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美华裔严重的特朗普

2017-04-21捷夫

世界博览 2017年4期
关键词:支持者希拉里民主党

捷夫

导语: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终于在跌宕起伏的惊澜骇浪中落下帷幕。如今,新总统就职仪式已经载入史册:特朗普“大帝”正式登基了。但是,大选带来的纠结、分歧甚至撕裂,却仍然在美国的主流社会和各少数族系中发酵,因为政见迴异带来的伤痕一时难以愈合,甚至是在亲朋好友、父母子女之间。

正文:

近日,特朗普的百日新政中涉及限制移民的行政命令(1月27日),更是引起诸多争议,在华人堆中也闹得沸沸扬扬。支持特朗普的华人认为,美国本来就是移民國家,多年来历届政府的移民政策确实为美国源源不断地输入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不管目前的美国政府如何保守,这个国家仍然需要移民。特朗普并没有终止移民,他只是要重新审视现有漏洞百出的边境管理和移民政策,要求边境管理处自(1月27日)即日起120天内,暂停接受难民;在90天内,暂停接受来自伊朗,苏丹,叙利亚等七个中东国家持普通签证的公民。支持者觉得特朗普“只是根据国籍划分了可能给美国造成威胁的人” ,这些措施有利于美国的安全,有利于强化边境管理。反对特朗普的华人则表示“难以容忍特朗普的粗俗”,并反感他所代表的保守和封闭的价值观。他们担心特朗普趋于保守的移民政策最终会损害华人的利益,甚至导致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另外,在他们看来,一大批来自特朗普行政命令涉及的国家、在美国各行各业工作、利用假期回国的旅行者,即使持有有效签证,因为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也无法再次入境,继续在美国的工作和学业,这是反人道的,对美国也是潜在的损失。真是各有主张,莫衷一是。

这只是同样一件事在华人中完全可以有不同认知的例子之一。

华人选民的纠结

当时钟进入2016年大选年,我身边的华人,包括认识和不认识的,迅速地形成了支持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微信群和粉丝团。支持希拉里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个“希拉里助选团”,在这里聚集了一批希拉里的铁杆粉丝。支持特朗普的,则以一个“共和党扫盲班”,“保护传统婚姻爱心群”为主要代表,凝聚了共和党和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希拉里的支持者对大家陈以厉害,直言特朗普是一个白人之上主义者,他若当选,“必有华人的好果子吃”。“共和党扫盲班”的帖子,却引经据典,指出美国历史上多处逼害华人的,其实都是民主党政府,认为只有特朗普的“革命性”变革才能改变美国的现状,才能给现今的美国社会带来安全。两方面人士因到底该支持希拉里还是特朗普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纠结和大分裂,不少强硬的希粉或特粉甚至互相对骂、恶言相向,造成难以愈合的鸿沟。

从深层看,旅美华人在该支持希拉里还是特朗普问题上,离不开政治理念和切身利益的考量。从政治的层面上,华人的分歧归根结底是源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政治歧见。其实,民主与共和,正好代表了美国立国的两个根基,代表美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美国政体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民主强调民众的基本权益和种族和谐,共和则强调资本成长带来的社会繁荣和国家的总体发展。民主共和两党之争,实质上就是把美国变成一个特大国际熔炉还是在国际化浪潮中保持一点美国特色之争,是开放-全球化和保守-本土主义之争。两党政治信念的不同,导致其政策的相对左倾或右倾,也导致其追随者的分化。

在该支持谁的问题上,如果政治理念与切身利益正好吻合,那么恭喜你。如果政治理念与切身利益有所冲突,若是本着坚定的政治理念愿意牺牲部分利益,也是可敬的。以往的选举,很多人要么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懒得去投票, 要么就是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作选择。看到民主党似乎支持移民,就去支持民主党;听说共和党好像主张减税,就去支持共和党。这种以自身利益考量的做法,虽说也不难理解,但华人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过于实用的态度却真的使他们难以形成有影响的政治力量,这也是美籍华人多年在美国政界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2016年的大选,情况有所不同。这次大选,华人创造了参与投票的记录,显示他们不再把自己当作美国政治的局外人。有华人组织的“美籍华人支持特朗普协会”(Chinese American For Trump, CAFT),响应者甚众,8000多成员,在大选年到摇摆州的老百姓家里敲门家访,一共敲了25万户人家。在宾州,他们租了飞机打着支持特朗普的旗帜,在高速公里边树广告牌,最终特朗普在宾州以1.5%的微弱优势获胜。

