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摄影出版观察

2017-04-25高郁韬

中国摄影 2017年4期
关键词:尼格赫尔画册

高郁韬

德国有句俗语叫:展示下你所读的书,我将告诉你是谁(Zeige mir was du liest, und ich sage dir wer du bist)。书对于德国人而言如同啤酒一样喜爱,更重要的是德国的公交车与地铁是严禁喝啤酒的,但书则可畅读无妨。除此之外书也是德国人最受欢迎的礼物之一。

每年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以及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在莱比锡书展上举办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都说明了德国人对书这种媒介的重视。二战后期直至今日,德国艺术图书出版社从零星几家的崭露头角到如今众多德国出版社在国际上如火如荼发展。而对于摄影大师辈出的德国,摄影这一栏在德国艺术图书出版社眼中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在德国增设有特别的摄影类图书的奖项及活动,例如德国最重要的摄影图书奖之一—德国摄影图书奖,又如卡塞尔摄影书节,2017年杜塞尔多夫摄影周也首次加入了摄影书沙龙的活动。未来的艺术家们以图书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作品理念,也将越来越受到出版商以及艺术机构的重视。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德国境内做摄影书的重要出版社,有趣的是,德国大部分的艺术出版社都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塔森出版社(Taschen)

如果你迈进德国书店艺术区,往往最显著的地方是摆放着众多艺术大师的丛书,而封面下方的中间往往会看到一个单词叫—Taschen,Taschen这个词在德语里的意思是袋子,事实上这家书店起这个名字主要是因为创始人名叫“袋子”。

塔森出版社创始人叫贝内迪克特·塔森(Benedikt Taschen), 他從小是个漫画迷,19岁生日的前一天,他在自己的家乡德国科隆开了家23平方米的漫画书店,用来出售他的藏书,五年后,他靠从亲戚那里借来的钱购买了4万册马格里特出版公司(Magritte)的库存书,然后打折卖出,成功赚取了第一桶金。随后他敏锐地察觉到当时艺术市场的潜力,当时有关艺术图书的价位不仅高,而且数量也相对少。1985年,塔森出版社的第一本艺术大师达利的作品集面世,紧接着陆续出版了莫奈、康定斯基、培根等经典大师的画册,大批量的印刷让图书的成本降低,以及后续优秀的营销方式,导致当时这类书一上架,就成为畅销书。塔森出版社的理念是“让人人都能拥有艺术书”,从那以后,它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如今塔森出本社早已经是一家全球性的出版社,它不仅仅只做平价的艺术书,也涉猎于收藏类的高端画册,它也是最早开始把大开本的限量版收藏书艺术商业化的出版社,限量版的摄影丛书有荒木经惟、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达伦·艾蒙德(Darren Almond)等等,贝内迪克特·塔森本人也是著名的收藏家。

塔森出版社不仅出版图书,他还在全球建立了13家类似苹果零售店的旗舰店,售卖自家出版的图书,每家店面都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科隆目前有2家,尤其是新开的187 平方米的塔森临时概念书店(Taschen pop-up),摆出种类繁多的艺术图书,在店铺中展示新近给艺术家大卫·霍克尼出版的大开本图书,价格也高达2000欧元(约14582元人民币)。塔森出版社出的有关摄影的书中,我偏爱关于摄影总括的书籍,如由汉斯·迈克尔·克茨勒(Hans-Michael Koetzle)编写的《摄影A-Z》(Fotografen A-Z),这本2011年出版的摄影书包含选取了当今大部分著名摄影家,然后按照字母A-Z的顺序挨个介绍他们画册,他们作品以及生平。这本摄影书对于平面设计师来说,也是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最近在科隆的塔森书店里还看到了塔森出版的中国摄影师任航的摄影集。

沃尔特·考尼格出版社(Walther K·nig)

最早了解沃尔特·考尼格这个名字,并不是它的出版社,而是它旗下的沃尔特·考尼格书店,我所就读的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附近的美术馆楼下就有一家分店,每次下完课我都会去这家书店逛逛,时而淘淘打折书,时而咬牙破费买心仪的书,而坐落在科隆的总店,一整栋楼的艺术画册,对于喜爱艺术的人来说,它简直就像是世界艺术画册的嫏嬛福地。

沃尔特·考尼格出版社发迹于科隆,早在1980年代就在美国建立自己的分公司,随后不断扩大自己的国际业务。沃尔特·考尼格书店总部也坐落于科隆,经营有关艺术、建筑、设计、摄影、电影,以及展览画册。他的书店不像塔森旗舰书店那样只卖自己出版社的书,他的书店几乎能找到你想要的各类最新的艺术名家画册。

