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主题班会的现状与提升研究

2017-04-20彭红梅

青春岁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研究现状

【摘要】高校主题班会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最捷径的一条道路,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新时期下,新媒体的运用,给主题班会带来了新契机,也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90后的大学生,如何开展好高校主题班会这一工作,如何发挥主题班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如何在主题班会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关键词】主题班会;研究现状;教学课堂化

一、高校主题班会的内涵

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主题班会,据统计,对它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所谓主题班会,是指具有鲜明主题的、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第二,“所谓主题班会,是指学校根据德育大纲,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在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认知、情感规律的情况下,为宣传一个观点、培养一种品质、陶冶一种情操、训练一种行为而开展的品德教育活动。”第三,“主题班会是在确定鲜明主题的前提下以班级为单位的思想教育活动,是辅导员根据学校或系科工作的要求和部署,针对班级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第四,“大学生主题班会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想品德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强调主题班会是一种集体互动与集体参与的活动,是除课堂授课以外最重要的教学补充形式之一,对学生对学校教育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主题班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所指出的:“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作为处于高校工作中前线的辅导员,每天工作在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思想与成长交友的第一线,需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声,需要加强与学生们之间的共同探讨,这就要求辅导员们要用心尽力的、千方百计的去开展好班集体的工作,做好班集体的建设,而作为一种经常性的、高效性的途径就是主题班会的开展。选择的每一个主题其实都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代表,开展的每一次主题班会对学生来说都将是一次无形的感染与教育,是内心无形的颤动与共鸣。经常性的开展主题班会教育可以不断地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高校主题班会的现状

高校主题班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如此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大多数的高校都很重视主题班会的开展,但总体依然是问题突出,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第一,主题班会的开展仅仅局限于辅导员、班主任自觉的组织规划和设计,缺乏有组织的、有纪律的规划和管理;第二,虽然被确定为一项日常工作,但却没有被设置为一项常规工作,缺乏连贯性、主题性、整体性和持续性;第三,目前班会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宣讲模式的集合,没有将班会视为一门课程,也未形成一门课程的独特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第四,当前的主题班会往往流于事务性和形式化,辅导员和班主任的重视度不够,容易将班会变成事务性的通知或班级问题的批判会,学生也从心里抵触主题班会,从而降低了主题班会课的教育效果;第五,目前主题班会的课程化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供给侧滞后,现有的绝大部分相关研究都局限于具体案例上面,缺乏用相关的理论对此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研究的论文。

总而言之,目前高校主题班会局面尴尬。新形势下高校内主题班会的召开,仍然以传统的班会组织形式为主。

本文以来自江西省某所高校内大三的400名学生作为研究调查对象,以发放问卷的方式,抽样分析了主题班会在高校的存在情况,结果如下:

总的来看,这种传统主题班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主题班会呈现单调的“说教式”和“传达信息式”的活动形式,容易“一言堂”和“满堂灌”,方式方法手段比较落后,不符合新时期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第二,主题班会活动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内,单一呆板,学生的积极性不强,效果大打折扣;第三,主题班会的组织者仅仅局限于班主任、班长或其他班干,学生的兴趣率较低;第四,班会的主题不明确,内容事务性强,容易转变成许多条独立事件或通知的拼凑,将主题班会变成一项通知文件、下达要求等事务性的工作;第五,班主任、辅导员等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主题班会的定位不明确;第六,即使出现主题形式新鲜的情况,却又存在流于表面,缺乏深度挖掘,点题启发;第七,对主题班会的认识度不够,重视度不足,缺乏理性的规划与细心的思考准备,忽视了主题班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第八,主题针对性较弱,较为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素,脱离时代、脱离学生情况。

四、高校主题班会实现教学课堂化

罗杰斯认为,每个学生都能在他自己和环境之间进行辨别,学生有能力、有权利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作出自己的决定。作为促进者的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教”而是“促”,允许学生自由学习。

允许他们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从而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而罗杰斯的这一认识,同样适用于主题班会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提升主题班会的效能,将主题班会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充分调动主题班会中学生们的积极性,突破当前主题班会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等等——将高校主题班会教学课堂化。

课堂的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为主,以老师的引导为辅;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自主的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一节真正地教学课,需要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分析、教学程序六大方面,其中教学程序包括导入、引题、巩固、小结和作业五大块内容;如何将主题班会引入课堂,并实现课堂化、教学化,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主题班如何与教学课接轨呢?

高校主题班会教学化、课堂化能优化班会的影响力,促使主题班会的意义与目标以一种更高效、更快速、更深刻地形式进行下去,并渗透到学生广泛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中去,使学生的知、情、意、行沉湎于这一过程的始终。

基金项目:南昌师范学院2015年度校级课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瓶颈研究——以主题班会为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1] 李树琼, 杨春华. 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2).

[2] 赵人柱, 薛薇. 新形势下对主题班会的几点思考[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7(2).

[3] 张为波. 浅谈主题班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3(11).

[4] 于曉梅, 玛瑙. 心理辅导理念与技术在高校主题班会中的运用[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6(4).

[5] 甘一涵. 刍议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J]. 新西部(理论版), 2015(3).

[6]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中发[2004]16号文件, 2004.

[7] 周嫣嫣. 如何有效利用主题班会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题班会实例分享[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11).

[8] 严中, 李赵波, 张雨婷, 曾雪静. 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 时代教育, 2016(6).

[9] 张明. 大学生主题班会的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基于对山东省8所高校的问卷[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12).

【作者简介】

彭红梅(1986—),女,江西新余人,硕士学位,南昌师范学院专职辅导员、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研究现状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制度构建与完善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在主题班会中的创新应用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巧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