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骨盆牵引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17-04-20牛强卫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骨盆腰痛椎间盘

牛强卫

(河南宏力医院骨科二病区,河南 新乡 453400)

腰椎骨盆牵引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牛强卫

(河南宏力医院骨科二病区,河南 新乡 453400)

目的:观察腰椎骨盆牵引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腰椎骨盆牵引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缓释胶囊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VAS和JOA腰痛评分两组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骨盆牵引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盆牵引;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继发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进而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病程迁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用腰椎骨盆牵引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60例,均为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骨科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46~64岁,平均(49.88±2.41)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37±1.02)年。对照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45~63岁,平均(48.54±2.33)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55±1.1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2]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腰痛、晨僵、腰外展、内旋、弯腰均受严重限制,腰椎部压痛,双下肢放射性疼痛;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X线平片见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边缘骨赘增生,CT及MRl示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受压迫。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近期未服用过镇痛药物,愿停用其他治疗接受此疗法。

排除标准:合并髓核突出严重压迫马尾神经,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椎体滑脱、合并脊柱炎症性病变、肿瘤、结核、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严重消化道溃疡、精神疾病,安装心脏起搏器、人工瓣膜者。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腰椎骨盆牵引,每次30min,每日1次,牵引重量以患者体重1/4开始逐渐加量,最大可至患者体重2/3,每次牵引结束后给予手法治疗,包括揉法、滚法、腰部斜扳法、推压脊柱法、腰部背伸法、直腿抬高法。

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日1次,每次1粒。

两组均治疗4周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标准[4]。满分15分,分数越高,腰痛程度越轻。疗效标准参考JOA评分好转率(RIS),即RIS=[(治疗后JOA腰痛评分-治疗前JOA腰痛评分)/45-治疗前JOA腰痛评分]×100%。RIS大于75%为优,RIS50%~74%为良,RIS25%~49%为可,RIS小于25%为差。

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VAS和JOA腰痛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VAS和JOA腰痛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VAS和JOA腰痛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分组 n 时间 VAS评分 JOA腰痛评分观察组 80 治疗前 7.88±1.72 4.1±0.6治疗后 2.02±0.87*△12.9±1.9*△对照组 80 治疗前 7.79±1.73 3.9±0.5治疗后 4.23±0.95*10.1±1.6*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多发病和常见病,是引发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国内统计为7.62%,且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年龄正逐渐年轻化,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5],临床表现主要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下腹部疼痛或大腿前侧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马尾综合征和肌瘫痪等。目前治疗主要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然而,手术治疗有可能发生椎间盘感染、血管或神经根损伤及术后粘连、症状复发等,远期预后并不优于非手术治疗[6]。

骨盆牵引法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牵引使椎间隙增大,椎间盘内产生负压,为突出物的回纳留出一定的空间,紧张后纵韧带,对椎间盘产生推力。同时牵引可使椎间孔扩大,腰椎前凸减小,后部间隙张开,髓核松动,黄韧带皱褶舒展,可缓解腰背部肌肉痉挛,有利于腰椎生理曲度的恢复,从而消除或减轻突出椎间盘及皱褶黄韧带对神经和周围组织的压迫和刺激[7-9]。牵引不仅可使腰椎间隙增宽,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促使突出的髓核被负压吸引复位,还可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10]。在此基本“无阻”状态下再作腰椎斜扳等其他手法,更利于单纯牵引或其他手法无法改变的突出椎间盘的回纳及其与神经根位置的改变,神经根嵌压或粘连的松解,有利于纠正腰椎侧凸、棘突偏歪及小关节半脱位等一系列病理状态[11-14]。揉法和滚法为治疗准备手法,可以放松肌肉,畅通经络,缓解因肌肉痉挛引起的腰痛。腰部斜扳法、推压脊柱法亦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常用手法,可松解粘连、矫正畸形、滑利关节,通过作用于腰椎小关节及其周围的软组织,达到舒展、拉伸、消除疲劳及整复“骨错缝、筋出槽”之作用。腰部背伸法为关节拔伸类手法,具有理筋、整复、调整关节间隙、松解神经挤压等功效,对腰部软组织痉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同时,过度背伸手法使腰椎运动节段产生一种超生理范围的状态,使椎间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改变原来在椎间盘突出状态下的椎间应力状态,重建运动节段的稳定。改变同一间隙上下关节突相对位置,使病变节段小关节错位得到整复;使腰椎失稳的病变节段动力位移得到改善,达到病变节段处于一种适应椎间盘退变突出、椎间隙变窄情况下对神经根不产生压迫或压迫较轻的新稳定状态,形态上解除或减轻错位的上关节突造成的神经根管狭窄,直接减轻神经根管处神经根的压迫;解除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的微循环障碍,缓解局部水肿、缺氧状态,促进炎症的吸收[15]。直腿抬高法是临床常用的腰骶部神经根是否受压的检查方法,也是临床上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法,具有拉伸肌肉、通络止痛的作用[16]。通过直腿抬高背伸的方法,可以松解神经根的粘连,现代医学也证明了通过神经根的牵拉可以使神经在椎管内移动,从而改变与髓核的相对位置,解除压迫及粘连[17]。

总之,腰椎骨盆牵引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1] 江和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19(6):67-68.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49.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4] 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腰痛疾患治疗成绩制定基准[J].日整会志,1986,60:391-3.

[5] 王国基,王国军,彭健民,等.腰椎间盘突出症致病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3):2401-2403.

[6] 刘孝东.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9(2):112-113.

[7] 杜世华.扳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4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2):21-22.

[8] 杨伟伟,郑雯.推拿手法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5):279-280.

[9] 鲍文,高晓平,吴毅文.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与远期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0,31(6):442-445.

[10] 李士茂畅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5(14):248-249

[11] 孙乐蓉,覃东,黄德兰,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康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6):324.

[12] 顾云伍,韩慧,韦以宗,等.牵引斜扳整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力学测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4,12(1):13-16.

[13] 吕立江,金叶道,郑如云,等.不同作用方向的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2009,22(4):255-258.

[14] 陈敏生.旋转复位和牵引与单纯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观察[J].颈腰痛杂志,2008,29(3):283-284.

[15] 任立三,白钢田,姚祖进,等.综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7,29(6):366-367.

[16] 郑立海.四步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体会[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0):4041.

[17] 白小军,韩艳,于继刚.直腿抬高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2):24-25.

R245.338.153

B

1004-2814(2017)03-0289-02

2016-11-13

猜你喜欢

骨盆腰痛椎间盘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职业腰痛早防治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