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软件中的数据传送技术初探

2017-04-25罗亚东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7年1期
关键词:分析与研究

罗亚东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逐渐应用到了各个行业中,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的日益成熟为人类提供了全球性的信息交流平台,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在网络软件的技术领域中,数据的传送技术只要是通过单播、组播的方式来进行网络资源的使用,同时也起到节省开支的目的。本文就对基于单播的数据传输形式以及基于组播的数据传输形式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说明,希望能为以后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网络软件;数据传送技术;分析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1-0237-02

1 引言

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类信息获取与处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方式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的形式,它是一种新型的电子信息技术传输,数据传输指的是根据合适的标准,通过多条的链路在数据源与数据宿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送,也能有效的借助信道上的信号将数据从一处送到另一处的操作。多样化的传输方式也给网络数据传输提供了便利,在以TCP/IP协议为基础的网络中,主要的数据传送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单播、广播以及组播,在进行网络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广播是最不常用的方式,因为它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现象,还会出现网络的堵塞,因此通常会利用组播方式来代替。在软件设计中利用单播的原则在于对数据的传送安全性要求比较高,同时单播还可以将数据传送双方的IP地址记录下来,而组播的主要原则是当出现很多相同数据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组播方式,将单播与组播方式合并起来运用在软件系统中更可以提高网络软件的数据传送效率,有了这一方法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数据传送的问题,此外如果同时运用单播与组播也不会加大设计的难度反而使得设计变得更加轻松。本文就对网络软件中的数据传送技术以及单播、多播的数据传输形式进行详细的传输。

2 网络软件中的数据传送技术分析

2.1 基于单播的数据传输形式

单播方式就是把一些相关的数据由一方传送到另一方,在进行传送的时候要在发送接收两方之间建立起传输通道,而单播方式基本上都是基于TCP的方式来进行工作的,数据发送者要首先知道接收者的IP地址然后再将数据传送到接收者IP地址的缓冲区域,这就需要接收者应该提前建立好具体的缓冲区,同时,接收者还要对IP区域进行定期的维护防止数据出现溢出的现象。在利用单播传输方式时也会出现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比如在进行设计该方式的时候通常将计算机网络软件分成服务器与用户机两个部分,服务器软件只在其中运行一部分还有很多的客户机工作在不同软件的客户机中,因此在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就需要双方都知道彼此的IP地址以及相关信息。如果有过多的客户机软件一起工作,那么相应的服务器就会记录下客户机的列表,客户机的接入与退出都会造成列表的改变,想要更好的维护客户机的列表可以利用相应的服务器来实施,这种方式可以让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加高效、便捷。客户机与客户机之间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分别是通过服务器的中转形式以及采用服务器与客户机直接相连的方式。前者能将所有客户机的信息转到服务器中,但是这种方式会造成网络资源的严重消耗,所以通常不会被广泛应用。而服务器与客户机直接相连的形式在进行信息传输时就越过了服务器,同时对客户机之间的IP地址信息进行更好的传输。

2.2 基于组播的数据传输形式

组播是能让单独的数据信息发送给多个接收方的网络软件技术,想要使这种方式真正达到IP组播在数据传输的双方中都得到支持的话就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支持,通过组播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特定的传输,它是由IP 地址来进行命名的,要想对组播进行一定的管理就需要对组播采用IGMP的方式,对组播成员接入与退出的管理可以有效防止信息的增长。在对组播形式的网络软件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对组播的IP地址进行确定,在进行网络软件的设计过程中通常会将组播的IP地址分成两种方式,即静态设置与动态设置。静态设置就是在网络软件开发设计时,设置了之后就不能再改变了,这种形式都是比较简单方便的但是组播形式的网络软件很少会出现问题,如果有多个网络软件利用相同的组播地址,那么就很可能发生地址冲突的问题,在进行网络软件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对数据进行安全性的考虑,组播划分的区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在安全性方面应该充分到参与者,同时还要考虑到数据真实性的问题,当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涉及到安全性的内容时就可以采取数据实施的方式。动态获取是建立在静态设置的基础之上,网络软件中使用的组播地址是不相同的,并且只是在运行的时候可以确定,在网络软件设计的时候应该先设置好组播的地址,当组播方式的系统建立起来之后就可以先侦听一段时间,当发现自己的组播地址没有发生冲突之后就可以继续的使用静态组播地址,如果出现了冲突就可以按照某种算法来设计静态地址,就需要及时的告知其他的成员软件来设计出新的组播形式,这个数据可以在网络软件中得到识别让该组播软件不会识别数据。组播方式的网络软件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数据标志与安全性,组播的范围要有一定的随意性,安全性方面也应该依赖于数据,可以对数据进行授权的操作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软件中的数据传送技术的问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人们对网络系统的依赖性也慢慢变大,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实际的网络中以及软件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以广播为数据传输的形式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现象,从而导致网络通信的阻塞。因此广播通常不会被人们所提倡,利用组播的方式也能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到网络软件中数据传输的工作形式,相信在众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未来我国的网络软件中数据传送技术会取得更大的发展,迈上新的历史阶段。

參考文献

[1]王荣华.GSM网络优化工具路测模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2]白日昕.基于以太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设计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3).

[3]金志刚,赵西满,何超.P2P 网络立体电视网络传输及播放优化[J].天津大学学报,2012(7).

猜你喜欢

分析与研究
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学习心理特征分析与策略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研究
农村园林建设的生态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