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以丑为美”的审美态度与意境显现

2017-04-21孔令勋

魅力中国 2016年41期
关键词:苏轼意境

摘 要:《枯木怪石图》是文豪苏轼仅存于世的几幅画作之一,枯木与怪石相依而生,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大相径庭。而笔者欲从此画入手,对苏轼绘画取材和意义进行剖析,对其意境进行把握。这样我们更能了解苏轼绘画作品的风格,更能从其中体会出伟大苏轼的人格力量、人生态度和无我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枯木怪石图;苏轼;以丑为美;意境

一、《枯木怪石图》

《枯木怪石图》也叫《木石图》,整个画面呈左下到右上的对角线构图。“枯木,干枯枝曲”扭曲右倾而向上,顶端鹿犄角状,在构图上弥补了右边的空白,平衡了视觉的突兀,枝桠有盘曲向上之势,仿佛可以冲破画纸的束缚,向画外继续拓展,欲出而欲不尽。实为枯木则不枯,无树叶,但树干顽固枯傲和枝桠的凌空舒展,展现出了枯树的强劲之风。

“怪石,丑态横生”有愁思郁结之情。树根处,特大的体积占据画面的中心,丑石表面似卷云流动,笔触似无意却暗藏深意。旁有稀疏的丛草傲然挺立。给人生生不息的向上力量。稀疏几笔恰到好处,不张扬却寓意深刻。

整个画面主体便是枯木怪石,虽无华丽意象,都为“丑木”“丑石”但却给观赏者一种向上的力量,无限的遐想,蓬勃的生命力。这便是这幅画的特别之处。

二、“以丑为美”的审美态度

“美”与“丑”是古今中外美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对范畴。中国古代的美学理论很早就开始了对“美”与“丑”的探索,先秦时期的大量文献都谈到了“美”与“丑”的问题,其中的一些论述涉及到了“美”与“丑”的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等。随着对艺术认识的不断深化,“美”与“丑”在艺术创造中的表达、各自的审美效应等诸多问题也愈加受到重视。在众多“美”与“丑”的理论中,“以丑为美”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在古代中国“审丑”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过程中,苏轼具有极大贡献。对文艺理论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苏轼处在宋代尚怪的文化风气当中,他诗歌创作上,从不避鄙俗的题材,他的《虾蟆》、《蜣螂》等诗都是证明。另外,他在诗中大量使用以“瘦、病马”为代表表现“病态”的动物意象。书法创作上,也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丑怪的特点,黄庭坚说他的字形“间觉扁浅,如石压蛤蟆。”绘画方面主要意象有枯木、怪石、寒林、佛像等,大多亦以丑怪取胜。创作上不避丑怪、追求怪奇的风格。除此之外,苏轼更在理论上对“以丑为美”做出了深刻的分析。

其一,苏轼对丑怪事物、怪奇意象中所蕴含的“美”进行了揭示。在苏轼看来,简单地把“丑”当成妨碍“美”的因素是不妥的。在艺术领域里,“丑”有些时候恰恰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他在《答李端叔书》中所说:“木有癯,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这里苏轼点明了“病”的存在对于“妍”的重要性。怪奇事物虽然在形式上是丑陋的、有缺陷的,但它们却是构成“美”不可或缺的元素。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审丑”其实只不过是“审美”的另一种表述方法罢了。苏轼的“审丑”理论与《庄子》、葛洪“得精神于陋形之里”的忽视外在形体的丑陋、追求精神超越的主张不同,苏轼的“以丑为美”是直接指向艺术本体的。同时,苏轼认为,“美”的显现并不是通过加工“丑”来显现的,“美”的成立正因為“丑”因素的存在。由此可见,苏轼谈论的“美”与“丑”完全是审美领域的,并且直接涉及到“丑”的美学价值和审美内涵。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丑”理论。

其二,苏轼指出“丑”在“美”的表现中不可或缺的意义,还谈到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丑为美”,这是十分难得的。苏轼在创作中继承了前人对丑的理解,并融入了自己的风格,他钟爱描摹怪奇事物,但是苏轼并没有把险怪当成自己追求的艺术风格,他知道“好奇务新,乃诗之病。”因为他知道险怪风格发展到极致就会产生流弊,苏轼对此的认识是极其深刻的。因此,苏轼的创作只是将怪奇的意象夹杂其中,但开阔雄豪的气象一定是读者的第一感受。他不是将追求摹写怪奇意象作为写诗的目的,只是将这作为创作的手段,更像是用这种特殊的意象来阐述自己的情感。

苏轼“审丑”理论的提出以及“以丑为美”在创作中的成功使用,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产生极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学领域,而且遍及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同时也是对宋代美学风格的概括。一定程度上说,“以丑为美”是宋代文人的共同爱好,“审丑”也成了宋代文人孜孜不倦的文学活动。

不仅如此,苏轼的“审丑”理论对后代的“审丑”理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末清初的傅山在《作字示儿孙》中提出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主张;精通画理的郑板桥在《石》一文中对苏轼等人的绘画理论作了这样的评述: “东坡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彼元章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之中有至好也。东坡胸次,其造化之炉冶乎!燮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秀。”这段话把丑与雄、丑与秀、丑与美的关系论述得淋漓尽致。郑板桥认为,怪石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美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怪”、“丑”。

三、《枯木怪石图》的审美意境及意义

说回画做,图中枯木与怪石为主要意象,二者合二为一而追求作者表达的艺术境界。树干无叶,主干向右侧斜上方伸出去,并且在生长过程中忽然有一个三百六十度的扭转,却依旧傲然向上。角状的树枝或浓或淡,远近不同,枝枝不同,极具空间感。怪石则巨大无比,虽稳固盘踞在左下角,似牢固若磐石,但下方小草滋生。

画中能指的所指到底是什么?怪石是作者的政治压力,石头形状左右各凸出一次,表明作者在朝两次作为高官。枯木则是作者的象征,受到政治的严厉打击,坚强的向上生长,虽有些畸形,却不断向上。这表现了作者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米芾也曾评论说:“子瞻作枯木枝开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此画以传情,对意境的表现也尽在形色之中。

画面虽简单,但是这也正是苏轼绘画理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理念。枯木虬曲之美就是“俗到家时便为美,丑到家时便为美。”整幅画面空旷,古木苍劲,怪异石头,零星孤寂的小草,让人观感凄凉与感伤,但是我们体会更多的是坚强,体会到作者的坚毅品格和巨大的生活力量。即使再大的压迫也要向死而生,归于平淡。用淡然的心境去体味生活,用坚毅的性格面对生活,这正是一种生活的极致美。

四、总结

苏轼在诗词创作,书法和绘画上都有很深的造诣,早已形成了“苏学”,是对所有针对苏轼研究的一个统称。而其独特的艺术造诣不仅是对艺术创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在美学思想上有极深的研究价值,某种程度上说,苏轼的思想境界已经上升到了哲学层面。“以丑为美”的审美态度更是对我们美学研究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2] 孔凡礼.苏轼文集〔M〕.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3] 侯文正.傅山论文艺〔M〕.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6.

[4] 郑板桥.郑板桥集〔M〕.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作者简介:

孔令勋( 1991 —),男,汉族,黑龙江密山人,就读于四川省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传播学院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

猜你喜欢

苏轼意境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春色满园
苏轼吟诗赴宴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