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谯城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分析

2017-04-26张朝臣孙磊王魁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谯城区农作物秸秆

张朝臣+孙磊+王魁

摘 要:该文介绍了谯城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谯城区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科学引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秸秆转化利用新技术;发展畜牧业、推广过腹还田等。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现状;建议;谯城区

中图分类号 X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108-02

亳州市谯城区是个农业大区,全区总面积2 226km2,辖22个乡镇,3个办事处,272个村委会,总人口165.7万,其中农业人口125万,耕地面积13万hm2。

1 农作物秸秆数量情况

我区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7万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万hm2,粮食总产量95万t。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小麦种植面积8.7万hm2左右,玉米种植面积6万hm2左右,大豆种植面积2.7万hm2,棉花种植面积0.13万hm2,蔬菜面积4.8万hm2,药材面积5.7万hm2,其他作物面积0.4万hm2。各种农作物秸秆量200万t左右(见表1)。

2 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农技部门为此也做了大量的试验示范、宣传引导与技术培训工作。前些年曾大力推广秸秆速腐还田技术、高温堆沤还田技术、青贮饲料技术、氨化饲料技术。近2a采取一些措施,开展了秸秆还田新技术试验、探讨和推广。

2.1 发展畜牧业,过腹还田 近年来,我区把畜牧业发展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并积极推广秸秆过腹还田,利用畜禽粪便发展沼气或用畜禽粪便发展食用菌。农户以粮食、秸秆喂猪、牛、鸡,畜禽粪进入沼气池发酵后变成肥料用來种粮,产生的沼气用于燃料、照明,沼渣可作饲料添加剂,沼液又可喷施农田作物,防病虫。有的利用牛粪生产食用菌,种菇后的残渣施用在农田,形成多元化农业生产良性循环模式。目前我区畜牧业消耗秸秆量4.5万t。

2.2 秸秆直接还田离田 结合现代农业项目实施和农机补贴政策,推广使用切抛机,实现秸秆粉碎就地还田,变废为宝。农机补贴政策购置了一些能够进行秸秆还田的玉米收割机械,在收割玉米的同时,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效果很好。此外,还结合标准粮田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实施,积极开展秸秆还田,促进了秸秆综合利用。全区还田量110万t左右。

2.3 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 目前全区食用菌有173.3hm2左右,主要在张店、颜集、魏岗等乡镇。利用作物秸秆作食用菌培养料,发展食用菌,废弃培养料用作作物肥料,对秸秆利用也起到很好的作用。需秸秆2.6万t左右,我区利用秸秆生产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等。利用秸秆作为生产基质,增加生产食用菌的原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加大技术培训推广力度,带动群众致富的同时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2.4 秸秆反应堆技术 利用玉米秸、麦秸、豆秸、烟秆、树叶、杂草和畜禽粪便等原料,通过生物反应,将秸秆还田。该项技术既操作简便易学,又减少资源浪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的增产。秸秆利用量约1.5万t。

3 存在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区农作物秸秆综合率年年实现了新突破,达到了很高水平。但是目前全区秸秆收储体系仍然还不完善,利用机制仍然还不健全,长效机制还未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秸秆直接还田配套措施不完善 秸秆直接还田是秸秆利用的最主要方式,但是秸秆全量还田造成土壤耕层秸秆多、土少、地暄、跑墒快、出苗率低、缺苗断垄现象严重,特别在播种期间干旱年份更加明显;同时,常年秸秆全量还田还造成田间秸秆难以全部彻底腐熟,对作物根系发育和正常生长产生一定影响,出苗后长势弱、易吊死,尤其是导致一些腐生致病菌菌源量增加,利于地下害虫、小麦赤霉病、玉米二点委夜蛾等病虫害发生。

3.2 秸秆离田收储体系不健全 目前全区秸秆收储点少,秸秆打捆机、秸秆打包机、抓草机拥有量严重不足,秸秆离田服务、收储、安全堆放场所等远不能满足需求。

3.3 秸秆离田后利用方式单一 目前秸秆离田后的有效利用方式单一、途径不多。秸秆深度开发还远远不够,基料化、饲料化消耗秸秆较少,农民难以从秸秆离田利用中获取经济利益。

