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在男权意识内在化下的悲剧命运

2017-04-22张雨晴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5期
关键词:祝福祥林嫂

张雨晴

【内容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和人物形象,分析了旧社会女性在男权意识下悲惨命运的根源,期望对当代社会男女平等问题的解决作出贡献。

【关键词】《祝福》 祥林嫂 男权意识 悲惨命运

祝福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作品叙述了一个知识分子回到故乡在鲁四老爷家中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女仆祥林嫂猝死的悲惨事件。祝福从侧面描写的祥林嫂的一生,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思想对旧社会妇女的摧残和影响,并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的社会现象进行鞭笞,突出了作者反帝反封建的主题和思想。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是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压迫下的必然命运,祥林嫂作为旧社会中国女性的缩影,其揭露了女性在旧社会男权内在化背景下命不由己的现状,揭露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男权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泯灭。

一、男权意识内在化的具体体现

辛亥革命以后,虽然社会进步人士在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完成了思想的蜕变。但中国作为农业社会,在社会底层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辛亥革命的薪薪之火,在激起了中国广大妇女同胞的女权意识后,却在男权意识的逼迫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这在旧社会农村妇女的身上,在“祥林嫂”们的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由于社会体制未变,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仍然压迫在广大妇女肩上,而男权则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核心。中国古代社会多以家庭为单位,这种体制与封建制度极为相似,因而家长在家中有着无上的权利。而封建社会时期的家长,多为男性,受封建意识的影响,女性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封建社会中,处于被压迫的从属地位,其命运也由不得自己把握。

女性在封建社会中遭受着男权的压迫,但在当时农业社会的背景下,在封建主义背景下,女性虽然会采取相应的手段抗争命运,但在社会的压力下,在男权意识的作用下,却无法摆脱束缚。因此,她们只能被动的接受命运的安排,在男权压迫下继续着自己悲惨的命运。对于旧社会农村妇女来说,由于教育机会缺乏,信息获取渠道狭窄,男权意识已经深入“祥林嫂”们的思想,甚至成为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一部分,使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和能力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命运,只能在男权、夫权、父权的压迫下,按照家庭中男性家长期许的方式生活,承受被男权迫害欺凌的命运。

二、“祥林嫂”人物分析

祥林嫂的故事设定在辛亥革命前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女性在男权的影响下,无法获得自由和自我。故事以回乡的知识青年听说、问询、叙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为主线,揭露了在男权意识下,农村女性的悲惨命运。

早寡的祥林嫂听说婆婆要把她卖掉,来到鲁四老爷家帮佣,不料又被婆婆把她抢走与贺老六成了亲。贺老六累病而死,儿子也被狼吃掉,祥林嫂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希望摆脱寡妇的灰暗待遇,当她在祝福晚上兴冲冲端出供品时,鲁家的不平待遇又给予她重创,于是从此精神萎靡,被赶出去当了乞丐。在祝福之夜死在漫天风雪中。

文章中祥林嫂的遭遇、故事和思想,是旧社会男权意识下农村女性的真实写照。虽然祥林嫂的一生都在挣扎、奋斗,但仍然无法逃脱男权、神权、族权的压迫,最后落得冻死在野外的悲惨命运。

三、男权意识在《祝福》中的体现

中国从女性氏族社会过渡到男权社会,虽然具有进步意义,但在封建社会背景下,女性却完全沦为生育的工具,其个性被极大的压抑和限制。《祝福》中,祥林嫂早年遵父命嫁给小她十岁的丈夫,在丈夫去世后,又被夫家人逼迫嫁给贺老六。祥林嫂的初嫁、再嫁都是身不由己,初嫁是家庭之下父权的压迫,而再嫁则是夫家夫权的作用,这两段悲惨的婚姻都是由于男權的压迫,直接成为祥林嫂悲惨一生的主导因素。

祥林嫂是旧社会中国女性的真实写照,在旧社会,女性完全被剥夺独立性,只是家庭和男性的私有物品。祥林嫂的名字没有自己的姓,只有夫家的名字完全体现了这一特性。鲁迅先生通过文章中对祥林嫂名字的使用,同样揭露了男权意识社会里女性受夫权压迫的地位,更加深刻的揭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根源。

她为她的两个丈夫,为她的阿毛,也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任劳任怨,受尽了生活的折磨。她在鲁家工作勤勤恳恳,“抵得过一个男子”,但她的死讯传到鲁四老爷的耳朵里时,鲁四老爷却骂她是一个“谬种”,原因是“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态度,同样由于男权意识。鲁四老爷作为族长,对族人祥林嫂死亡的淡漠,同样是男权意识对祥林嫂的破坏,这种破坏深入骨髓,贯穿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甚至连死后仍然不放过对祥林嫂的压迫。

综上所述,《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一生,在男权意识主导的封建社会,并不是偶然现象。祥林嫂的命运是必然的,是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几千年压迫下的必然结果。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虽然并没有被和她同阶级女性所同情,但却得到了作者的同情,作者通过我对祥林嫂的同情和描述,为思想解放点燃了一道光明,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对当代社会男女平等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怡春. 从“我”来看国民性——《祝福》与《装在套子里的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J].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4(3):63-65.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祝福祥林嫂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引入人文元素,教出《祝福》的厚重感
空间批评视域下的《祝福》解读
读写结合,让《祝福》闪烁时尚的光泽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浅析“十七年电影”中文学改编对电影艺术发展的意义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