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河道综合治理中的生态护岸工程

2017-04-22赵恩辉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防渗河道治理

赵恩辉

摘要: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河道综合治理需要保留生物的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栖息繁殖环境。护岸工程既要保留原有的河道防护功能,又要兼顾生态景观,这样既可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又可提高水体的自净化能力。文章介绍了不同的护岸形式及防渗结构,为农村河道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生态护岸;河道治理;防渗

目前农村河道的综合整治力度不大,许多地方出现了“河沙到处挖,垃圾河边堆”的现象,河道水草疯长,河网水质令人堪忧,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对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改善构成较大影响。通过河道整治,可以改善农村水环境,改变新农村的精神面貌,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一、生态护岸工程

河道滩岸受水流、波浪等侵袭和冲刷,容易造成崩塌,有些河道岸滩浅,易威胁河道及堤防安全,影响两岸田地及村庄安全,应对其进行防护。河岸防护要尽量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以达到经济合理、安全美观的效果[1]。

1、护岸形式

护岸形式应首先考虑结构安全性,其次为工程投资及生态美观。目前常用的护岸形式有混凝土连锁板生态护坡、浆砌石护坡、格栅笼生态护岸结构、生态袋护岸结构等[2-3]。

(1)浆砌石护坡

传统的浆砌石护坡结构,具有安全可靠、技术简单、占地面积小、造价低的优点,同时对上部传来的动荷载有较强的稳定性,但表面不能绿化,颜色单调。

(2)格栅笼生态护岸结构

格栅笼生态护岸系统具有以下特点:①环保无毒、不助燃;②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增加稳定的同时能防止土壤流失;③可边坡生态绿化;④能充分适应地质的失稳造成的变化;⑤施工方便便捷,只需进行简单软基处理,可根据水流力学特性及河道工程的要求,任意定制尺寸、规格,也可现场编制;质量轻、对建造填充材料要求宽松,施工过程简化,场地要求简单,可避免采用大型机具,大大降低了施工费用和工程维护费用;⑥防冲刷、消能:通过表面较高的糙率来消减高速水流的能量,减小波浪爬高,消减水能;耐水流冲蚀。

格栅笼生态护岸结构一般适用于护岸工程,但车辆经过时反复的振动易使笼内的小块径石料逐步脱离格栅笼,造成笼内石料数量减少以及格栅笼整体变形。同时,其造价也高于浆砌石护坡。

(3)生态袋护岸结构

生态袋护岸结构为柔性生态护岸,在满足自身稳定性、耐久性的同时,形成通透护岸,净化水质,兼具生态美观、环保节约的综合特性,具有以下特点:①系统环保,取材方便。整套系统原料清洁无污染,填料就地取材,可以采用各种土料、弃渣加以改良后作为砌护材料;②基础适用性强。结构柔韧稳定,对地基要求低,一般可以随坡就势进行砌护绿化;③施工快捷。本系统施工步骤简便,同时还能避免占用较大的场地给施工组织带来不便;④生态效果显著。本系统能保持河岸通透性,提高河道的自净化能力,有利于维护河道内生物生长,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袋护岸结构一般适用于护岸工程,虽然也可以在其护坡坡肩外直接建滨河路,但对护坡结构安全性要求更高,相应的造价也就会提高许多。

(4)混凝土连锁板生态护坡

混凝土连锁板生态护坡是给水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形式,其优点是:①冲刷铺面系统遇到渠道小规模变形(由沉陷、结冰、滑坡、膨胀土等引起的)时候具有高度的适应性;②抗冲刷能力强,高速水流以及其它恶劣环境下保持完整的面层,不让下面的土体被侵蚀;③具有其它柔性铺面材料所有的优点如空隙率高,透水性好,各独立块之间和单块内的空隙内可以植草,能美化环境的同时形成自然坡面改善生态环境;④该系统施工方便快捷,一般人可以熟练的人工铺设,不需要大型设备,同时造价较低。

在混凝土连锁板中栽植种植一些花草树苗植物,形成网格与植物相互依托形成综合的护坡系统,既可以起到一定的护坡作用,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城市美化效果,给人们眼前一新的新视觉,同时能起到恢复生态、保护环境的作用。植被主要用于巩固山土护坡,防止水土流失。

2、防渗结构

目前全国农村小河道防渗结构型式主要有土料防渗、水泥土防渗、砌石防渗、混凝土防渗、沥青混凝土防渗、暗渠等形式,其中任何一种单一的防渗形式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很难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和耐久性。而复合材料防渗结构形式可以克服单一防渗形式的缺点,具有防渗效果好、工程寿命长、工程造价低、抗冻性强等优点,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经济效益。采用防渗材料作防渗层,主要起防渗作用;在防渗层上在用混凝土或砌石材料作保护层,此层主要作用起保护防渗材料并防止老化,延长工程寿命。这种结构形式的主要优点如下:

防渗效果好。据专业统计资料显示,其渗漏量在不同材料防渗河道中是最小的;延长河道工程的寿命。防渗材料在混凝土或砌石材料的保护下,其寿命可达30年以上;同时防渗材料还可以起到保温、降低基土水分的作用,从而减轻冻害,使混凝土或浆砌石裂缝破坏减少,延长了工程寿命;造价低。采用复合材料防渗结构可以减小混凝土或砌石保护层的厚度,混凝土可由原来的10-14 cm减至4-8 cm,砌石可减至15-20 cm。

二、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新型护岸材料及形式应用到河道综合治理中,为农村的水环境改善、水质涵养、生态景观、气候调节、增加自然环境容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新农村的建设增添了浓重色彩。

参考文献

[1] GB50707,河道整治设计规范[S]. 2011:24-26.

[2] 劉娜娜,等. 生态河道中护岸形式的探索及应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10:97-98.

[3] 梁开明,等. 河流生态护岸研究进展综述[J]. 热带地理,2014,34(1):116-122,129.

猜你喜欢

防渗河道治理
河道险工治理技术与护岸工程探讨
大凌河及小凌河历史变迁分析
毛祁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探究
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水土保持的有效实施
感潮河段堤防护坡应用与实践
高压旋喷桩防渗技术在卵石混砂土层中的应用
聚丙烯腈纤维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大渡河枕头坝一级水电站纵向土石子围堰防渗方案研究
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经验教训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