创始人沃尔特·考尼格生于1939年,来自威斯特法伦的一个家庭,1969年沃尔特·考尼格在科隆建立起自己的书店。由于他优秀的经营和强大的关系网,沃尔特·考尼格书店很快在科隆的艺术区里打响并迅速发展,他的书店也成为艺术家们的集聚地,之后伴随而来的是与美术馆的合作出版的艺术家展览图录。1980年,大量的艺术家、画廊主,以及另一些出版社的老板,他们几乎每日到访。如今书店地址已是德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坐标。

沃尔特·考尼格出版社的发展也得力于沃尔特与弟弟卡斯帕·科尼什(Kasper K·nig)强强联合,他弟弟曾是德国最重要的当代美术馆之一—路德维西美术馆(Museum Ludwig)的馆长。

沃尔特·考尼格出版社在1971年发行透纳奖获得者吉尔伯特与乔治双人组(Gilbert & George)的作品集,这是第一本艺术家丛书。2003年,出版社发行了另一个瑞士知名的艺术组合—威尼斯双年展金师奖获得者费茨利与魏斯(Fischli und Weiss)的画册,销售超过30万册,成为目前为止最畅销的艺术家画册。

沃尔特·考尼格出版社也出版了众多摄影名家的作品,如沃尔夫冈·蒂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 杰夫·沃尔(Jeff Wall),康迪达·赫弗(Candida H·fer)。不过位于杜塞的沃尔特·考尼格书店却很少看见他们自家出版社的书,找到一本德国摄师作品合集《展望鲁尔区》(Ruhr Blicke),里面不仅仅有贝歇夫妇,还有他的学生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康迪达·赫弗等11位德国摄影师在鲁尔区拍摄的作品。沃尔特·考尼格出版社除了出版艺术家的画册外,还出版艺术家的DVD纪录片,诸如鲁夫和赫弗的纪录片。

克赫尔出版社(Kehrer)

这是一家相对比较年轻的专注于造型艺术、摄影艺术,以及声音艺术的出版社。它由创始人克劳斯·克赫尔(Klaus Kehrer)在1995年成立于目前已是世界上著名的印刷机械的生产地海德堡。克赫尔在儿时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画家,或者成为一名剧院演员。但最终因为家庭的原因,最后在大学选择了经济专业。不过在校园里他仍然没有放弃最初的梦想,他在上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了很多跟画廊相关的知识,甚至他的毕业论文也是关于当代艺术的市场状况。踏入社会后,克赫尔不断地跟艺术相关的人打交道和学习,如艺术家,策展人、出版商,直到有一天他也成为了出版人,并且在2014年在柏林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克赫尔摄影画廊。

常常别人问及克赫尔,“是什么让你踏入摄影出版领域”时。他总是回答道:“热爱。”在当时作为新人踏入出版领域的克赫尔,在头五年的时间,没有赚到一分钱,完全是靠着热情与责任坚持下来,认真做好每一本摄影画册,逐渐的他的出版社才得到业界的认可,书店也开始购买克赫尔所出版的书籍,随后他们开始在英国与美国扩展销售渠道。

克赫尔出版社目前作为德国年轻艺术摄影出版社最知名的之一,他们非常重视互联网与设计的力量,除了拥有自己的克赫尔设计部门,他们还非常欢迎摄影师通过克赫尔官网上的投稿邮箱给他们递交优秀的作品集,克赫尔出版社的编辑亚莉克莎·贝克尔(Alexa Becker)还给递交者几个温馨小贴士:①最好提交PDF文件; ②除PDF外,需要写段简短的文字,关于精确的作品内容陈述以及为什么选择克赫尔出版社;③如果没被选上,也许不是作品的問题,请另寻欣赏你的人(出版社)。

克赫尔出版社为德国摄影师雷吉娜·彼得森(Regine Petersen)出版的新画册《搜寻一颗陨石》(Find a Fallen Star)在2016年德国摄影图书奖荣获金奖。他们除了自己常参加重要的摄影图书奖项外,由五大出版社支持的欧洲重要的摄影奖项之一“欧洲出版商摄影奖”(European Publishers Award for Photography),克赫尔出版社还是作为德国唯一的出版社代表,剩下出版社分别在英、法、意、西四国。参赛者提交的各自未发表的摄影图书,获奖者的摄影画册将由这五个国家的出版社分别出版发行,除此之外摄影师的作品也将在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上展示。前些年在国内知名度很高的日本摄影师川内伦子的最新画册《天地》由克赫尔出版社出版,中国艺术家王小慧的一本早期摄影画册,也是由这家出版社出版。

史泰德出版社(Steidl)

