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圆了山沟沟里哈萨克族小朋友的音乐梦
——记昌吉市第五小学退休音乐教师赵亚丽

2017-04-21马俊杰

中国火炬 2017年4期
关键词:昌吉哈萨克族小朋友

马俊杰

她圆了山沟沟里哈萨克族小朋友的音乐梦
——记昌吉市第五小学退休音乐教师赵亚丽

马俊杰

赵亚丽指挥哈萨克族小乐队演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有个吉木萨尔县,唐朝曾在此设立过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及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的军政事务。由此往南40余公里处有一所新地乡小学,位于终年积雪的天山北麓。这是一所由民汉学生组成的乡级寄宿制小学,80%以上的学生是哈萨克族。过去,这些在山沟沟里长大的小朋友从没摸过乐器。蓝天白云下,他们听惯了羊群“咩咩”的叫声,却很少领略到美妙的乐曲,梦想着有一天能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出大山。可学校条件简陋,只有一间音乐教室,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祈盼着高水平的音乐老师。他们太幸运了,真是想什么,来什么。一位心仪的老师悄然出现了,她就是“五老”赵亚丽!

赵亚丽是昌吉州的首府——昌吉市第五小学的音乐老师。她是三五九旅老红军的后代,她的血管里流淌着革命老前辈的血液。“文革”时期,好心人把她从太平间里救出来,一直待在吉木萨尔县的外婆家,是那里的父老乡亲帮衬她长大成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她把在岗的工作做得好上加好;2011年退休后,她找熟人、托朋友、四处打听,终于找到吉木萨尔县新地小学——这里是她报效吉木萨尔的好心人、实现晚年理想的地方。

在这里,她如鱼得水,谱写了义务支教的动人乐章。她的家在昌吉市,距吉木萨尔县的新地小学有100多公里。3年来,她驾着私家车,不停地颠簸于昌吉市与新地小学之间。通常是周日从昌吉家赶到学校,当晚住在教师宿舍,上完课后,周五再返回昌吉。一个往返就要花300元交通费,学校经费她分文不取,双休日在昌吉办培训班,用收来的钱做支教的一切开销。

她给学校带来了56件管乐器,捐了2万元,组建了红歌合唱团、管乐团、口风琴合奏队。在吉木萨尔县的广场上,新地乡的小学生们,手持各种乐器轮番上台,管乐合奏、口风琴演奏、电子琴四重奏……人们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哈萨克族孩子居然演奏得如此惟妙惟肖、气势恢宏。他们自豪、他们荣耀、他们奔走相告,大山里飞出了金凤凰!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地媒体频频光顾,不少热心人士把目光纷纷投向这所学校,截至目前,学校已收到了价值50多万元捐助的款物。这所学校,因赵亚丽老师的到来,大大地扬名了,教师的自信心也因此空前地增强,奉献的能量是巨大的!

赵亚丽,质朴无华、温文尔雅,言语不多、笑容可掬,透着中国女性的美。我问她:“能坚持多久?”答:“只要身体好!”再问:“究竟图什么?”再答:“闲着也是闲着,就想帮助那些孩子,希望用音乐传递正能量。”——她又补充了一句:“这样我快乐!”

猜你喜欢

昌吉哈萨克族小朋友
新疆哈萨克族鹰舞
适彼乐土
浅析昌吉丧葬仪式中的民间道教音乐
以昌吉为例探讨幼儿早期教育的必要性
昌吉地区五叶地锦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浅析新疆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蹈的动作来源与发展规律
祖母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