会效益

该模式的社会效益体现在:一是提高了秸秆饲料转化率,节约了饲料用粮;二是实现了过腹增值,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三是实现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循环化高效利用;四是助力区域秸秆“零焚烧、零污染”,实现了饲料业、养殖业、屠宰业、有机肥、物流业等上下游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3.3 生态效益

采用秸秆膨化饲料技术,可使农作物秸秆变成绿色生态饲料,以低碳化的生产方式将秸秆资源高效利用,帮助解决秸秆焚烧、随意堆放等环境问题。秸秆饲料经畜禽消化吸收排出的废弃物经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过腹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减少化肥施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和提高耕地质量。

[1]兰晓玲,郭玉明,贺俊林.我国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3(13):103-104.

[2]马凤江,杨姝,杜桂娟.辽宁省粮改饲及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与建议[J].农业经济,2017(12):12-13.

[3]房兴堂,陈宏,陶佩琳,等.农作物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新技术[J].饲料研究,2007(1):74-75.

[4]杨术环.辽宁省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J].现代畜牧兽医,2015(10):46-51.

猜你喜欢

有机肥农作物秸秆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