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塔森出版社理念是“让人人都能拥有艺术书”,如同当年微软的理想“让每人的桌面上都能拥有电脑”一样。可以说,史泰德出版社就有点像艺术出版界的苹果公司,他的创始人格哈德·史泰德(Gerhard Steidl)做事的风格颇有些乔布斯的味道:雄心万丈、完美主义者、追求细节、过分苛刻、易怒。正因如此所有的画册他都亲力亲为,为了更好地掌控画册的品质,出版社拥有自己的印刷厂。除此之外,史泰德常要求艺术家本人飞到哥廷根,并且在他的史泰德庄园( Steidlville)的公寓住上几天,目的是为了能与艺术家本人随时沟通。有一部纪录片《如何与史泰德做一本书》(How to Make a Book with Steidl),里面的史泰德穿一个大白卦,胸口的口袋插着一只蓝色的圆珠笔,坐在艺术家的对面,像极了一个正在问诊的大夫。不知道中国摄影师刘铮是否去史泰德的庄园呆过,因为在史泰德出版社官网上极长的与之合作过的艺术家名单中,发现了刘铮的画册。

大概是史泰德早期学摄影的缘由,所以他对艺术摄影这一块极其专注,世界知名的摄影师也都纷纷慕名而来找他合作,如杰夫·沃尔、罗伯特·弗兰克、南·戈尔丁、威廉·埃格尔斯顿、安德列亚斯·古斯基等等。

对于一个平均三天就会有一本画册面世的出版社,他的出版社一周七天除周日早上休息打扫卫生外,其余时间都有人不停地工作。对于他们出版的书有些赚钱、有些亏钱,甚至大亏,而史泰德依然我行我素,从来不考虑成本,他尽量去满足艺术家的要求,他也从不说成本太高这样的话语,唯一的目标就是跟艺术家一起做出一本杰作,这是他的热枕也是他的动力所在。诚然,史泰德出版社首先是一个商业机构,而非慈善家。但它有自己的稳定收入来源,如诺贝尔文学奖《铁皮鼓》的得主君特·威廉·格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他把所有作品的世界性版权授予给史泰德出版社,同时出版社与美术馆的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如著名的德国当代美术馆德国埃森富克旺根博物馆(Folkwang Museum) ,以及“时装界的凯撒大帝”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出道至今,史泰德一直与他保持着很好的合作关系,他跟卡尔·拉格斐出版的画册也是我认为是他出的画册中非常出彩的作品。

在史泰德的访谈录里我得到一个动容的答复,记者问他为什么当年放弃摄影,他的回答是:“我拍了几年后,发现即使一直坚持下去,最后也只能成为一名三流艺术家,我希望能跟比我优秀的人一起工作,和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这就是史泰德出版公司创办的由来。”

施梅尔/莫泽尔出版社(Schirmer/ Mosel)

施梅尔/莫泽尔出版社也是德国著名的艺术图书出版社,摄影画册方面也是这个出版社引以为傲的领域。施梅尔/莫泽尔出版社在1974年创建于慕尼黑,如今施梅尔/莫泽尔出版社仅摄影类就出版了大约2500本画册。与其合作的艺术家不仅仅包括德国的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的众多艺术家,也包括当今在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的摄影人,如罗伯特·梅普勒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赫尔穆特·纽顿(Helmut Newton)、辛迪·舍曼(Cindy Sherma)、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等。

去年出版社创始人洛萨·施梅尔(Lothar Schirmer)还获得了重要的德国摄影协会文化奖,该奖项用来奖励世界上对摄影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洛萨·施梅尔与美国的抽象大师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德国著名的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是极好的朋友关系,如今赛·托姆布雷的大部分的画册均有施梅尔来出版。施梅尔还是有名的艺术伯乐,他的出版社首次崭露头角,是凭借把几乎快要被人遗忘的德国摄影家奥古斯特·桑德的作品集结出版,而大获成功。早在1998年施梅尔在慕尼黑建立了他的画廊,看了下画廊里最近圣诞节期间的群展的名单: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托马斯·施特鲁特(Thomas Struth)、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康迪达·赫弗(Candida H·fer)每一个都在当代艺术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德国摄影界极具影响力的贝歇尔夫妇中的另一半希拉·贝歇尔追随先逝的丈夫而去,最近在书店里看到了由施梅尔/莫泽尔出版社的贝歇夫妇全套新的摄影画册。书店里新进的书来自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推出的关于现代摄影史的图册也是由施梅尔/莫泽尔出版社。

汉杰·坎茨出版社(Hatje Cantz)

瞄了一眼住所里的书柜,才察觉买的众多艺术画册里,汉杰·坎茨出版社出版的画册占的比重最多,其中不乏我最喜欢的一本画册,杉本博司的个人专辑画册,里面收录了他众多系列,如海景系列、自然博物馆系列、剧院系列、建筑系列等等。当时在书店里看到由汉杰·坎茨出版社的这本画册,恰当好处的版式设计,极其细腻的影调,让我对印刷有了新的认识,虽然它的价格对于学生来说不便宜,但回看我在德国买的不少本画册里,它是少有的我仍觉得物有所值的画册。

