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2017-04-22张小波张自萍

医学信息 2017年9期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安全性

张小波 张自萍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16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研究时间为2013年1月~2016年10月,研究对象分类为艾司西酞普兰组(A组)、帕罗西汀组(B组),每组纳入80例患者。A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B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 在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治疗的作用下,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HRSD、GDS评分明显优于B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中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可较好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老年性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安全性

老年性抑郁症属于临床常见老年性精神障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自卑、消沉,严重时可能发生自杀行为,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但是也有部分患者会转变为慢性[1]。临床在对老年性抑郁症进行治疗时,常应用药物疗法,但是老年患者大都存在较多基础疾病,免疫力、疾病抵抗力较差,服药后易发生一些不良反应,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所以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至关重要[2]。本研究以16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应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16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研究时间为2013年1月~2016年10月,研究对象分类为艾司西酞普兰组(A组)、帕罗西汀组(B组),每组纳入80例患者。 对照组有48例男性患者和32例女性患者,年龄为58~72岁,平均年龄为(65.0±6.5)岁;观察组有47例男性和33例女性,年龄为57~71岁,平均年龄为(64.0±6.3)岁。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层面,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A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口服,1片/次,1次/d。B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给予帕罗西汀口服,1片/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7周。

1.3观察指标 疗效指标:显效:患者HRSD、GDS评分改善>50%;有效:患者HRSD、GDS评分改善25%~50%;无效:患者HRSD、GDS评分改善<25%;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分值越高表明抑郁越重。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分值越高表明抑郁越重。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行?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行t检验。对比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在艾司西酞普兰作用下,A组治疗有效率更为理想,与B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HRSD评分对比 在艾司西酞普兰作用下,A组HRSD评分更为理想,与B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GDS评分对比 在艾司西酞普兰作用下,A组GDS评分更为理想,与B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在艾司西酞普兰作用下,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为理想,与B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本研究主要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统计。其中A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B组治疗有效率为88.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0%,且A组HRSD、GDS评分明显优于B组。由此可见,与帕罗西汀相比,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属于一种严重精神障碍类疾病。据相关研究报道,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大致为8%,且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城市居民发病率比农村人群高,老年人群發病率比青年高[3]。老年抑郁症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将很可能产生自杀行为,造成永久性精神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尽快给予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有效治疗至关重要。帕罗西汀属于一种苯基呃定衍生物,可对5-HT转运体进行选择性抑制,并阻断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进而起到抗抑郁作用,但是这种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4]。艾司西酞普兰属于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可起到较好的抗抑郁效果,更易被患者接受[5]。

综上所述,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白树新,王德斌,李广玉,等.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2):230-231.

[2]张雅红,王化宁,闫庆红,等.几种新型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疗效比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22(3):145-147.

[3]胡雅岚.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四川医学,2016,37(11):1267-1269.

[4]王琦,张忠东,于海燕,等.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116例[J].医药导报,2013,32(3):331-334.

[5]丘春柳.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1):845-846.

编辑/李桦

猜你喜欢

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发作的对照研究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酒依赖患者伴焦虑抑郁障碍的对照分析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探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效果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和丙戊酸钠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