特朗普当选之后,去年11月9日起,美国包括纽约、芝加哥、波士顿、奥斯汀、费城、波特兰、西雅图、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在内的数十个地区爆发了多起示威游行活动,对特朗普将入主白宫表达震惊与愤怒。示威者炮轰特朗普针对移民、穆斯林与其他群体的歧视性言论,并誓言对他“分裂国家”的政策主张反对到底。有少数抗议者把愤怒的焦点放到了华人身上,对当地唐人街上的多栋建筑物进行了喷漆和打砸。在特朗普的这些反对者看来,是华人的选票将特朗普送上总统宝座的。选特朗普是对是错,历史自有定论。倘若部分特朗普的反对者认为是华人的支持使特朗普顺利当选的想法是对的,那么至少可以说,华人的选票在这一次选举上的确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让美国政界看到华人的潜在力量。这未必是坏事。我们不是常常埋怨主流社会不倾听我们的声音吗?至于美国偏激民众带有种族歧视的言论或行动,历来有之,正如浩浩长河里的清流中也总会混杂着污泥浊水的。

有人认为,支持特朗普的都是白人,或白人之上主义者。其实,根据纽约时报的全美投票情况调查,2016年选共和党的白种美国人只比2012年大选年增加一个百分点,而各种族裔投票给共和党的,则比2012年全面大幅度提高, 说明少数族裔对川普当选,的确取得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少数族裔的主体仍然是民主党票仓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说亚裔对共和党的支持率只有29%, 远远低于其对民主党支持率的65%, 因为选票登记时并没有把华裔从亚裔中区分出来,此间多数人根据各州华人在大选中的表现认为,2016年大选,绝大多数华人是支持特朗普的,尽管精确的统计无以获得。

另外,在大选中,特朗普的基本票盘,是众多的乡村白人和蓝领阶层,多属中产阶级,遍布美国广袤大地上的传统农业和工业州。这些人在文化上偏保守,对民主党向来提倡的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以及堕胎合法化等议题多不赞同。而近三十年来的全球化浪潮,也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经济上的好处,反而因为大企业移足国外而加剧了美国本土工作机会的流失。全球化的结果,大量的中产阶级衰落到离赤贫只有一步之遥。他们深感被时代抛弃,强烈需要一个代表保守价值观的领袖来改变现状。所以特朗普能够在就职演说上宣称“长久以来,华盛顿的一小群人获取了利益果实,代价却要由人民来承受”,把几届前任包括共和党的总统一而概之加以全盘否认,以他在竞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资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口号博得民心。相比之下,民主党的主要票源主要是科技、教育和文化精英,以及居住在全美各大城市里的多族裔选民,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大学城都成为希拉里的坚定支持者。他们大多生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也往往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因此对特朗普的保守政策甚为反感。有人这样评论,“最穷的和最富的都支持民主党。因为最穷的人有民主党给他们发救济,最富的人得益于全球化,支持民主党各种照顾穷人和弱势群体的计划显得自己乐善好施,何乐而不为”。

有趣的是,虽然特朗普的支持者以所谓“草根民众”为主,从统计的角度看,2016年大选中对特朗普和共和党支持率却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增加的。

特朗普的“三个面孔”

2016年的大选可以说是几十年来,民主、共和两党之间最为对立,最为撕裂的大选。回想去年那三场电视辩论和穿插其前后的一系列事件,真有如狗血剧,令人眼界大开。与希拉里和特朗普极端的政治主张相对应,华人选民中,也形成了极端对立的群体。

在我看来,华人按照对于特朗普的认知,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层。

第一个阶层是特朗普的强硬反对派。我有不少朋友属于这个阶层。这个团体成分其实也挺复杂,有已在美国落地生根的工业界、企业界,科技教育文化领域的佼佼者,有美国国会议员的亚裔代表,有居住于大城市里的新移民。我的朋友中有一对夫妇,长期在石油企业担任高端技术骨干,收入甚高,每年纳税的数量当然也相当可观。按理说,他们应会支持共和党的减税主张,但他们却是民主党的坚定支持者。这是他们的政治理念使然。他们反对特朗普的原因,除了不支持他政策的保守和“倒退”,还有对其“反移民”思维可能带来的对华人的伤害,还有道德层面的理由。这些人认为,特朗普简直就是魔鬼,是一个会给美国带来灾难的人物。在大选之前,就有朋友问大家,“你难道希望特朗普搞白人至上主义,并因为你是少数族裔而对你加以逼害吗?” “你能信任象特朗普这样的人手中握着可以发射核武器的按钮吗?”另外,华人中年轻的一代,即使不是民主党的铁杆支持者,多数也是对特朗普深恶痛绝。这可能是美国长期开放的教育体系令受教育者思维比上辈人更加全球化,对保守主义极为蔑视之故。这次大选,十有七八的华人家庭是父母投特朗普的票,成年子女则投希拉里的票。

第二个阶层是所谓的中间派。对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主张采取比较宽容、温和的态度,对政治不很在乎。在很多情况下,包括在以前各届的大选中,他们可能就是摇摆者,因为拿不准该投谁所以干脆不投票。但是,这一次,我不止一次听到这个阶层中的很多人说,“两个候选人中,一个是骗子,一个是疯子;权衡之下,我两害取其轻,还是选疯子吧“。

