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复播黄豆种植模式研究

2017-04-26吐尔逊别克·热合买提汗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24期
关键词:新源县种植模式研究

吐尔逊别克·热合买提汗

[摘 要] 小麦复播黄豆种植模式是最近几年新疆新源县积极推广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小麦收获后立即播种大豆能够提高田间光能利用率,同时还能够显著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拓展农业结构调整渠道,提高复种指数,增产粮食产量和品质,最终实现农民群众增产增收。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小麦复播黄豆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姮好促进该项技术推广应用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 新源县 小麦复播黄豆 种植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69-01

农民要致富,就要想着办法向土地要收成。近年来,新源县农民通过摸索作物习性,找到了一条符合当地农户提产增收的好路子。新源县是小麦种植大县,由于连年种植小麦土地肥力下降,为了调整土壤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复播塔尔米、荞麦、黄豆、油菜、玉米等作物。由于这些作物都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复播作物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目前,全县复播6万亩黄豆,很好带动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

1 种植条件分析

首先,小麦复播黄豆,在两种作物品种选择过程中要以两早配套为原则,保证前茬作物小麦能够在七月上旬全部收获完完毕;其次,在进行小麦复播黄豆种植中,为了保证复种黄豆能够在霜前来临之前全面成熟,应该科学选择黄豆品种,应该选择生育期在80~90天,植株高度在50~60cm之间,不小于10度活动积温在1900~2100度之间。在黄豆种植过程中,由于黄豆根系自身固氮能力比较差,因此,在播种前需要使用固氮菌制剂和制种药物进行拌种处理;最后,由于黄豆自身固氮能力比较差,加上采用窄行播种,无法采用机械施肥,黄豆在播种前应该带种肥播种。一般情况下每亩追施二胺5公斤,尿素5公斤,施入10cm深的土壤中,避免种肥和种子接触而引起烧苗。

2 种植地选择

黄豆不适合重茬和迎茬,也不适合在其他豆科类中作物之后种植。小麦田是不错的复播土地。小麦收获后留茬,并进行秸秆还田,这样秸秆覆盖在地表有利于提高地表温度,促进黄豆早出苗。

3 播种

首先,黄豆品种的选择。小麦复播黄豆受到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限制,复播品种生育期应该维持在85~90天左右,适合在新源县种植的黄豆品种主要有东农41、黑河17、东农36等品种;其次,尽早播种。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在新源县小麦复播黄豆播种期越早其产量越高,播种期和黄豆产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进入7月份之后,黄豆每晚播种一天,每亩产量就会下降7公斤左右,不小于10度的活动积温增加或者减少1度,黄豆产量就会相应的增加或者减少0.28公斤,因此,在进行小麦复播黄豆种植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越早播种越好,从而保证植株健康发育,增加黄豆结荚数量和千粒重;再次,播种方式的选择。前茬小麦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地,不需要整地,利用小麦田间原油的滴灌设施和墒情,回收滴灌带之后,深松整地15~18cm,按照既定的行距采用局部深松和播种同步进行,一起完成。播种行距和株距维持在15*9~10cm之间,每亩保苗4~4.5万株。播种结束后将回收回来的滴灌设施从新敷设完善,采用滴水方式保证田间墒情,促进黄豆早出苗。采用滴灌模式种植黄豆更加节省水,省时省工,并且栽培效果显著;最后,覆盖地膜。为了更好提高地表积温和田间墒情,在辐射好滴灌帶之后应该及时覆膜,通过覆膜避免干旱发生,大大增加黄豆幼苗的出苗率,为出全苗奠定坚实基础。

4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4.1 做好灌溉工作

小麦复播黄豆出苗后正处于新源县高温季节,因此,需要做好灌溉工作。在黄豆整个生育期需要进行至少5次左右的滴灌。每次滴水量维持在230~240立方米之间。大豆播种后需要灌溉2~3次,促进黄豆及时出苗,当黄豆生长到2~3片真叶之后,应该及时进行滴水,借助土壤的种肥促进黄豆幼苗根系生长,进入现蕾期之后,是黄豆需水的关键时期,此时应该及时灌溉,一般每隔一周滴水一次。

4.2 做好中耕作业

中耕主要是指铲趟作业,其目的是为了疏松土壤,消灭田间杂草,避免土壤板结,同时还能够起到增加地表温度,保墒抗旱的作用。小麦复播黄豆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栽培模式,田间存在覆膜区和非覆膜区,中耕作业次数相对于其他栽培方式减少很多,中耕作业方式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变。一般情况下在黄豆出苗之后,在非覆膜进行铲趟作业。在豆苗显行后进行深松土,不用培土,这样可以消灭田间杂草,提高地表温度,促进黄豆根系生长。当黄豆幼苗生长到10cm左右后,进行第二次铲蹚,这次铲蹚一定要细致,将田间小草眼及时去除,不要伤害幼苗和地膜。在栽培过程中如果田间杂草较少,可以是免除上中耕步骤。

4.3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小麦复播黄豆模式田间病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苜蓿夜蛾、褐斑病、霜霉病,针对这些病虫害,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还要做好药物防治。首先,黄豆红蜘蛛可以选择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0.3%印楝素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浏阳霉素乳油1000~1500倍液、2.5%华光霉素400~600倍液防治;其次,对于苜蓿夜蛾可以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于低龄期喷洒,隔20天1次,防治1~2次;再次,黄豆褐斑病。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防治1次,防治1~2次;最后,黄豆霜霉病。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隔10天左右防治1次,防治1~2次。

参考文献

[1]吐迪汗·吐儿逊,张红宇,买的娜依·达吾提. 麦田复播蔬菜栽培技术[J]. 新疆农业科技. 2012(02)

[2]朱拥军,黄劲松,徐海峰,石荣媛. 新疆地区滴灌小麦复播大豆施肥技术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 2011(05)

猜你喜欢

新源县种植模式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杏花绽放的四月天
新疆新源县天然草原白喉乌头初步调查与防治对策
双语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以新疆伊犁州直新源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