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畜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

2017-04-26尼玛顿珠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24期
关键词:加工业牲畜畜产品

尼玛顿珠

[中图分类号] S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259-01

我国的五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其中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草场面积约0.8公顷。畜牧业,在西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是西藏的经济基础,在中国畜牧业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西藏人民的吃穿住行都跟畜牧业有着紧密的联系。西藏主要畜种有耗牛、犏牛、黄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近50年以来,西藏的畜牧业有着很大程度的发展。

1 西藏畜牧业发展现状

1.1 社会的发展促进西藏畜牧业的发展

1965年9月,西藏正式和平解放,距今有50多年的历史,西藏和平解放不仅促进了我国民族大团结,而且,也为西藏的经济、政治、文化奠定了基础。畜牧业,作为西藏的支柱产业,在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另外,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提出,西藏的畜牧业得到了更多的支持,从原来传统的养殖方式,到现在科技化养殖方式发展。

1.1.1栏率逐步提高

根据2000年全区牲畜出栏数统计,全区牲畜存栏数266万头,其中牛、羊猪的出栏数分别为36万头、664万只、3万只,其他大型牲畜的出栏数为3万头。根据2009年全区牲畜出栏率统计,全区牲畜存栏数324万头,其中牛、羊猪的出栏数分别为53万头、584万只、5万只,其他大型牲畜的出栏数为2万头。

通过比较2000年全区牲畜出栏率与2009年全区牲畜出栏率,从中不难看出,从2000年到2009年间,牲畜出栏率虽然变化的幅度不是很大,但均有升高的趋势。

1.1.2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西藏靠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拥有着巨大的绿色畜产品资源。曾经西藏的畜资源比较封闭,主要的产业链也只是以传统的畜牧业为主。畜产品加工产业是畜牧业的衍生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提出,西藏的畜牧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畜产品加工业也逐步打开了市场。近几年,西藏地区的牛肉、羊肉加工厂逐渐增加,从原来传统的手工肉,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半成品和成品畜产品。这些畜产品逐渐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在国外都打开了市场。牦牛风干肉、羊奶、牛奶等相关产品企业都具有比较大的竞争力。

2000年全区畜产品产量,猪肉、牛肉、羊肉、奶类的产量分别为0.79万吨、0.48万吨、0.66万吨、0.40万吨,全区肉总产量为9.93万吨。2009年2000年全区畜产品产量,猪肉、牛肉、羊肉、奶类的产量分别为0.25万吨、4.31万吨、0.96万吨、9.43万吨,全区肉总产量为5.52万吨。从中反映出,西藏地区的畜产品产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

1.1.3藏畜牧业科技化

过去,西藏的整体科技文化程度比较落后,畜牧业都是靠着祖辈在长久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运作,西藏草原是高寒草原,条件比较艰苦,有些区域比较好的,草的长势比较好的草地不能够合理利用。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政府的指导下,科技队伍不断增加,科学的放牧,科学的养殖,不仅能够增加产值,还能避免环境的破产,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科技的发展,能够研发出更多畜产品,实现产品多样化,产业链多样化发展。将西藏牧民的勤劳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与科技相结合,能够推动西藏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2 藏畜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畜牧业经营方式单一

受到根深蒂固传统思维的影响,西藏牧民对畜牧业的商业化思维不够敏捷,以单户养殖为主,各家各户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养殖牲畜,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游牧式养殖逐渐发展成为定居或半定居式养殖,但是总体来说,畜产品的总量增加缓慢,制约了畜牧业的商业化发展。

2.2 技水平落后

由于西藏畜牧业科技发展起步晚,西藏地区总体经济相对落后,教育水平不够高,导致西藏整体文化水平比较落后。科技人员短缺,造成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加工产品比较单一,而且质量得不到技术支持,这是制约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科技水平的落后对牧民科学放牧不能起到及时指导的作用,对环境造成破坏。

3 藏畜牧业发展思路

3.1 优化环境

环境的恶化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前提,所以优化环境,势在必行。坚持实施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注意草的养护、科学的放牧、充分发展西藏的地理优势,为西藏畜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优质的环境。

3.2 抓住中国加入WTO机遇,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中国自2003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产业与国际接轨,西藏的畜牧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要开拓国内市场,还要开拓国外市场。西藏畜牧业是一个绿色产业,要将这个特色渗透到畜产品加工业中。如今,交通更加便利,要利用现在的基于,将牛肉、羊肉打入市场,将冷冻肉类食品形成产业链,提高畜产品的发展。

3.2.1营方式集约化

西藏畜牧业的发展,要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可以实行承包制度,由专业人员承包统一养殖,有利于实现养殖科技化,优化畜产品结构。另外,要发展区域优势,以绿色产业为主,由传统的牧民畜牧业养殖,到现代化商业化畜牧业养殖的转变。其他藏民就可以去从事畜产品加工业相关工作,解决就业,实现共同繁荣。

3.2.2引进科技人才,实现畜牧业科技化发展

技術的落后,是制约西藏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应当大力支持西藏畜牧业的发展,增加来藏科技人才的薪劳。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培育科技人才。将科技渗透到畜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牲畜的养殖,需要科学技术,好的科学技术能够阻止牲畜疾病的发生,增加产量。科学技术能够研发更多畜产品加工品,保证其质量、口感。

结语

西藏拥有着辽阔的土地,优美的环境。勤劳的游牧民,用他们的双手和坚定的步伐,孕育着独具藏族风情的草原文化。畜牧业的发展历程,也能折射出西藏文化的传承。如今,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关注区域性经济与总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西藏,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版图,打造西藏经济,是一项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加工业牲畜畜产品
1—10月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下降3.7%
交换牲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现状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未来10 年我国农业展望:畜产品将稳步发展
对长治市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
“人造炎症”治疗牲畜阉割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