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基质配比对尾巨桉组培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2017-04-20王丹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5期
关键词:组培苗成活率生长

摘 要:在进行尾巨桉苗培养的时候,采用不同的基质配比会对苗的成活率以及生长情况产生影响,本文就是利用不同基质配比对尾巨桉组培苗的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将木屑、椰糠、泥炭土、珍珠岩作为基质的原材料,进行正交试验,从而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和对比发现,不同基质配比对于尾巨桉组培苗成活率和生长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尾巨桉组培苗的生长高度、地径、根茎等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基质中的木屑与泥炭土的配比对于组培苗的高度以及地径有着巨大影响,木屑的比例对于苗的成活率有着巨大影响,泥炭土对于苗的根茎长度有着巨大影响。珍珠岩在基质中的比例对苗的成活率、根茎长度以及苗的高度有着巨大影响。椰糠在基质中的比例对于尾巨桉组培苗的生长没有比较明显的影响。通过详细的研究发现,木屑、椰糠、泥炭土、珍珠岩的配合比例为5:2:3:2为最佳尾巨桉组培苗的培养基质。

关键词:不同基质配比;尾巨桉;组培苗;成活率;生长;影响

巨尾桉是巨桉和尾叶桉杂交的速生树种。巨尾桉是一种极具价值的经济林、生态林。这种树木生长期短,种植后在三个月至五个月可以使青山绿化,六年可砍伐,正常情况下一亩林地可以砍伐10个立方。该树用途广泛:胸径25厘米以上的树木,出售到国际市场,可以作为高级纸张原料;胸径25公分以下可作为胶合板原料;直径在8公分左右可以用作建筑模底;更小的还可用作切片。在当前时代中,很多林业部门已经利用组培苗的形式对尾巨桉进行大量的培育。而且过去使用的黄心土也已经被现在的轻质基质换下。尽管已经存在很对相关人士针对不同基质配比对尾巨桉组培苗成活率以及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是所研究的基质中依然存在黄心土。本篇文章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不在基质的配比过程中加入黄心土,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基质的整体重量,而且还可以确保尾巨桉组培苗具有良好的成活率以及生长状态。下文就是利用木屑、椰糠、泥炭土以及珍珠岩作为基质的配比的原材料,并对四种物质的配合比例进行研究,从而分析不同基础配比对尾巨桉组培苗成活率和生长的具体影响情况,为相关人士在进行同类研究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某林业中心的苗圃中进行,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二十二摄氏度,年日照时长为两千小时,无霜期为三百三十天,年最高气温为四十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为一千五百五十七毫米,年相对湿度为百分之八十点四。

1.2 实验材料

实验苗木为尾巨桉DH32-29无性系组培苗,苗高为4.5~5.0cm、有2条根以上、叶片自然展开、叶片无愈伤组织、无污染、无枯顶,经过10天高温高光强的炼苗后,洗净根部的培养基并截取统一的根长(保留2.0~3.0cm),用800倍多菌灵液消毒根部10min后,用清水漂洗药液,随即种植到不同配比的轻型基质中。

1.3 试验设计

供试基质为木屑、椰糠、泥炭土、珍珠岩等4种,按不同体积混合配比而成。采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混合装袋,详情在表1和表2中展示,装袋后置于6×8(48株)架空穴盘中。每个处理96株,处理间随机排列,设3次重复。

1.4 苗木管理

种植前一天基质浇透水,并用0.1%的KMnO4溶液消毒。植苗后浇透定根水,架设小拱棚并覆盖塑料薄膜密封,保持棚内相对湿度在90%左右,7天后定期揭膜通风,2次/天,每次5min,并视基质水分状况适当喷水。每7天喷500倍的多菌灵1次,以防感染病菌,第14天后揭开薄膜全光培育。

1.5 指标观测与数据处理

植苗三十天后调查成活株数、每株苗根数,同时用钢卷尺测定每条根的根长,并用游标卡尺测定地径,分别计算成活率、平均根长。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正态检验,然后进行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并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采用多维空间En多向量综合评定法进行综合评介,得出最佳基质配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轻型基质配比对容器苗成活率的影响

不同基质配比对于尾巨桉组培苗的成活率来说在百分之七十二点三至百分之九十点二之间,处理4和处理6的组培苗成活率要好于处理8和处理9,比较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2和处理3要好于处理9,剩余处理之间的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基质不同水平对尾巨桉生长的影响

对四种基质不同水平的容器苗生理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平木屑对成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株高和地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水平泥炭对株高、地径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根系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水平珍珠岩的成活率、根系长度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苗高则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不同椰槺对苗木生长没有显著影响(P>0.05)。

2.3 不同基质配比对

尾巨桉生长的综合评定研究发现,尾巨桉容器苗不同生长指标在不同处理间的表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采用多维空间En多向量可以较好评价不同基质配比的育苗效果。木屑、椰糠、泥炭土、珍珠岩的比例为5:2:3:2为最佳育苗效果的基质配比。

3 总结

通过上文中的试验分析和介绍,我们能够了解到,在进行尾巨桉组培苗培育的过程中,对培育基质的配比进行变化能有影响苗的成活率以及生长的实际状态,上文中采用的培育基质中不含有黄心土,木屑、椰糠、泥炭土、珍珠岩四种物质进行科学的配比也能够保证尾巨桉组培苗的正常生长,并且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于尾巨桉组培苗成活率以及生长的状态具有巨大的影響,其中苗的高度、根茎长度、地径等等之间的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得出尾巨桉组培苗的最佳基础配合比例,那就是木屑、椰糠、泥炭土以及珍珠岩之间的配合比为5:2:3:2,在该比例基质的环境下对尾巨桉组培苗进行良好的培育,苗的高度以及地径等都比其它配比基质中的要高出许多,成活率和根茎长度在中等水平,其它条件不具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这种基质在进行尾巨桉组培苗培育的过程中可以大力宣传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孙洁,刘俊,郁培义,陈伟玉,何书奋.不同基质配方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13(07):105-107.

[2]张华林,彭彦,谢耀坚,罗萍.两种氮肥施用法对尾巨桉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0(01):160-161.

[3]朱育端.尾巨桉DH3229不同网袋容器轻型育苗基质扦插生根能力比较[J].防护林科技,2011,07(06):114-115.

[4]赵青毅.尾巨桉组培苗轻型育苗基质试验研究[J].引进与咨询,

2005,04(09):229-230.

[5]张梓萍.不同基质和施肥对尾巨桉组培苗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03,05(03):158-159.

作者简介:王丹(1982-),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园林植物育种研究。

猜你喜欢

组培苗成活率生长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碗莲生长记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魔芋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生长在春天》
鱼腥草组培苗规范化种植生产技术规程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