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数据阅读能力

2017-04-21张海军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4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课外阅读能力

张海军

说到阅读,大家想到的往往是文字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大数据时代的悄然来临,仅有文字阅读能力的人已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他们读不懂一些说明书,看不懂股市、楼市的发展,弄不明白O2O、B2B是什么,等等。由此可见,当前我们所说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文字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文字阅读为基础,包括数据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

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把孩子带入到数据阅读活动中去,撑起阅读的另一片蓝天,让数据之光铺洒大地,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使孩子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要培养孩子的数据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拓展學习资源,在数据阅读中感受数字的魅力

由于受传统阅读观念的影响,数学课外阅读对孩子们来讲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话题。在孩子们眼里,只有语文学科需要阅读,因为它可以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要营造浓厚的数学阅读氛围,教师就要先成为学生的榜样。为了调动学生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的兴趣,在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表率:第一,通过课堂教学,将一些有价值的教学资料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感受数据的博大精深。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时,我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圆周率的产生过程和自行车骑行的视频,让学生体验到了圆周率这个数据本身无穷的魔力,关于生活中常遇到的“轮子为什么是圆形”的问题也有了很好的解释,使孩子们在懵懂中初步地了解了数据对于生活的意义;而在教学“比的认识”时,我向学生介绍了东方明珠塔、马特农神殿、雅典娜女神像等蕴藏着的“黄金分割点”,而后播放芭蕾舞《天鹅湖》的视频,带着对黄金比的认识孩子们观看了视频,知道了美多来自数据,而数据都蕴藏着光芒,使孩子也有了追逐数据的冲动。第二,我利用午间阅读时间,向学生讲述了阿基米德的故事,使孩子对阿基米德定律产生敬意;讲述了祖冲之、华罗庚等著名数学家的经历,通过故事,孩子知道了各个数据的来之不易,而科学家的钻研精神也在无形中深深地影响着孩子。而《一个小数点酿成的悲剧》,则告诉学生对待数据,要常怀敬畏之心,从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严谨之根。第三,平时的阅读课时间,我让孩子观看了《你知道吗》等视频,让孩子了解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让他们了解微博、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从而明白数据的发展,将会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二、通过阅读交流,在数据搜集中体悟探究的乐趣

受条件的限制,学校图书室中关于数据方面的课外读物不多,我充分利用“书友会”这一平台,定期在班级组织读书交流活动。作为老师,我经常会向他们推荐一些数学课外读物,如,《小学生数学报》《少儿数学智多星》《100个数学故事》《趣味数学》《创意数学游戏书》《我+数学=聪明》等。我要求书友会的成员每天共读交流的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的基础上写好阅读体会。定期开展“阅读成果展示会”“比比谁的课外知识多”“比比谁的数学制作好”“数据说家乡”“数据选秀”等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数据搜集与应用能力。例如,孩子们读了《测来测去——长度、面积和体积》这篇文章之后,都很想去尝试着测一测自己手的体积。虽然是以模仿为主,但这样的实践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孩子们在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对数据就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孩子在生活、数学阅读中,难免会对一些问题、数据产生疑问,但是,在交流、计算、“百度”的过程中,多数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对于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孩子们会自觉地去请教专业人士。久而久之,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探究的乐趣,更能对数据产生更深层次地体悟身边的一切都离不开数据,数据宛如久阴后的阳光般不能少。

三、重视综合实践,在数据分享中形成应用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该做到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在实践中,除了对学生的阅读表现进行口头表扬之外,我还会通过发放阅读记录卡的方式,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例如,你阅读了几本数学课外书?摘抄了几条有关数据的文字(做过研究了吗)?做了几道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趣味题?写了几篇有关数据的读书体会,引用了哪些书目中的哪些片段?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我则要求他们通过百度搜索,对O2O、B2B、K线、波浪理论等词汇做一些了解,并鼓励孩子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基础性数据的搜集与存储。为了让多数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和一些有金融经验的家长沟通之后,我鼓励孩子用不多的钱去购买一些股票、基金等,让孩子切身感受数据的应用,并从实践中总结得失。不少孩子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孩子的数据意识、经济意识、生活意识明显增强。也渐渐地懂得了如何阅读、如何研讨、如何运用数据了。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让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课外阅读,重视数据的重要作用。而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从数学课外阅读抓起,让学生拥有潜在的阅读意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富有个性的思维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作为教师,有义务当好孩子数据阅读的引路人,让数据之光能够照进万千孩子的心中。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小学)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课外阅读能力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