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品牌”真的安全吗

2017-05-02/李

质量与标准化 2017年11期
关键词:洋品牌

文 /李 昱

气瓶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医院、机场、商场、办公楼等地都有它的身影,可谓是与城市工业和百姓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我国,对于气瓶的定义是指公称容积0.4L~3 000L,用于盛装压缩气体等可重复充气的移动式压力容器。虽说我国的气瓶制造业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因客户需求和国内气瓶产业定位等原因,有时仍然需要进口部分气瓶,以此来满足使用需求。由于国内外法律法规的差异,导致一些进口气瓶不能同时满足国内相关法规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期讲座特邀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昱,为大家介绍进口气瓶检验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帮助大家了解相关专业知识。

一、关键词点击

进口气瓶检验

进口气瓶检验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 0006-2014)的规定,向我国出口气瓶及其附件的境外制造企业,必须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中国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同时在每一次产品进口时进行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

二、案例简介

检验人员在现场对一批进口钢瓶进行实际测量时发现,焊缝的余高超过3.5 mm(见图1),不符合《钢质焊接气瓶》(GB 5100-2011)的要求。当时给出的建议是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制造厂商,商议解决办法,最终在厂家的授权之下,进口商直接对这3只钢瓶的焊缝余高进行了打磨(见图2)。经历过此次事件之后,该进口商进口的同一厂家生产的钢瓶,焊缝余高都符合了GB 5100-2011钢瓶主体对接焊缝余高为0 mm~3.5 mm的规定。如果焊缝余高过高,则会在该部位造成应力集中,从而产生裂纹。

图1 焊缝余高超标

图2 焊缝余高打磨后

在检验时,检验人员还发现进口的气瓶铭牌上有时标注的充装介质多达3种(见图3),而TSG R0006-2014规定该类气瓶只允许充装一种介质。在与进口代理商沟通后,最终显示在中文铭牌上的介质被限定为一种,且其气瓶外表面贴的安全警示标志也是针对这一种充装介质所定制的中文标志。其次,TSG R 0006-2014规定了盛装“O2”“N2O”或“LNG”介质的焊接绝热气瓶,应在外胆上封头部位(见图4),压制明显凸起的对应充装介质化学式,瓶体上需粘贴与铭牌介质相一致的产品标签,且标签的底色和字色应当与《气瓶颜色标识》(GB/T 7144-2016)中相应介质的瓶体颜色和字色相一致。对于这一规定,目前进口的这一批焊接绝热气瓶也是不符合要求的。虽然在TSG R0006-2014还未实施前,已经对进口代理商宣贯了上述规定,但是由于此改动需要的时间较长,且鉴于其生产日期是2014年,而TSG R0006-2014又是2015年执行,因此只是提出了下次进口气瓶时要按照TSG R0006-2014执行的书面提醒。

图3 焊接绝热气瓶铭牌

图4 焊接绝热气瓶外胆上封头

此次TSG R0006-2014增加了针对焊接绝热气瓶的规定,就是为了杜绝发生气体混装的情况,而这批进口的气瓶却在铭牌上标注了3种介质,同时封头上也没有压制标志,这对于充装环节和使用环节是极其危险的,容易发生混充,造成意外。

三、原因分析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进口代理商往往对于特种设备行业了解甚少,对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够熟悉,在进口气瓶时,只知道要购买国外厂家的产品,对于我国法律法规中对气瓶的要求却没有及时和制造企业进行沟通,导致进口的气瓶频频出现问题。

对于此类问题,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制造企业申请制造许可证时就进行法规宣贯。如中文铭牌及中文安全警示标志、焊缝余高等存在的问题,完全可以在取证评审和型式试验时就得到解决。

另一大问题是,某些境外制造企业在申请中国的制造许可证时,现行的TSG R0006-2014还未出台,因此其之后出口到中国的气瓶只能通过国内进口代理商对其进行解释,要求其根据TSG R0006-2014进行整改。否则的话,产品既无法销往国内,在下一轮制造许可证换证时也无法通过换证评审。提前通过进口代理商将这些新变化告知境外制造企业,能帮助其及早整改、有备无患。毕竟整改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例如在焊接绝热气瓶的外胆上封头部位压制明显凸起的对应充装介质化学式,是需要一些时间准备的。

四、 整改建议

遇到问题后,大部分进口代理商考虑到成本和时间问题,不愿退回原厂更换,只能采取让步处理,由使用单位或进口代理商自行返修后再对产品重新检验,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毕竟使用单位或进口代理商是不具备气瓶生产资质的,而国内有资质的厂家又不愿对其他厂家的产品质量负责。

目前,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取证、换证、评审及日常交流过程中加大和境外制造企业的沟通,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他们,加强制造企业、监检单位、评审机构、型式试验机构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才能促使整个进口气瓶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五、 结 语

从近年来的进口气瓶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工作来看,因中外标准的差异,境外制造企业的气瓶质量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人以为焊缝余高、外观问题是小问题,然而这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往往是气瓶在充装和使用中发生意外的导火索,所以检验人员对于进口气瓶存在的“小问题”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切不可轻易就相信“洋品牌”。

猜你喜欢

洋品牌
又一家假“洋品牌”凯迪仕智能锁收了多少智商税?
No.3 梦龙中外用料不同是“双标”吗?
国产品牌与“洋品牌”博弈下乳品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Opinions on Foreign Fast Food Safety
净水产业国产货 披“洋”皮卖高价
一周话题
谁惯坏了洋品牌?
洋品牌跌落“质量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