第三个阶层,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我觉得自己朋友圈中,这样的人比第一阶层更多。进入2016年,我惊异地发现,华人尤其是新移民、具有比较高学历、高职位的群体中,绝大多数人成为共和党的铁杆支持者。比如上文提到的微信朋友圈,支持民主党的大大少于支持共和党的,有一些即使是为了别的目的而建立的群,也几乎天天在那里群情激奋地发布支持共和党的呼吁和消息,抨击民主党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和主张。这些人为什么这样支持特朗普?是象有人说的,支持特朗普的华人因为高收入,喜欢共和党减税的主张,不肯帮助穷人,是一种自私吗?问题也许不是那么简单。

这里说一个真实的小故事。美国很多大公司每年圣诞节前后都会搞一些“支持一个家庭”(Adopt a Family) 的活动,即由员工自愿组合捐钱为社区某个低收入家庭购置一些节日物品,并上门送到他们家。有这样一群人,问赞助的对方要什么东西,他们开出一个单子,义工发现,其中列出的电子游戏机连他自己都舍不得给自己的孩子买。义工们用大家捐来的钱,买上一台电视,到了被赞助的家庭,发现被帮助的一家人在那里正围着一台比他们赞助的还要大的电视在看节目。。。美国职场里华裔就业者多数是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群体,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和辛苦工作,取得了与美国主流社会精英可相媲美的专业和经济成就,但他们中多数人仍然是克勤克俭,谨慎持家,倾注大量精力培养下一代成長。当他们一方面起早摸黑工作,一方面要应付沉重的税赋,在在超市里看到用食物卷购买物品的一些人买起东西来比他还潇洒时,心中的感受可想而知。

其实,多年来,多数华人仍然抱着“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与世无争。是近年来发生的两件事,让华人觉醒。一是2013年,美国脱口秀主持人Jimmy Kimmel在电视上找了四个小孩子,问我们欠了中国人这么多钱咋办,有个小孩子就说,那我们就绕到地球那一边把他们都杀了。Jimmy Kimmel不加引导不加思索就回了一句,这是个有趣的想法。这个表态引起了全美华人的震惊,一个主流媒体,竟然对一个屁孩要杀中国人的狂言不加过滤而且表示赞许,华人在这些人眼里到底是什么?另一件事是, 2014年1月30日, 加州参议院通过所谓SCA5法案, 隐含着要根据人口比例来决定入学名额的意思。这意味着,如果在加州华人人口占15%,那以后只能按照15%比例来上大学,这对努力学习上进的华人极其不公平,彻底的动了华人的奶酪,令全美华人震惊,不管是老侨新侨,也不管是大陆来台湾来还是香港来的,集体反弹,声援加州华人,最后加州众议院同意把法案退回给参议院,不会对SCA5采取任何行动。这些事件,让旅美华人深思:民主党的政策是不是真正代表华人的利益?所谓对少数族裔的照顾,有没有华人的份?民主党大力推动的“均权法”,是否会剥去大批优秀的华裔青少年接受最好教育的机会?

说到“均权法”,又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分享。女儿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位同学,一位是华裔男生,学业极为优秀,在一所中学高中毕业生成绩列第一。另一位是西裔女同学,学习成绩普通。两人同时报考斯坦福大学的“提早申请计划”(Early Decision)。结果,女同学被录取,男生落选。不能排除这位西裔女同学除了学业之外其他方面的优秀,但“均权法”在这里很可能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这就是说,华人中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自有他们的理由,正如特朗普强硬的反对者也有自己的理念一样。

有些政治评论者认为,“那些已经拥有了美国护照的华裔也支持特朗普,他们认为特朗普政策反对的是新移民,而自己早已经是美国人了,所以特朗普的政策不会影响到自己。同时他们也认为,的确是越来越多的移民来美国才搞乱了美国,所以阻止更多移民来美国的‘特朗普政策是巨大的好消息,因此他们甚至还通过出资支持特朗普、花钱为特朗普竞选造势的方式来‘表忠心。但很可惜,这种‘表忠心的行为和方式和当初那批通过出资支持希特勒来‘表忠心的犹太人一样愚不可及”。这些评论,尽管是处于对海外华人关心的好意,却还是没有真正了解美国社会今天发展的一些趋势,了解支持特朗普这部分华人的心态和价值取向。

要客观地了解在美华人为什么有那么大的一部分人支持特朗普,必须深入了解华人社会地位和认知感的变化,美国社会今天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这些年美国总统大选有那些奥秘,以及2016年大选中希拉里和特朗普到底又是赢在那里输在那里。否则,就难于避免陷入片面,并对现实做出错误的判断。

猜你喜欢

支持者希拉里民主党
先行者 践行者 支持者
参考译文
奥巴马致词:“你们在白宫有一个强大的支持者”
掌上邮乐场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