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动审美之弦,尽享语文乐曲

2017-04-26黄岩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黄岩

[摘要]语文是一门实用并且多彩的人文学科,在教材中渗透美学,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小学语文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传统的教学可能缺乏对学生们的人性教育。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审美能力培养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通过渗透审美教育,分析文章使用的手法、独特的用词和故事的结构,训练学生们的鉴赏水平和欣赏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将学生们带入独特的情境,陶冶情操,进而使他们可以自己联想出新的体验,由此将美学升华,让学生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一、运用媒体,再现情境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通过色彩、线条、图形、音乐等元素的结合应用,可以给学生们创造出一个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学生们也会有新的体验。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们可以欣赏优美的图片、悦耳的音乐、乐趣多多的视频等。

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将文章中的形象具体化,给学生们展现出鲜活有趣的人物形象,可以极大地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我在讲《小池塘》这篇课文的时候,先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了一段动画。动画的开始首先是一个“美丽的眼睛”,同学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住了。然后我问学生们:这个画面哪里比较像大眼睛,哪里比较像眼睫毛?学生们纷纷张口回答:那个亮亮的、大大的是大眼睛,一根根飘摇不定的芦苇像眼睫毛。然后我让学生们去课文中找描写小池塘周围环境的语句,让他们将动画中的画面结合到课文中去,有利于他们理解课文。我看着学生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都很专心致志,在他们阅读之后,我让学生们来讲讲他们心中的阅读感受。有学生说月光下亮闪闪的波纹就像是眼睛在眨眼,岸边上随风而动的野草就像是眼睛的睫毛,池塘中心那片静谧不动的水就像是黑黑的眼珠,给人一种神秘寂静的感觉。看着学生们对课文内容这么感兴趣,还能进行延伸拓展,我内心有很大的满足感。在这之后,我让学生们对课文进行朗读,同时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学生们在音乐中朗读更富有感情。在音乐中阅读的形式,带给学生们一次新的体验,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我希望让语言的力量发挥到最大,通过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审美器官的灵敏度和感知能力。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学生们对课堂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兴趣。在这种氛围里,每个人都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老师在愉快中教学。

二、角色扮演。二度创作

角色扮演是一种教学的新形式,通过这种模式,学生们可以获得额外的感受,产生新的体验。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换一种视野去欣赏,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在学生们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启发学生们去发现探究。学生们在创造新角色的过程中,将会用心去感受文章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在教学《哪吒闹海》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们去扮演哪吒、李靖夫妇、东海三太子和太乙真人。学生们在扮演哪吒的时候,用围巾当作混天绫,用矿泉水瓶当作乾坤圈。当故事情节发展到哪吒和东海三太子发生争斗的时候,学生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扮演的学生们也很带有感情地去演,看到精彩的地方学生们都会猛烈地鼓掌,我在旁边给他们讲解故事的发展,同时更好地提醒一些细节。当演到哪吒和母亲生离死别的时候,学生们也被带进了故事情节中去,大家的心情都低落了下来。通过学生们的角色扮演,我希望他们可以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人物的心理发展过程,然后经过我的讲解,学生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一个动作、一句话背后的力量。在这个小活动之后,我让学生们去说说自己内心的感悟。学生们觉得哪吒是一个英勇无畏的小英雄,但是做事不会去考虑后果,给自己的父母惹了很多的麻烦,但是他们都对哪吒的英雄气概进行了赞许。我觉得学生们有这样深刻的体会是通过讲课文很难达到的,所以在讲一些新知识的时候,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进入课文,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学生们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将浅显的情感体验层层深入,真切地理解文章,还可能发现其他的奥秘。

三、品析词句,体会内涵

法国的艺术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语句,教师可以将这些句子进行分解,让学生们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了解词语的变换,去增加对美的发现。

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优美段落,让学生们在阅读的同时能够获得共鸣,并可以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感。在学生们理解句意的同时,细细考究,认识到作者创造出来的美感,提高审美水平。如我在讲《趵突泉》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让学生们反复去阅读这段文字:“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倦,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我让学生们去品味字里行间中用字和用词的妙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在阅读的同时可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问学生们:只有人或者动物才会感到疲倦,但是为什么在这里说泉水会疲倦呢?我让学生们去交流讨论“疲倦”的妙用。学生们在讨论之后告诉我,作者在欣赏、观察三个泉的时候,从泉水翻滚奔腾而出的景象深切地感受到大自然蕴含的伟大力量,泉水不停歇地涌出,丝毫不知道疲倦,然后作者连续用三个永远,用排比的句式给人震撼人心的美,冒、冒、冒,这三个动词的运用,可以给人留下活泼鲜明、优美动人的姿态。

让学生们深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感知美的一种方法,还是鉴赏美的一次旅程。学生们会看到课文中时而悲壮、时而愉快、时而舒缓的部分,通过这样情感的跌宕起伏,可以让学生们尽情地领略语言赋予的美。

四、课外补充。广泛涉猎

研究美学的大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体会语文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们不能离开语言形式而抽象地谈论语言的美。课外阅读是拓展学生们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语文中的美不仅要靠课文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依靠书籍的力量。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情感和气质,使人高尚。好书可以让人一生受益,因此,我让学生们通过读书来增加自己的底蕴。如欣赏完《火烧云》中的绚丽景象后,我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海滨仲夏夜》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和《火烧云》用了类似的描写手法,它描写出了一幅海边傍晚的美景图,学生们纷纷对海边的夜晚表示了向往。在课堂上拓展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在课外多读一些名著,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作品要表达的情感。一段时间之后,我让学生们去谈谈读完文章的感受。当学生读完《鲁滨孙漂流记》之后,他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鲁滨孙和命运抗争的顽强意志,感受到任务的勇敢、智慧,体现出了人物的形象美;当读完《背影》之后,学生指出父亲虽然平时沉默寡言,好似对我们不太关心,但是他们心里情感的翻涌是我们体会不到的,父亲和母亲一样伟大,我们应该学会感恩。

如果不懂得美,不會欣赏美,不去追求美,那么在能力上或者精神气质上都会产生缺陷。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