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

2017-04-26曾美云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锦屏县营造林技术

曾美云

摘 要:近年来,林区建设发展计划有效的提高了国内森林覆盖面积,营造林项目在创造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国内复杂的地质环境以及不合理的病虫防治措施,与营造林质量有关的问题频频发生。对此,本文将结合锦屏县营林发展实际情况,对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详细探究,以期提升营造林技术水平,加强营造林管理工作。

关键词:锦屏县;营造林;技术

一、引言

随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营造林工程建设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工作。营造林工程的实施改变了人们传统保护环境的理念,通过一系列管理体制的建立来逐步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因此,探究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锦屏县营林发展概况

锦屏县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境内植被共分为8种主要类型:杉木林、马尾松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竹林、油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灌木林以及草坡。据调查,全县树种资源有70余科300多个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11种,省级保护植物61种。主要植物种类包括杉木、马尾松、樟树、紫檀、青桐、黄檀、白杨、梧桐、槐、柞木、乌桕、檫木、鹅掌揪、马蹄参、喜树、竹类等。

三、营造林质量概述

营造林需要综合考虑地区自然条件、气候环境和种植特点等进行种植品种和规模等的选择,该过程是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繁荣地区林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多数县区和山区积极响应国家的营造林建设工作,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进行大面积种植,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营造林质量评价工作是对整体完成情况进行检验和核实的过程,可为后期林业管理和抚育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

四、提高营造林质量关键技术

1.完善林业作业设计

林业部门的植树造林工作不同于其他部门。对于树种的选择,与种植地区的土壤、氣候关系密切,这就需要林业部门做好资料的收集,并且切实做好造林的准备工作。在准备植树造林前要做好选种工作,在种植过程中,禁止在烈日下进行树木的栽植,以免影响树木的成活率,同时后期的浇水、施肥、枝叶的修剪工作均要合理开展,并且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不同时段的管理。

2.加强林木种苗管理

锦屏县具有杉木、楠木优良种源区优势,为了夯实造林绿化基础,必须加强林木种苗管理,这样才能够有效夯实造林绿化基础工作。

(1)定点采种。育苗所用杉木种子,可以由当地群众在本地优良林分中采种交县种苗站收购和管理,或者可以由县种苗和科技推广站直接至种子园中进行采购,这样才能够保证林业生产种源品质纯正。

(2)订单育苗。在营林生产中,需要根据林业部门所下达的营林生产计划,结合各个乡镇造林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树种育苗量。另外,在各个单位育苗申请的基础上,县林业局还需要对育苗场地、育苗资质等进行综合审核,然后坚持公平公正原则,选择育苗单位,然后签订供苗合同,林业种苗必须由科技推广站提供。

(3)就近供苗,提高造林成活率。锦屏县所用营林造林工程项目造林用苗,在选择方面,应该坚持就近供应的原则,有就近的造林户或者林业站提供调苗单,然后凭借调苗单至定点的育苗场进行调苗,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苗木长期运输成本,而且还能够便于造林户随栽随取,提高苗木成活率。

3.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造林生产过程中,各类自然灾害及病虫害会对林木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严重者会对林业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要做好造林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防治。根据锦屏县检疫站实际工作情况,在营林生产方面,加强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对此,首先需要对各个林场进行病虫害调查工作,然后加强现场指导,明确识别林业病虫害的方法。现如今,在锦屏县防治方面,采用新型固定测报灯以及诱捕器收集害虫,然后制作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另外,还应该加大管理及养护力度,做好树种的检疫及检查工作;日常管理中做好施肥、除草、剪枝等工作,以提高树木的抗逆性能,如病虫害严重可喷洒生物药剂,以提高防治效果。

