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2017-04-20神和正李海燕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食管炎流性西药

神和正,李海燕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脾胃二科,山东 临沂 276002)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神和正,李海燕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脾胃二科,山东 临沂 276002)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实验组38例。两组均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加用加味四逆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食管pH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效果和食管pH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良好。

反流性食管炎;加味四逆散;对照治疗观察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在临床中多采用西药治疗,这样减少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效果肯定[2]。本研究采用加味四逆散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5例,均为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实验组38例。对照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42~72岁,平均(57±4.7)岁;病程1~5年,平均(3±1.5)年;并发上消化道出血6例,食管狭窄8例。实验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40~70岁,平均(55±5.8)岁;病程2~4年,平均(3±1.2)年;并发上消化道出血7例,食管狭窄9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为餐后平卧或腹内压增加时常发生上腹部或胸骨后或剑突下出现烧灼感或疼痛,直立或服制酸剂可缓解;返流液进入肺部可引起吸入性肺炎;重症者可出现间歇性甚至持续性吞咽困难和呕吐;可有反复小量出血,偶伴大出血,有呕血或(和)黑便。②X线钡餐检查可见食管蠕动变弱,黏膜皱襞粗乱,增加腹内压可见返流现象,严重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现阳性X线征,阳性率约50%。③食管镜检查与活组织检查可见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浅溃疡,有时可见狭窄。病理检查有基底层细胞增生,乳突延长至上皮表面层,血管增生及非特异性炎症改变等。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药治疗。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湖南健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260),每次饭前服40mg,日1次。病情严重者加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313),每次餐前服用5mg,日3次。连续治疗2周。

实验组加用加味四逆散。药用柴胡12g,炒枳壳10g,白芍12g,陈皮6g,香附10g,苏梗10g,佛手10g,炙甘草10g。湿热偏重者加茵陈10g,半枝莲10g;胃热者加黄连10g,山栀10g;嘈杂泛酸较重者加吴茱萸6g,瓦楞子12g;湿偏重者加佩兰10g,茯苓15g,半夏10g;脾虚者加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阴虚者加女贞子10g,旱莲草10g;胁痛者加郁金10g,延胡索10g;纳差者加焦山楂10g,焦麦芽10g;血瘀者加丹参10g,鸡血藤10g。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服。连续治疗2周。

3 疗效标准

参照1999年烟台会议《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诊断及分级标准》和《内镜复查的积分判断疗效》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通过内镜诊断和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来评定疗效。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食管黏膜有少量点状或条状发红、少量糜烂,黏膜无融合现象,无不良反应发生。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食管黏膜有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黏膜有融合但非全周性,有个别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食管黏膜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或溃疡,不良反应发生较多。

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食管pH指标变化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食管pH指标变化比较 (±s)

表2 两组食管pH指标变化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卧位(pH≤4) 立位(pH≤4)对照组 37 5.04±1.56 3.97±1.85实验组 38 3.25±1.24△3.02±1.21△

两组不良反应实验组1例(2.6%),对照组6例(16.2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而不断提高,各种消化疾病的多发,其中反流性食管炎就是典型的疾病之一[3]。该病主要由于胃和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导致。主要病理改变为食管黏膜糜烂、括约肌松弛[4]。

反流性食管炎属中医“吞酸”、“胸痹”等范畴。主要病机是肝失疏泄,胃气上逆。加味四逆散可舒肝理气、解郁透热,从而改善症状,减轻疼痛。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效率高于对照组,食管pH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加味四逆散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良好。

[1] 申泽忠.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6(5):68-69.

[2] 王北辰.四逆温胆汤加味为主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21(6):31-32.

[3] 王鹏.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6例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17(8):618-619.

[4] 廖毅敏.加味四逆散联合针灸疗法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应用[J].中医药信息,2016,25(2):92-94.

R571

B

1004-2814(2017)03-0251-02

2016-11-07

猜你喜欢

食管炎流性西药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