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视角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

2017-04-20李娜

青春岁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测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提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换以及社会公平的深入等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创新创业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都在抓住机遇、改变创新,创业的热情被再次激起。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的栋梁,其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显得事关重要,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保障,也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指导的依据。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基本内涵及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基于创新创业视角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原则及标准,希望对创新创业视角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有所帮助。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一、引言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双创理念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响应,新的产业、新的模式、新的业态不断涌现,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与素质的新型人才,而大学生正是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大学生创业可以以创业带动就业,带动社会活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而这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完善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能够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指导。新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以新的内容与测评标准,研究创新创业视角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体系对于“双创”号召的响应意义重大。

二、创新创业视角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基本概述

1、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

心理学上认为,“素质就是个人生来便所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素质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先天素质以及个人素质,而马克思主义认为素质是劳动的产物,素质可以通过劳动得以改善,人的素质不仅仅局限于生理方面。而我们要讨论的大学生的素质更偏向于马克思主义所认同的素质,素质属于个体范围,主要有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则是大学生所有素质的综合,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它是大学生在自身特质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与实践的影响,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品质、素养与能力的综合。

2、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综合素质主要指的就是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搜集学生在各种活动领域内的各种表征信息,然后从这些表证信息中引发与推动大学生某种素质特性的一种过程。它主要在于“测”与“评”两个部分。其中“测”主要是采用耳闻、目睹、调查以及体察等方法来收集大学生在各种活动领域的表征信息;“评”则是测评的主体根据测评标准对大学生的特性做出量值与价值的判断,亦或是直接从表证信息中引发或推断大学生的某种素质。可见,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离不开“测”与“评”,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并不是测与评的简单叠加,而是基于大学生某种素质特性信息“测”与“评”基础之上的分析与判断。

3、创新创业视角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意义

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除了要具备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素质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与较强的创业素质,也就是说大学生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高低又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标准,那么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所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提高大学创新素质与创业能力的重要指导,也是大学综合素质评判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测评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还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创新创业视角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

1、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建立的原则

创新创业视角下,科学、合理、有效地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如下:一是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既要符合大学生综合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社会以及企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同时还要反映出素质教育的本质与各种指标的关系;二是要遵循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大学生的素质特质,要有稳定的数据来源,便于搜集可衡量大学生素质的信息资料等;三是要遵循全面性原则,测评指标体系要客观全面,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大学生的素质;四是遵循导向性原则,要能够发现大学生的优缺点,指导大学生进行自身素质的提高。此外还要遵循独立性原则、公正合理性原则等。

2、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确立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确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草拟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是进行大学生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对于大学生素质测评准确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指标体系的建立务必要严谨认真,要成立专门的指标体系设计小组,参照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先草拟测评指标体系方案;第二要进行实证调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标准的制定要对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为样群进行实证调查,比如用人单位群体,教师群体以及学生群体等,为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第三要组织论证,在草案拟定后要根据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目的等对各项指标进行逐一论证;第四試用修订,测评指标体系确立后要先进行一定时期的试用,在试用过程中不断的修订与完善。

3、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成

创新创业视角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以及创业素质。所以,创新创业视角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德育方面、能力方面、体育方面以及智育方面等多项内容。首先是德育方面,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立足社会的基本,更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其次是能力方面,主要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实践能力的测评;再次是体育方面,主要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等;最后是智育方面,主要是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等内容。

四、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实施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实施主要可以分为五个步骤:首先是加大宣传、确立方案,在测评体系方案确立以后要通过班会、宣讲等形式进行广泛的调研与听证,得到广大师生的理解与认同;其次是要成立机构、建立组织,要成立专门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机构,测评人员要包括学生工作办公室各级领导、班委、团支委以及学生代表等,根据不同的专业,确立标准,统一制度,本着公开公平公正负责的态度,建立素质测评诚信制度、监督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等;再次是导出数据、统计基础,要从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学生的各项信息,按照指标体系设置的权重进行统计,并将结果公开公布;然后是多元评价、量化指标,要组织进行学生自我测评、班级测评、学校测评以及社会测评等多元化的测评体系;最后是要处理结果、加强反馈,在测评结果公示阶段,有异议的学生可以反馈,有关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接收学生的申诉与反馈,并及时的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学生。此外,学生测评结果与分析材料也要及时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以及教务部门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 娜.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与完善[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8):56-57.

[2] 张 阳.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优化——基于提升学生素质视角[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4(02):89-93.

[3] 马强强. 应用型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04):125-126+138.

[4] 沈振锋. 对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的思考[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55-58.

【作者简介】

李娜(1983—),女,汉族,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猜你喜欢

测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
测评一款LED成像灯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公民参与度测评研究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