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企业不越过涉税风险“雷池”半步

2017-04-27刘力菲李晓诚

时代金融 2016年35期
关键词:雷池涉税风险纳税筹划

刘力菲+李晓诚

【摘要】财务报表是对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效和纳税情况的一种直接呈现。在税收征管人员征收税额的过程中,财务报表是税收工作人员获取基本信息并进行详细分析,来加强税收管理工作的工具。因此,在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建立税收与各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对降低企业税收检查风险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财务报表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如何在做好税收筹划同时降低企业涉税风险。

【关键词】纳税筹划 涉税风险 财务报表

一、引言

纳税规划是企业主体在遵守相关税收法律政策的条件下,通过对企业内外部资源与流程再整合,以期帮助企业尽可能地减少纳税支出。我国对纳税筹划的研究已有二三十年,但是在相关的理论上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因此,研究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税务机关在对企业的纳税额进行评估时,主要的评估资料就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同时做好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对降低税收检查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研究企业纳税筹划以及纳税筹划涉税风险的基础上,讨论分析了站在财务报表的角度上如何减少企业的涉税风险,以期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二、税收筹划概述

纳税筹划是指企业在国家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为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或者延缓纳税,对企业内外部各个环节以及流程和各项经营活动进行优化整合与事前规划的过程。纳税筹划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税收压力和增加企业的纳税期间。一是通过绝对减少税负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绝对减少税负就是直接减少税收负担额,比如,某企业去年交税2000万元,通过正常的纳税筹划以后,今年就少交了500万元的税负。此外,在企业进行股权转让或者企业重组时,事前进行合理的安排也可以达到绝对减少税负的目的。二是相对减少税负。相对减少税负就是企业把纳税额与企业的各项经营业绩挂钩进行对比。如果企业在正常的税收筹划后,企业的税收负担率下降,则企业的税收就相对的得以减少。三是通过税收筹划达到企业延缓纳税的目的。延缓纳税就是通过合理的事先安排,把企业年初应该缴纳的税收推迟到年末。

三、税收筹划风险概述

形成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既有企业内部的因素,也有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因素。首先,对于企业内部而言,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主要在于企业对于纳税籌划的成本很难把握以及在纳税筹划方法的运用上很灵活且有很大的风险,往往违法与不违法只在一步之间。企业在纳税筹划的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协调人际关系,还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出。其次,在国家宏观政策方面,国家的反避税措施不断加强,税收筹划的合法性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也给企业税后筹划带来很大的风险。纳税筹划需要企业密切关注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动,税收筹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企业与国家税务机关之间的一场博弈。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要充分考虑到企业所面临的政策风险、经营风险以及道德风险,本文就从企业内部财务报表分析的角度分析企业该如何减少企业的涉税风险。

四、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角度减少企业涉税风险

企业财务报表主要包括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以及利润表等,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财务状况、资金流动以及经济活动的效果。税务机关在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时,将根据所掌握的纳税申报资料,对企业的纳税额进行核实。财务报表是税务机关进行纳税评估的重要资料,通过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以及计算相关的指标数据来初步判定企业是否有偷税漏税的嫌疑。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的同时,做好财务报表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以及计算相关的指标数据并与同行业的指标进行对比,如有出入进一步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和附注说明,对于减少企业涉税风险及税收检查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指标分析来减少企业税收检查风险

税收分析指标来源于财务报表数据,税务机关主要围绕着企业的税收负担来展开企业应纳税分析活动。税务机关常常通过计算企业税收分析指标并与同行业不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水平进行对比,查找纳税人是否有偷税漏税的嫌疑,为其征收检查工作提供方向。因此,企业提前测算本企业税收指标并与同行业的相关税收指标进行对比,提前做好准备来减少企业税收检查风险以及涉税风险,为企业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财务报表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分析的指标主要有销售收入税收负担率、资产税收负担率、成本费用负担率以及所有者权益税收负担率。首先,销售收入税收负担率=应纳税中额/企业总销售收入×100%,资产税收负担率=企业应纳税总额/资产总额*100%,成本费用税收负担率=企业税收总额/当期成本费用*100%。所有者权益税收负担率=企业税收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所有者权益税收负担率排除了企业大小以及行业等的影响,常作为衡量纳税主体税负水平的综合性的指标。

(二)分析报表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减少企业税收检查风险

通常情况下,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情况的检查都是从财务报表着手。税务机关通过对财务报表的相关内容的了解和检查,可以了解被检查企业的纳税情况以及企业运营情况,从而推测企业是否有偷税漏税、少交税收等情况。因此处理好财务报表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减少企业税收检查风险的关键,比如,增值税和企业毛利以及存货、房产税与固定资产中房屋价值联系起来等。下面就财务报表数据之间与税收检查风险有关的主要勾稽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把财务报表中的增值税与毛利联系起来。增值税是对产品附加值所征收的税,即产品投入与产出差额征收的税。因此增值税就相当于对收入的毛利额征收的税。虽然,生产的产品投入的部分的材料、工资、费用等不能取得增值税发票,但毛利额与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常常被税务机关作为检查的重点。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毛利额越高,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就越高,比如企业去年的毛利比今年的毛利额低,而企业今年应缴纳的增值税总额反而不去年少,这就会存在一定的税收检查风险。

其次,把财务报表中的增值税与存货联系起来。存货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存货的主要目在于出售和备供消耗。当企业的原材料的准备量过大,意味着企业的进项税额增加。如果这些大量的原材料不能马上转为产品销售出去且销售额度小于购买的原材料时,企业的销售税额就大于进项税额,企业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就会减少。此外,当企业遇到市场滞销或者产品价格下跌,企业的销售量就会减少,销售收入也随之下降,企业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税负也呈现下降的趋势。

财务报表中的各个项目的数额之间有着众多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揭晓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状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该做好财务报表的检查工作,对重要指标进行核对,如果发现不对或者有较大差异的数据,应该根据财务报表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来查找原因,做好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减少企业的税收检查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华敏.存货对增值税税负的影响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6:55.

[2]莊芳芳.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探析[J].会计之友,2011,05:55-56.

[3]汪洋.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企业纳税筹划风险控制分析[J].商业时代,2011,11:75-76.

[4]张红军.如何利用纳税评估指标分析财务报表真实性[J].财会月刊,2010,28:59-60.

[5]伍红.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与防范[J].企业经济,2008,12:153-155.

猜你喜欢

雷池涉税风险纳税筹划
层层推进,马到成功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主要的涉税风险与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纳税筹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