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确领导核心是党自信与坚定的标志

2017-04-28刘汉俊

党史文苑 2017年7期
关键词:领导核心统一核心

刘汉俊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是我们党政治生活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体现了共同意志与共同心愿的高度一致,表明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成果、政治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的高度统一。

“核心”问题至关重要,关乎伟大事业的兴衰、伟大工程的成废、伟大斗争的胜败

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恩格斯十分强调“权威”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指出:“权威和服从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确定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尊重权威就是服从命令,维护权威就是维护团结。经典作家的思想告诉我们,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和历史使命,一定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歷史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同时一定要十分重视自己的领袖人物,重视他们的产生和重要作用的发挥,重视维护他们的领导权威。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思想上的先进,即从人民立场出发,确立自己的政治信仰、思想理论、意志主张,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从而形成高度统一的思想核心;其次表现在政治上的先进,即从确保政治组织的素质出发,确立自己的政治原则、组织规则、纪律约束,从而形成高度统一的政治核心;再次表现在实践上的先进,即从完成政治目的要求出发,确立实践主体的行动方式、行为规范、监督办法,从而确立高度统一的实践核心。在思想核心、政治核心、实践核心三者的基础上形成高度一致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高度统一”,体现在思想先进性、政治先进性、实践先进性基础之上的高度统一,体现在思想核心、政治核心、实践核心的高度统一,体现在目标方向的高度一致、领导力量的高度集中、意志行为的协调一致。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历来是奋斗实践的产物。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稳步推进,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扎实推进,明确领导核心事关事业之兴衰、工程之成废、斗争之胜败,因而至关重要。

明确领导核心表明我们党在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成熟、行动上的坚定

我们党不断成长的历史,就是党的思想理论和政治日臻成熟的历史;我们党不断壮大的历史,就是我们党的领导核心形成、确认和坚强的历史;领导核心的确认,是党内政治生活走向健康的标志,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得以体现的标志。

领导核心的确认反映了广泛的民主。意志的统一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领导核心则是民主的高度集中。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召开的,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是在同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领导成员反复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得到认可和赞同的,是在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作斗争中站稳脚跟的。延安时期,为了解决党内对财政经济问题存在的分歧,毛泽东先后与任弼时、朱德、林伯渠、李富春、高岗、王稼祥、王明、张闻天、陈云、凯丰、周恩来、董必武、谢觉哉等人商量、谈话,有的人反复谈,有的时候谈到深夜,仅1941年7、8月间,谢觉哉写给毛泽东的信就达数万言,而毛泽东都一一回信。经过多次交换思想,达成了共识。由此可见,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形成、确认、巩固是建立在充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体现。

领导核心的确认体现了高度的集中。党内意见应该充分反映,党的意志必须集中统一。一个没有集中的政党是没有统一意志、共同理想、坚定力量的,一个没有形成核心或者核心不稳定的政党是没有凝聚力、没有战斗力的。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赢得了党心民心,汇聚民智民力,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共同意愿的高度集中。

领导核心的确认经过了实践的检验。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之前的14年,中国革命在曲折前进中经历了两次严重失败,以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为代表的中共早期领导人没有能够成为正确、坚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也是中国革命走弯路,党的力量遭受损失的重要原因。遵义会议之后的14年,是毛泽东领导地位形成、明确和巩固的时期,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时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没有毛泽东这个领导核心,中国革命就不可能取得伟大成功。今天,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领导核心必不可少。形成、确认、维护、服从党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是我们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目标的政治优势和力量保障。

新形势下维护领导核心要在思想上同心、政治上同向、行动上同行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少有的深刻变局,战略争锋、领土争端、利益争夺、贸易摩擦、政治博弈、文化冲突、科技竞争、军事干预导致动荡不安乱象丛生,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涉及领域之多、格局变动之大,都前所未有。当今中国正处于涉及人口最多、触及底线最深、不稳定因素最复杂的深刻变革,价值观念之多元、多维、多样、多变,触及群体阶层利益问题之深刻复杂,发展与稳定两难选择之多,都前所未有。相互激荡、相互交织的世情与国情,对我们党政治胆识、政治定力、政治智慧、执政能力和责任担当的要求之高,也是前所未有。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如何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新高地?如何把一个百年大党、老党带入第二个百年,做到大而强、老而壮?这是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目标意味责任,使命呼唤担当。今天的世界,呼唤具有世界胸怀、全球视野、人类情怀,勇于参与全球治理、敢于对国际事务负责任的大国领袖;今天的中国,呼唤具有责任担当、实践胆识、人民情怀,具有高超战略思维、政治智慧和坚定政治意志的领导核心。

陈云曾经说,核心领导在实践中经过考验,才能建立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党的领导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展现出坚定的信仰和信念,对党和党的事业充满感情和激情;他在基层和机关党政军多个岗位有过成功的实践,在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他从到梁家河插队当知青起,深入基层、心系群众、了解民情,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感情,也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获得了力量的源泉;他凭着对党的事业、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利益的责任感使命感,凭着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认识和准确判断,以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赢得了全党的共识;他坚持问题导向,对党自身存在的问题从不回避遮掩,以无畏的勇气紧紧抓住管党治党、从严治党这个关键,同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现象,同各种削弱党、离散党甚至分裂党的行为作坚决斗争,透视出深沉的忧患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赢得了人民的拥戴和信赖。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开辟了伟大工程的新境界,各方面进展有目共睹,成就举世公认。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是党心所向、军心所向、民心所向。

各级党员干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与领导核心在思想上同心、政治上同向、行动上同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扎实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 马永义

猜你喜欢

领导核心统一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百年大党领导核心制度的建构逻辑与运行机制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论领导核心的战略定位与历史意义
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需要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