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用向日葵生产试验

2017-04-26郭永利范丽娟黄绪堂关洪江乔广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7期

郭永利+范丽娟+黄绪堂+关洪江+乔广军+张明+李晓明+王文军+马军+梁春波+李岑+周菲+王静

摘 要:该文以甘葵1号为对照,对2家单位提供的2个向日葵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进一步明确其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的抗逆性和增产效果,为品种鉴定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LSK13和安SH1234分别比对照甘葵1号增产21.52%和21.04%,其产量高、抗性强、综合性状表现好。

关键词:食用向日葵;生产试验;增产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059-02

通过开展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生产试验,鉴定参加区域试验性状表现优良的食用向日葵品系或杂交组合,进一步明确其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的抗逆性和增产效果,为品种鉴定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是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生产试验承试单位之一,试验田设置在哈尔滨市呼兰区康金镇。试验田地理位置:北纬46°10′,东经126°50′,海拔151.6m。试验地地势平坦,前茬为马铃薯,肥力中等,秋翻秋耙秋起垄。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来自2家育种单位育成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组合共计2份材料,以甘葵1号为对照,其育(引)种单位及亲本代号见表1。

2.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设计,不设重复,小区面积200㎡,行株距为66.7cm×70cm,栽21 435株/hm2,四周设保护行。本试验于5月25日人工刨埯播种,施二铵150kg/hm2作种肥。试验材料于6月1日出全苗。试验区于5月31日喷施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6月10日间苗,6月16日定苗,结合间苗和定苗铲趟2遍,追施尿素150kg/hm2。出苗后及时进行各项田间管理和调查,观察记载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田间管理只防虫不防病,只除草不去杂。9月23日全试验区人工收获,扣除边行、边株和移栽株全区收获测产,计算实收小区产量折合667m2产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的产量比较 2个参试品种均比对照增产。LSK13产量2 890.35kg/hm2,比对照甘葵1号增加产量511.65kg,增产21.52%,居第1位;SH1234产量2 878.95kg/hm2,比对照甘葵1号增加产量500.4kg/hm2,增产21.04%,居第2位(表2)。

3.2 不同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比较 2个参试品种花盘直径、单盘子粒总数、单盘子粒成粒数、结实率、单株子实重、百粒重和子仁率均大于对照,株高、茎粗、叶片数和虫食粒率均小于对照,均无分枝株、倒伏株和折茎株。LSK13的单盘子粒总数、单盘子粒成粒数、结实率、单株子实重、百粒重和子仁率均为最多分别是1 189粒、948粒、79.7%、163.9g、19.8g和52.0%;SH1234的花盘直径最大为24.3cm(表3)。

3.3 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及菌核发病率比较

3.3.1 生育期 2个参试品种生育整齐度好,均比对照早熟。LSK13于6月1日出苗、7月10日现蕾、7月29日开花、9月20日成熟;SH1234于6月1日出苗、7月11日现蕾、7月31日开花、9月18日成熟(表4)。

3.3.2 菌核发病率 黑龙江省向日葵的主要病害为黑斑病、褐斑病和菌核病。根据田间观察,LSK13和SH1234的黑斑病和褐斑病均发病轻微,菌核病发病率均低于对照分别为1.1%和3.2%(表4)。

4 综合评价

参试品种LSK13的子实产量比对照增加产量511.65kg/hm2,增产率为21.52%,居第1位;参试品种SH1234的子实产量比对照增加产量500.4kg/hm2,增产率为21.04%,居第2位。可见,食用向日葵杂交种LSK13和SH1234的产量高,抗性强,综合性状表现好。

(責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