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中医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

2017-04-20罗春梅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股骨颈置换术下肢

罗春梅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 400010)

临床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中医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

罗春梅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 400010)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中医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中医护理。结果:术后5天、7天下肢肿胀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DVT发生率对照组15.63%、观察组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较好的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医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股骨颈骨折置换术属于创伤性操作,术后患者需要保持长期卧床休息,故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我院在股骨颈骨折术后用中医护理干预预防DVT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4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接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60~82岁,平均(75.24±2.41)岁;经颈型骨折14例,头下型骨折6例,基底骨折12例。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60~83岁,平均(75.35±1.64)岁;经颈型骨折11例,头下型骨折5例,基底骨折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手术方法

手术在入院后2~5天进行,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高危患者术中使用有创动脉监测。手术切口采用后外侧切口。行全髓关节置换术35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7例,行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例。

3 护理方法

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术后行心电图监测,观察脉搏、体温、血压以及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术后固定患肢,观察患肢肿胀等情况,同时积极加强坠积性肺炎、DVT以及褥疮等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同时结合术后恢复情况,安排患者进行坐位、床上等练习。

观察组加用中医护理。

情志护理。术后早期(术后1~2周),疼痛较为明显,且担心预后。可指导家属按摩患者的百会、合谷、肝俞、胆俞等穴位,舒缓患者的情绪,减轻疼痛。同时采用五情相胜中的喜胜忧及移情易性法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术后中期(术后3~4周),克服自身困难进行康复锻炼,采用顺情解郁的方法帮助患者发泄苦闷。采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让患者听《小夜曲》、《渔舟晚唱》、《平湖秋月》等音乐,以使肝气疏泄。术后后期(术后5周及以上),关节功能有所恢复,出院继续治疗过程中需要信心坚持康复训练。采用三乐教育,即苦中作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康复训练,与病友、医护之间加强交流,鼓励家属支持、关心患者,坚持康复训练。

按摩。从小腿跟腱部开始,从远心端逐渐向近心端,对小腿比目鱼肌与腓肠肌进行按压,每次10~15min,每日3次。取双侧足三里穴以揉法行穴位按摩,每次1~3min,每日3次。如有DVT征兆则必须停止按摩。

辨证施膳。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膳食指导。由于手术带来的创伤,血溢于脉外,瘀血停滞,气机受阻,或者因老年人体质虚弱受创,致使气血严重耗损,气虚推动无力,导致血行缓慢,血瘀致使脉络受阻,从而下肢肿痛。嘱患者及其家属以木耳、三七瘦肉汤、金针菇蒸瘦肉等有活血祛瘀功效的食物为主。气血亏虚者则应当多食用红枣煲鸡汤等有补气益血功效的食物[2]。增加饮水量,尽量达到2000mL以上,以避免出现血液浓缩,同时嘱其多食用含有较多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新鲜蔬果,帮助血液稀释。

功能锻炼。①股四头肌舒缩锻炼:取仰卧位,嘱患者将小腿伸直,与床面紧贴,行股四头肌向上拉紧收缩锻炼,与此同时进行踝关节背伸锻炼,每次拉伸需保持至少10s,再缓慢放松,反复10次,每日3~5次,术后6~9h即可锻炼。②直腿抬高锻炼:将踝关节保持90°伸直,直腿将患肢抬起15°~45°,术后3~7天可进行运动,每日3~5次,每次10~15次。③下床活动:根据恢复情况进行床下活动,通常情况下术后7~10天即可下床锻炼,适当行走以及站立等。须结合患者耐受程度和体质情况安排相应程度的锻炼,若锻炼期间出现不适的情况须及时通知医生。

中医健康指导。讲解DVT的形成原因及预防的重要性,避免生活中不良行为的发生。注意起居饮食,做好保暖防冻工作,鞋袜宜宽大、舒适,用“丁”字鞋固定时鞋子也应较宽松,一般比患者平时所穿鞋大1~2码。指导患者多食用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引起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严禁吸烟,以防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及时发现并处理尿漪留、腹胀、咳嗽等并发症,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预防DVT。

4 观察指标

肿胀程度评估:对术后3天、5天、7天下肢肿胀程度进行测定,采用软尺以膝关节及其下5cm、10cm处进行环绕测定,取测定结果平均值,正常范围为30~35cm。

DVT发生情况:对术后DVT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用SPSS15.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 果

两组术后肿胀程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肿胀程度比较 (cm,±s)

表1 两组术后肿胀程度比较 (cm,±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术后3天 术后5天 术后7天对照组 32 43.21±3.41 41.62±3.25 39.82±3.01观察组 32 42.75±3.61 37.45±3.11△34.72±2.81△

两组DVT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术后出现5例DVT(15.63%),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DVT(3.13%)。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讨 论

老年人在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的影响下,DVT的发病风险会升高[3]。中医认为引起DVT的主要原因是气滞血瘀、气机不畅、瘀血阻塞,故治当消肿止痛、活血化瘀[4]。中医护理主要通过按摩、膳食以及功能锻炼来实现内外结合的整体干预。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通过足三里穴位的刺激达到通畅气机,通经活络的功效。踝泵锻炼中的绕环动作是将躁关节的跖屈、内翻、背伸、外翻组合在一起,可以使更多的肌肉得到运动,以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股四头肌舒缩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泵功能。深呼吸锻炼增加隔肌运动,促进血液回流,从外部加强刺激,故可达到预防DVT的效果。辅膳食调节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健康指导等多干预,可改善下肢肿胀,预防DVT。

[1] 黄丽晖.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中医护理[J].全科护理,2011,3(29):2648-2649.

[2] 周芳.中医综合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7(9):147-149.

[3] 卜丹.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中医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27(12):722-723.

[4] 叶燕红,刘爱红.中医辨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的运用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57(8):1521-1523.

R473.6

B

1004-2814(2017)03-0308-02

2016-10-20

猜你喜欢

股骨颈置换术下肢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