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7-04-20张梦娜

青春岁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艺术院校问题

【摘要】学生管理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本文通过分析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找出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艺术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艺术院校;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入学率不断扩大,学生教育得到普及化,但这为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艺术院校,教育形式不规范,资源的投入跟不上入学率的增长,造成了高校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加之不同时代,学生拥有不同的特点,性格更加个性化和自我化,社会构成也日益复杂化,学生的素质存在更大的差异化,这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更加严峻地挑战,如果采取传统的管理手段,很难取得很好的管理成果,甚至会增大管理难度。为此,如何认识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找出传统的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趋利避害,引导大学生更好的健康发展,对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

学生管理工作不是单一的机械管理,是一项讲究技巧和艺术的复杂管理工程,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高校管理工作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只有认识和把握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才能找出现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对症下药,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1、思维方式活跃,情感波动较大

与普通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相比,艺术专业类的学生由于受学习环境的影响和专业氛围的熏陶,以及自身性格特点——个性化、感情化,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敏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生活的美与丑,热爱浪漫并富有创造力和激情,在他们看来“艺术就是浪漫”,他们善于用浪漫来谱写艺术,一切以自身的喜好为主,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谁也没法改变,正是由于他们这种浪漫艺术情怀,导致他们对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情绪变化的幅度比较大,行事以自身喜好为主,遇到问题不能够理性的思考和解决,不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社会化程度高,易受负面影响

艺术院校类的学生受专业学习特点的影响,过早离开家,独立生活,在外住宿学习、写生、集训,到全国各地参加不同院校的招生考试,这使他们过早的接触社会,也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和专业实习经验,这也是学生自身成才的专业需要。但正是由于他们过早的接触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都还不健全,所以比较容易受社会的负面影响,形成过早的“成熟”意识等。

3、专业知识丰富,文化底蕴薄弱

艺术院校的学生本身就不喜欢文化课,偏爱专业课,再加上文化课考试分数要求很低,学生往往不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知识与政治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把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学习专业课,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深入理解,这就导致了艺术类学生文化常识不足,对事物的看法片面,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4、强调个性发展,缺乏集体观念

由于受专业需求、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影响,需要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艺术,这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过分追求自身个性的发展,崇尚艺术自由,强调行为自由,并从中积累和塑造艺术个性,这导致了艺术类学生行为比较特立独行,很难融入集体生活,在高校管理中往往会出现生活作风懒散,学习纪律松散的现象。

三、当代艺术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管理理念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直采用刚性管理制度,这也是受计划经济体制观念的影响和制约。艺术院校在这种大环境下,采用的也是这种管理体制,为了方便学校的管理,制定了硬性的规章制度,只是一味的强调学生服从管理,要求学生行为一致,生活习惯统一,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差异性,长期在这种钢化的管理体制下,学生只会反感,不能够理解学校管理的初衷,更加不会配合学校的管理,这与学校的管理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高校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具有艺术性的管理工作,这是由其管理对象决定的,高校学生是已经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年人,对他们的管理不能再像管理小学生一样简单,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和状况,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熟练的业务能力以及扎实的学科知识来应对这些管理工作。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并不重视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辅导员能力的培养,认为管理岗位没有技术含量,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甚至还有未经过岗位培训的人兼职管理工作,这些管理人员只是为了单纯完成任务而工作,且因为缺少实际管理经验,导致管理工作方法单一,很难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3、学生管理方法落后

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使管理工作取得高效正确的成果。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大都采用硬性管理方法,硬性要求学生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这种方法已经不能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往往使学生无法真正的从心底和辅导员进行沟通和交流,辅导员也不能真正的了解到学生产生问题的实质和心理变化,造成互相不能理解,使师生之间产生更深的隔阂,造成学生工作开展困难。

四、針对这些问题的改进措施

1、树立“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

艺术院校要想学生管理工作取得成功,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旧的管理理念,探索新的管理理念,从以往旧的“管理教育”理念转变成“服务育人”理念,并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一新理念,做到三个改变,一是从硬性要求学生服从管理转变成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二是工作重心从“学校管理”转变成“学生自主管理为主,学校帮助管理为辅”;三是教学管理工作从以“学校为主”转变成以“学生为主”。

2、加强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只有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才能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想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高校必须培养和建设一支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支人才队伍要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和文化知识,多方面学习和优化自己,这样才能应对时代的变化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才能更好有效的解决学生的问题,并很好的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

3、优化学生管理方法

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取得好的管理成效,艺术院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优化学生管理方法。一方面,改变管理体系,从单一的学校管理转变成学校—学生互动管理,不再只是让学生被动接受学校管理,如改变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定位,让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朋友化”,只在重要原则性问题上提出要求,更多的是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另一方面,利用科学技术,优化学生管理工作,如建立数据库,使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信息化、标准化,这样既能提高管者的工作效率,又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赵建军. 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 教育管理, 2012(12).

[2] 刘 婷, 蔡江雪. 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12).

[3] 彼得·杜拉克.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J].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4] 王之瑞. 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8(4).

【作者简介】

张梦娜(1989—),女,汉族,河北新乐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河北美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艺术院校问题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大数据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推进的促进作用分析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