4.加强自然灾害防治

自然灾害是林业造林营林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灾害,对于灾害发生后的具体处理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例如,雨雪冰冻灾害对林木生长过程的影响,灾害的持续时间、林地位置和灾害的破坏程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影响效果。不同种类的树木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对于同一灾害,不同树木可能受到的破坏程度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营林人员掌握所在区域的林木生长特性和环境变化情况,根据不同的自然灾害为不同的树木制定适宜的防治策略,最后积极总结营林经验,为造林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制定适宜的林木密度。

5.开展林业生产科普活动

(1)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林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强和充实多层次技术服务体系的关键之处。但是,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少,老龄化严重,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年轻的科技人员少。鉴于这种人才队伍建设的缺陷,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年轻林业科技人员,在资金上给予扶持,鼓励年轻的林业科技人才深入基层一线,在政策上要给予年轻基层林业科技人员更好的待遇,保证基层林业部门能够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

(2)发放科普资料、开展咨询活动。组织锦屏县经济林产业办组织人员编写并印制营林栽培管理技术,在科普活动中,可以通过上下乡以及进村入户时间,为林农发放科普资料,同时,还可以在山场地头接受群众的咨询,为群众答疑解惑,这样才能够满足林农对于科普知识的实际需要。

(3)加大林业科技推广和研究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林业科技发展、增强研发力量,这是推进林业科技发展和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国家、省级、市级和县级等各级部门应该设立林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用于林业科技推广和研究。

五、提高营造林质量的管理措施

1.规范化营造林内部管理机构

现如今,很多林区企业对于管理工作重视程度比较低,没有对内部的管理工作进行系统性的安排,而且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和责任的落实,对于国家的森林管理政策没有熟练于心,管理水平比较低,制约着营造林的建设和发展。对此,林区企业相关领导以及技术人员必须时刻以营造林的未来建设为工作重点,统筹安排日常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实际工作以及自身责任。另外,还应该构建合理的工作体系和安排,依照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条例严格的执行工作,完善管理制度。

2.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是由人为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失去控制的一种自然灾害。有益火烧可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如低强度火烧和营林用火等。有益火烧使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缓慢释放,促进森林生态系统营养物质转化和物种更新,有益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火烧后森林容易恢复。人们常常利用火的有益作用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火烧,火成为人类经营森林的一种工具

3.建立检查、监理和督查机制

為了提高造林质量,必须加强检查与监理工作,贯彻落实各项造林政策与措施。造林单位主要领导应该在造林期间定期到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具体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造林进度与科学造林技术的落实。另外,相关部门应针对每个工序展开监督与检查,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保证造林工程质量。

4.加强营造林人才队伍建设

造林工人是营造林行业的一线队伍,其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提升营造林质量有着很大帮助。目前国内的营造林工人对于造林工作的开展还处于使用经验的阶段,对于各项工作使用长期积累的经验虽然一定程度上能保证营造林质量以及造林工作的效率,但没有结合最新的专业技术,在工作中如果出现了新的问题无法很好的解决,就会造成整体造林质量下降。因此,应该积极开展对于造林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结合本身的丰富造林经验,来保证营造林的质量,为行业不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5.增加资金投入以及科技投入

营造林工作是公益性的事业,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己任,而是为了建设健康的生态环境,这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将投入的资金用于环境的改善、营造林工程的建设、空气质量的治理上。只有走科技兴林,走科学技术辅助营林造林工作之路,加大资金投入,才能保障营造林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营造林工程是平衡生态系统、利国利民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营造林实施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索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改进营造林技术,并加强营造林日常管理,提高营造林质量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我国营造林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春红,王洪颀.提高造林质量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4(5):219-219.

[2]宗学辉,张玉峰,徐程文,等.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分析[J].吉林农业,2014(6):69-69.

[3]张朝丹.分析影响营造林的质量因素及如何加强营林质量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4(A07):440-440.

猜你喜欢

锦屏县营造林技术
锦屏县林区养羊配套生产技术的应用效果
基于Voronoi图的锦屏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及管理研究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锦屏县 1961—2008年气温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