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套种饲草栽培试验分析

2017-04-26王亚平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24期
关键词:饲草

王亚平

[摘 要] 近些年来,林下套种栽培模式受到了人们更多认可,因为林下套种具有良好的作物栽培效益。同时,林下套种饲草的新型栽培模式也有利于解决现阶段的饲草短缺与间作农作物难题,从而体现饲草套种栽培的优良效益。经过长期探索,现阶段已经验证了林下间作饲草的可行性与效益性,因而有必要推广运用新型的林下套种农业模式。对于林下套种试验而言,应当选择最适合用于林下间作的作物品种。本文结合林下套种饲草的现状,探究合理的栽培模式。

[关键词] 林下套种 饲草 栽培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129-01

进入新时期后,新型农业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与之相应的林业比例也逐步達到了提高。面对新的形势,山西省逐渐出现饲草短缺的现状,亟待探寻栽培饲草的新方式。利用林下套种饲草的农业种植方式,不仅有利于在根源上缓解饲草短缺,同时也改善了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1]。在开展试验过程中,农技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选择了林下间作饲草的种植方式,利用果树之间的空地来栽培良种饲草。试验结论可以表明:从现阶段的推广栽培形势来看,林下套种饲草获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因而构成了一种可行的饲草栽培模式。

1 具体试验方法

在林下套种试验中,技术人员选择了多年生的三叶草、菊苣与黑麦草作为参试品种。具体在设计试验时,设置了1.5米的饲草株距与4米的行距,定植饲草总数为120株,总面积共占据650m2。在间作饲草的基础上,设计了3米的播种间隔,每个饲草品种都占据相等的播种面积。

林下套种试验首先运用了人工撒种的方式,在人工播撒的前提下再次进行纵向的机器翻埋。每次收割饲草时,处理面积平均可达70m2。经过收割处理后,分别用于投喂家禽和家畜。在制作饲料时,选择20%的菊苣植物以及80%的其他饲草植物。

2 饲草栽培的具体措施

2.1 播种前期的处理

在播种开始前,对于林下套种基地首先需要播撒适当浓度的磷酸二铵,最好选择专用的测土配方肥。经过先期处理,再把基肥翻入套种的土壤中。开始播种之前,还需要经过先期的土壤封闭,在此期间需要运用除草剂来杀灭田间的单子叶植物,这样做有利于保障田间管理的实效性。等待喷洒除草剂完毕后,再去进行整地处理。测量地表温度到10℃或者更高时才可以进行播种。同时,在此期间有必要密切关注地表5厘米以下的土层湿润度[2]。如果选择人工播撒的播种方式,则需要加大播种量。

2.2 播种与除草

播种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饲草籽粒的体积通常较小,因而为了方便播种,技术人员可以将细沙掺入饲草种子中,确保混合播撒。当达到3厘米的播种深度时,停止播种并且予以细心养护。饲草幼苗发出3片以上的叶子时,就可以进行间苗处理;达到5片或者6片叶子时,可以予以定苗处理。运用中耕灭草的方式来促使饲草茁壮生长,慎重防止饲草倒伏的发生。到了饲草出苗前期,需要预防土壤板结的发生。

例如:当饲草发出4片以上的叶子之后,就要进行中耕除草的处理。在土壤疏松的前提下,进行推土围苗处理。此外,如果幼苗已经发出10片或者更多的叶子,那么还应当反复进行中耕,以此来确保根系达到足够的深度并且改善透气性。幼苗经过拔节期后,需要予以10厘米的深耕,这样做有助于促进饲草快速生根并且发挥保墒效果[3]。同时,适当进行深耕也有利于保持粗壮的饲草茎杆。

2.3 对水肥的管理

套种与耕作过程中需要保持70%的土层湿润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水肥管理。对于多年生饲草植物而言,水肥管理的基本目标就在于发挥饲草生长的潜能,同时也突出了良好的氮肥效果。对于收割过程而言,每次收割同时最好施加3千克左右的尿素,在施肥的前提下予以灌溉浇水。对于饲草栽培需要保障充足的灌溉水源,以此来提高饲草产能。技术人员需要依照不同类型的饲草品种来进行收割,每次收割时需要保留适量的鲜草与干草,并且予以分别统计。

3 分析试验结果

通过试验可知,林下套种饲草有利于保持良好的饲草产能,同时也确保饲草的根系发达。相比于人工撒播,机械化的行播方式获得了更显著的播种效率,有利于保证优良的产能。这主要是由于菊苣本身就具有较发达的根系,饲草栽种的土层又相对较厚。但是,此种播种方式消耗较高的饲草处理成本。如果运用人工撒播的方法,那么需要保持适中的行距,在此基础上还要密切重视植株的透光性与通风性。在收获饲草时,技术人员有必要查看各种类型饲草的株高与行距等特征,通过综合对比从而获得结论[4]。

选择机械行播的前提下,林下套种菊苣通常设计为50厘米的行距。在保证行距的基础上,平均各个年度都可以收割2次或者3次的成熟饲草。另外,在现有条件下,需要运用综合方法来防控病虫害。相比于其他饲草作物,菊苣在生长期内始终没有出现病虫害现象,并且这类饲草具备良好的适口性与耐旱性,各种家禽和家畜都喜欢食用菊苣作物,因此可以多种植此类饲草。

结语

林下套种饲草的试验获得了显著成果,在此基础上也证实了林下饲草与其他作物套种的可行性。在各个年度内,都可以平均收割三次饲草,同时也保障了各年度的饲草产量。在整个生长期间,饲草都体现了优良的抗病性,可以抵抗病虫害对饲草栽培的干扰。由此可见,林下套种饲草的措施符合了新时期的套种栽培思路,通过栽培得到的饲草质量良好,具备优良的营养价值。未来的农业实践中,技术人员还需要不断摸索经验,从而更好的提高林下套种饲草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娟,冯丽红,武华军等. 新和县林下饲草菊苣套种试验[J]. 新疆农垦科技,2016(05):25-26.

[2]热孜万古丽·艾则孜,艾买尔艾力·托乎提.林下套种饲草栽培试验[J]. 农村科技,2016(06):63-64.

[3]陈丽莉,陈斌,刘兴锋等. 林下套种墨西哥玉米草的营养价值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12):27-31.

[4]沈霞,彭志,尹勤等. 几种耐荫经济型地被植物林下套种栽培试验[J]. 江苏林业科技,2015(01):28-31.

猜你喜欢

饲草
加快推进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发布2021年1~7月饲草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不同饲草饲喂西门塔尔牛效果分析
草地休牧、禁牧期家畜饲草供给模式探讨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饲草节省八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