4 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是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多级、多部门及涉农企业、服务组织、广大农户共同参与、协同作战,才能真正做到秸秆全部综合利用。全区每年农作物秸秆数量200万t,已利用的仅120万t左右,有80万t左右农作物秸秆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建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尽快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4.1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科学引导 努力把秸秆综合利用变成农民自觉行为,使广大农户的思想意识由“秸秆不敢烧、不能烧”尽快转变为“秸秆不想烧、主动利用”。充分发挥政策补贴作用,吸纳更多涉农企业及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努力营造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良好氛围。

4.2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秸秆转化利用新技术 秸秆作为世界上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不仅可以直接燃烧,还可以通过汽化、炭化后燃烧或发电,实现生物资源循环利用。目前已开发的秸秆利用新技术、新产业有秸秆发电、压块、压板(装饰板、墙板)等,积极引进有实力、有技术的外地企业来我区发展农作物秸秆资源系列开发和深度利用产业。加快生物质电厂建设,力争秸秆生物质电厂能够早日投产,有效解决秸秆出路问题。加强政策引导,培养一批秸秆收购经纪人队伍,形成一个秸秆回收经济链条,使秸秆生产与利用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建设。

4.3 发展畜牧业,推广过腹还田 农作物秸秆本来就是草食家畜的主要饲料,但随着近些年大牲畜饲养量下滑,用作加工为饲料的农作物秸秆的量较少。要通过加大对养殖户扶持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增加补贴额度等方式,调动农户养殖的积极性,推广利用农作物秸秆发酵饲料、秸秆氨化饲料、青贮饲料,提高秸秆饲料质量,通过过腹还田,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4.4 加大商品有机肥的推广力度,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农作物秸秆作为生产有机肥的重要原料之一,通过生物菌发酵可以加工成商品有机肥。但鉴于该项技术推广要有一个过程,可能农民一时也难以接受,可以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以及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率先推广应用,从而带动大田广泛使用。

4.5 政府应加大推动力度,大力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应用 秸秆直接还田主要包括机械粉碎翻耕还田、秸秆覆盖还田、高温堆沤还田、快速腐熟还田等多种形式,虽然费工费时,但可操作性强,是目前较好的秸秆利用方式。政府应加大宣传和示范推广力度,加大投入力度。通过以奖代补或扩大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农机补贴向收获—秸秆粉碎—施肥—播種—镇压多功能一体化机械倾斜等形式,以减少劳动力投入,加强试验示范,完善秸秆还田技术路线,充分发挥秸秆综合利用主渠道作用,努力做到秸秆综合利用机械上适宜、技术上可行、生产上适用。扩大秸秆农业循环经济试点范围,逐步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新模式,加快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普及。

4.6 创新工作方式,完善补贴办法 对在我区建立秸秆收购站(点)相关经营主体或组织法人提供用地优惠政策,并按照收储数量给予一定的补贴;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协调银行为秸秆收储和加工利用企业提供资金信贷支持,健全秸秆收储体系。完善补贴办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根据每年生产实际及机械需求,逐年完善财政补贴办法,重点对玉米收割机、秸秆打捆机、秸秆粉碎还田机和集灭茬、旋耕、施肥、播种多功能一体机等实施购置补贴,对打捆、还田等作业进行补贴。

4.7 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引导群众优化种植结构 引导农民购买适合本地实际的新型农机具,指导农机手掌握科技含量高、复合型的农业机械操作技术,提高农机设备经营效益和操作使用能力。要加强农机手专业技术和相关政策培训,开展机械深松、小麦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让农机手了解秸秆禁烧对农机作业的政策要求和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大奖扶政策宣传力度,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中药材、设施蔬菜、标准化养殖、林果等特色产业建设规模基地,进一步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农民传统的种植习惯,扩大中药材、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控制秸秆焚烧的源头,减少大宗粮食作物秸秆产量。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同时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谯城区农作物秸秆
司尔特亳州公司打造谯城区特色复合肥品牌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