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宁波市几所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的调查报告

2017-04-20魏雷高岚

青春岁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职院校现状

魏雷 高岚

【摘要】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生始终是高校思政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特殊群体,科学分析和把握他们的生活状况,能有效思政工作者准确把握其思想脉搏,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励志教育,这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处于其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发展与成熟的阶段,本课题组成员精心设计了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现状的调查问卷,并组织面向宁波市内几所典型高职院校发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一、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的抽样调查形式,问卷内容结合宁波地区几所具有代表意义的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并请有关专家及知名大学德育工作者进行多次审批与修改,问卷定稿后,共发放600份,在有条件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条件下,尽量发放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也保证有约1/5的问卷发放给普通学生,后期数据整理时,针对部分题目,既做统一分析,也做分类分析,以确保调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回收589份问卷,其中580份为有效问卷,整个调查过程安排缜密,学生积极认真配合,调查结果真实有效。

二、调查数据分析及反映的问题

1、消费结构的组成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其中女生的特性更为突出)在服饰方面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6.8%,饮食消费或其它个人饮食消费占21.5%,请同学吃饭占10.3%,给同学买礼物(主要指生日礼物)占9.7%,而在学习方面的费用支出仅占不到1.7%。这一方面说明,饮食比重相对来说稍高,因为在对1/5的普通学生调查数据显示,这一比例占不到10%。另一方面,虽然饮食比重稍高,但在保证了基本饮食的基础上,更多的受调查者把可自由支配的费用花在购买时尚服饰、人际交往消费等方面。尽管从金额上看,大多并不是价格比较高的消费品,但从中依然可以看出學生的消费结构并不太合理,也就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在学习上投入更多的财力,从而推断,也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在调查数据中还发现大多受调查者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支出不足百元,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资格证书考试必须要购买的课余书籍外,学生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参考书籍。

2、人生价值观的定位

在人生目标追求上,注重家庭倾向比较明显。例如问题“哪种人生才算幸福?”,83.2%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幸福”,15.1%的学生选择了“事业有成”,只有不到2%的学生选择“回馈社会”。这一调查结果,能从侧面反馈一个信息,家庭的经济负担可能对大部分受调查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响,因此他们在做选择时,重视家庭的因素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的感恩意愿不是很明显。

3、理想信念的选择

就读大学动机的选择直接反映了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在问卷分析中发现,大多数受调查者定位自己的理想追求主要与个人的发展有关,例如问题“读大学是为了什么?”受调查者更多地考虑实际需要而选择“找到理想工作”(67.1%)。也有一小部分受调查者认为上大学是为了人生出彩,梦想成真(23.3%)。另有更少的比例选择读大学是为了建设祖国、实现民族振兴(8.4%),将个人理想追求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及民族高度学生人群尚占少数。当然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他们认为上大学已实现了自己的追求,对未来没什么目标(1.2%)。这说明,依旧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存在理想信念缺失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分析及整改建议

1、人生价值观需更优化

大多受调查者在追求人生奋斗目标时的选择过于平庸化,从表面上看,普遍存在着安于现状的心态,只希望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说得过去”即可,从长远来讲,多数学生比较缺乏如何提升人生境界的积极性,也就是说,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过于倾向于个人立场。因此,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更加努力地对学生进行督导,尤其重视他们在生活琐事中的指引,让教师不仅教书育人,更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高尚人格、规范言行和真挚情感,去亲身影响、感染、塑造自己的学生,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三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让更多的学生树立起高尚、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2、理想信念需再提升

在理想目标选择上,多数受调查者更关注个人利益,其信念追求偏向于讲究实用性和功利化。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社会理想,也就是说,多数学生在理想目标的选择上,依然缺乏理性,不清楚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的辩证关系,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的联系不多。因此,思政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营造一个浓厚的理想信念教育氛围,将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和学习,例如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班会或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爱国理想信念,引导他们将“中国梦”与“个人梦”相结合,把实现自我进步与民族复兴密切结合,不断提升内在驱动力和精神力量。

四、小结

关注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状况,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纵观本次调查结果,凸显出了部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相信在所有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共同关注和积极努力下,会使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状况得到更加健康、有序的改善。

基金项目:2015年宁波市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会科研项目,项目编号:SGXSZ15008

【参考文献】

[1] 龚海泉. 走进新世纪的高校道德教育[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习近平. 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向空气一样无所不在[N]. 广州日报, 2014-02-26.

[3] 于雅岑. 基于实现“中国梦”的大学生立项信念教育研究[J]. 才智, 2013(29).

【作者简介】

魏雷(1980—),男,汉族,辽宁锦州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高岚(1987—),女,汉族,浙江绍兴人,本科学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助理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职院校现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与职业指导研究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实证分析的数据挖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培养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