汉杰·坎茨出版社在二战后成立于德国南部的斯图加特,目前涉足的领域包含艺术、摄影、设计和建筑。这家出版社长久以来跟各大美术馆、画廊保持紧密的联系,因此你会看到德国很多美术馆所出版的画册中,有许多是由这家出版的。

出版社创始人格尔德·汉杰(Gerd Hatje)作为铁路商人的儿子,他15岁作为排字工人毕业,在1945年从驻美法军政府中获得创立出版社的许可证,随后他的出版社逐渐在艺术、摄影、建筑的图书业中崭露头角,汉杰·坎茨出版社也是二战后最早把包豪斯、表现主义绘画,以及摄影师、建筑师个人作品纳入出版項目的出版社之一。如今作为一家国际出版社,其画册已经涵盖到五十二个国家,为了更好更快速的与国际服务商及艺术家合作,出版社已于2015年从斯图加特搬迁至德国首都柏林。汉杰·坎茨出版社在未来的出版计划中,除了保持与老客户(如美术馆,画廊,知名艺术家)的联系外,也在尝试拓展新的可能性,如在销售渠道上,不仅仅只限于书店与美术馆,他们也在尝试跟一些概念店和酒店合作,来拓展他们的新销售渠道。像汉杰·坎茨出版社这样具有国际视野的德国出版社把他们本土的艺术家推向世界,不仅仅对艺术家本人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广作用,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德国艺术的现状。

除了上述德国的出版社外,德国还有其他出版摄影书的出版社,如杜蒙出版社(DuMont Buchverlag GmbH),其出版物包括日报、杂志、文学、艺术,以及专业的地图画册,摄影就相对较少,不过仍有值得推荐的书籍如朱丽叶·哈金(Juliet Hacking)编写的《摄影史大全》(Fotografie. Die ganze Geschichte),这本摄影书里大到时间线上的梳理,以及方法论的论述,细到艺术家作品分析,再通过优秀的版式设计,能够让读者顺畅地在摄影史的河流中划行;提纽斯(teNeues)出版社出的摄影图书偏时尚与肖像类,注重和设计、旅游、艺术、建筑、时装和汽车等著名企业品牌合作;摄影新闻(Photo news)出版社的同名月刊是我最喜欢的摄影类杂志之一,里面包含了最新的德国国内与国际展讯、艺术家访谈,以及关于摄影的周边信息,价位也十分亲民3.3欧元(约22元人民币)。

为了写作这篇文章,我走访了不少艺术书店。有一天,我从杜塞尔多夫K20美术馆的书店走出来,发现竟然有位中年人手持着笔记本电脑站在美术馆巨大的灯箱广告旁,灯箱内容则是有关博伊斯的纪念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也是从他而来,而那巨大的灯箱也让人想起杰夫·沃尔的作品,毫无疑问他是我心目中的摄影英雄之一,他寻觅到了一条间隙,优秀的艺术家是寻觅到并且填补了间隙的人,而对于杰夫·沃尔他所填补的是“摄影与电影”的间隙,而另一位摄影英雄沃尔夫冈·蒂尔曼斯则填补了“绘画与摄影”的间隙,他用那足够坦然、自由、透亮、看不到照片边界的双眼,把整个展厅乃至整个美术馆作为划定摄影画布的大小。

在德国的这些出版社里,我所了解到的摄影画册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展览目录文献类的,诸如跟他们的艺术的展览同期出售,大多书中包含除了艺术家的作品外,他们的理念、评论家们的评论,以及艺术家的履历;另一种则是现在的趋势,摄影画册作为新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是如今印刷技术与设计编排能力的发展,通过书本这种“翻阅”的时间体验,能让读者很容易沉浸在作者精心设计的图片编辑的时间线里。对于大多数艺术展览上观看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自身的双脚,幸而书这种媒介是由双手掌控时间的,一本好的摄影画册,可以在一盏茶的时间里,经由双手的随心翻阅,品得慈悲喜舍,品到波澜不惊,品到余欢未尽,欲去且流连。

但如今Imax巨屏、Retina显示屏、4K电视屏,都时刻宣誓着自身的益处并吞噬着纸的余味,那么对于未来的出版社而言,尤其在当下纸质媒介与数字媒体更迭期,如何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间隙”,如何更大地发掘出纸媒特有的魅力,不仅仅是艺术家所思考的问题,那些怀有立足于国际出版界之林的人更理应如此。

(本文作者目前就读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自由艺术专业)

猜你喜欢

尼格赫尔画册
小画册
小画册
小画册
小画册
尼格爷爷的长胡子
尼格爷爷的长胡子
求解拉普拉斯方程柯西问题的截断赫尔米特展开方法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关于赫尔维茨ζ函数导数的积分渐近展开式
巨胸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