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2017-04-20牛申绘

青春岁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对策教师

牛申绘

【摘要】職业倦怠是一种人们因为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不能妥善地应对工作中的挫折而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在教育教学中的突出表现是:教师在工作中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教学方式落后,教学作风懒散,对学生不负责任,对工作厌烦。严重的表现为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有跳槽想法。其结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既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又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教师的压力因执教学校、班级、课程的不同而不同。专家调查显示,班主任老师比科任老师压力大,中小学教师比大学教师压力大。不少教师形容自己执业的主导心态,用了“麻木”、“焦虑”、“郁闷”、“无可奈何”等消极词语。在面临工作重压和遭遇较大打击后,表现出“烦躁”、“焦虑”、“消极”、“退缩”、“绝望”等情绪。

作为教师,心里都描绘了一幅迷人的教育蓝图:社会是我们生存的土壤,为我们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学校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领导、同事、学生,为我们营造和睦的工作环境;学生是我们精神的“粉丝”,时刻追随我们的思想之光……在这迷人的画卷中,我们积极进取,大胆探索,辛苦但不疲惫,忙碌却也快乐!然而,事与愿违,在社会现实的洪流中,部分教师正走进一种情绪衰竭、热情减退和成就感低落的职业倦怠的怪圈。职业倦怠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一、社会保障。一是政府通过媒体的正面报导,宣传教师队伍的优秀代表,从而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二是政府要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让“清贫”与“寒酸”淡出教师的生活;三是社会要对教师提出合理的期望,正确看待教师的平凡,不神化教师的职业形象。

二、学校关怀。一是学校要创设学习氛围,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二是学校要建立能够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三是学校领导要关心、尊重教师,实行民主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感和工作的灵活性;四是学校要多为教师进行心理输导,为教师减压,让教师走出亚健康状态。

三、个体努力。

1、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丰富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努力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求。

2、教师要形成乐观、自信、积极的生活态度。多与他人交流、沟通,倾听别人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感受,缓解压力,走出自我封闭状态。

3、丰富文化生活。教师要学会劳逸结合、忙里偷闲、品味生活。平时多参与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放松自己。

4、加强体育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是抵抗一切不良思想的保障,教师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运用多种方式,适时调整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说看书上网散步聊天等,也可以适当地做一些放松练习。通过这些练习,一方面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调整自己的生理心理活动,降低机体的唤醒水平,调节因紧张而紊乱的心理功能。

6、学会与他人和社会沟通,使自己融入整个社会。当受到压力时,不妨与家人朋友进行讨论面临的压力和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在他们的帮助下确立更现实的目标,对压力环境进行重新审视,从而增强乐观因素,减少无助感,这对舒缓个人压力和紧张情绪会很有帮助。

7、提高业务水平,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面对当前喧嚣与浮躁的社会,作为教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争名利,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在业务上,要善于专研,吃透教材,精益求精,用精湛的教学水平让学生折服,培养自己的成就感。在学生管理上,多学习研究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努力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增强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工作的正向激励和反馈。

四、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精神激励往往比物质奖励更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校领导对教师要关心、尊重、信任,对教师的工作成绩要及时肯定、赞许、表扬,维护和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获得自尊、荣誉和成就感。要与教师交朋友,了解教师的工作、家庭、生活、身体等情况,倾听他们的反映,及时化解矛盾和潜在问题,帮助教师减压。在分配工作任务时,要考虑到教师的性格特点,近期情绪状况及与相关科目教师的关系,注意教师心理和身体承受能力,满足他们的正当需求,避免人为的制造矛盾。

五、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要研究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规律性问题,找出共同点和常见、多发问题,探索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把加强教师心理健康融入学校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一起抓。要开办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讲座,创造条件建立为教师服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和场所。要在师德和教育讲座中加入预防职业倦怠的内容,做好教师特别是心理素质较差教师的心理辅导和疏通工作,为其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对教师心理问题要及时预防,尽早发现,有效干预。注意用文体活动、文化生活、心理知识的宣讲等方式合理宣泄和转移负面因素的影响。

走出职业倦怠的怪圈,快乐地工作,是全体教师的梦想;帮助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突破专业发展瓶颈,是全社会的责任。愿社会能给教师一方晴空,让教师健康成长;愿所有的教师能解放思想,调整心态,拥有幸福的教育人生!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对策教师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