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校的“办学真经”是取不来的

2017-04-21马肃霜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4期
关键词:外人道题中学

马肃霜

外出学习,也称外出取经,是当前很多学校为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所采取的措施之一。让教师集体走出校门,外出“取经”——参观名校、聆听名师的做法,的确让教师大开眼界,增长了许多见识。然而,外出几天的考察、听课,除了有相似的体会、共同的感受外,外校的管理与教学经验真能“学”得来吗?

从理论上说是可行的。但现实情况又怎样呢?什么也学不来。

我也外出学习过。说句心里话,在外出学习过程中,眼里一切都是新鲜的,看到人家的校容校貌,好;看到人家的管理模式,好;听到人家的讲课理念,好……但回校后,脑子里空空如也。

外出取经,起不了实质性的作用。因为很多教育的内涵和思想,只靠几天的“外出学习”,是根本取不到的。

其一,办学理念,外人是取不到的。无论是学校的管理理念,还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都与本校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以洋思中学为例,从1983年开始,民办教师出身的蔡林森校长开始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实验,以后的历任校长都没有停止过实验,直到1994年才一举成名。留心一下洋思的课堂,教师几乎成了“哑巴”,几乎都是让学生自学,然后再让已掌握的学生们先讲(即使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更正,如此而已。但是,无论教师的课前备课,还是学生的自学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初一开始就慢慢培养的。因此,像洋思中学一样,许多成功的管理或教学理念,都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这些不是靠两三天就能学到的。

其二,教学激情,外人是取不到的。一所学校除了有一位好的带头人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教师。激情从哪里来,需要学校工作的点点滴滴培养。单荣誉一项,洋思中学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校长要提供机会,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让教师迅速成长,都有走出来的机会。教师发展了,学校才能发展。从1994年起,让教师近百次外出讲学,让教师外出上几百节示范课,使许多教师成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劳动模范、省特级教师,甚至于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等。对比之下,我们的许多学校,越是级别高的荣誉,普通教师越是得不到,领导先占为己有,教师怨言百出,哪里还有教学热情?学洋思,能学得来吗?

其三,教育环境,外人是取不到的。这里说的环境,除了学校硬环境外,还有学校软环境及社会、家庭环境等。一所学校,只有一个或几个教师在创新是行不通的,学校也不允许你“搞歪门邪道”;大多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不允许一所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异端邪说”,教育“齐步走”“安于现状”的现象仍是目前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如,每年的年终督导,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为了有个好成绩,各校平时都在围着这个“督导内容”转,哪还有心思用在教学探索和创新上。别出差错,别出乱子,就谢天谢地了。仍以洋思中学为例,大多数学校的教师在给学生批改试卷时,看到5道题全部正确,都会满分,但洋思的校长和教师却不这样做;如果5道题都是按教师的教法做出来的,并不一定给满分;如果只做对了4道题,但是每一道题的解题方法都有创新,也可以给满分。教育环境所致,想不创新也难,想不发展也难。而这樣的教育环境,外人能学来吗,即使学来了,在自己的学校能实行吗?

因此,“外出取经”很难取到“真经”。实际上,每一所学校,要想改变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只有彻底更新教育观念,提高领导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一项优势(如教的优势、学的优势、教研的优势、科研的优势等)并发扬光大,找准本校自己的突破口(哪怕一点也行)并把“口”掘大,然后借鉴其他学校的适合自己的成功经验,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环境,让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家长、社会放心。

到那时,还用“外出取经”吗?

(作者单位:山东临沭县第一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外人道题中学
[拜托了妈妈]우리 엄마를 부탁해像外人的家人 像家人的外人
误会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谚语趣画
这道题谁会做
怎样和最亲的“外人”处好关系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请你把我当外人
Q博士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