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7-04-20吴莎

青春岁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依法治校高校管理应用

吴莎

【摘要】近些年,学生状告高校的现象较为普遍,展现了我国高校管理存在的不足,如法律过于笼统化,程序过于无序化等,难以促进高校管理法治化的实现。在高校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依法治校受到了各个高校的关注与重视,并逐步进行了实施,这既是高等教育健康發展的重要趋势,又是高校管理工作实施的主要手段,所以依法治校对策在高校管理中的实施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身从事高校组织人事处干事的工作经验,分析与探讨了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依法治校;高校管理;应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迎来了重要变革,即需要满足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发展需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依法治国来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加之高校的广泛扩招,学生间的文化素质差距日益明显,高校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将依法治校合理应用于高校管理中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自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应用以来,不少高校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基于相关政策的实行,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都有所弥补,学生法制意识与能力都有所提升,这些无疑给高校依法治校方针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法治氛围。但不可否认的是,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尽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我国推行依法治校方针的时间不长,所以此种思想观念并没有为师生深切的认识与了解,一些高校没有深刻的理解与领悟依法治校的理念,无论是制定的规章制度还是实行的管理行为都没有考虑到现行法律,甚至与其相矛盾,没有充分宣传普法,没有合理维护学生权益,没有合理开展教学执法工作等,这些问题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依法治校方针的实施,有待解决。可以说,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正处于关键阶段,若这些问题不能得以较好地处理与解决,自然会增加依法治校工作的实施难度。所以,我们需要加大依法治校宣传,切实做好依法治校这一系统化的工作。

二、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1、有利于满足依法治国的客观需求

依法治国的实行可以维护人权,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与发展需求,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强调了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性。对教育领域来说,依法治校的实施是贯彻落实此基本方略的主要途径,高校管理的法治化是依法治校不可或缺的部分,加之高校学生又是社会优秀知识分子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提升他们的权利能力、明确他们的教育理念至关重要,这些都充分展示了高校管理法治化的必然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政治等同于法治政治,所以,与此紧密联系的上层建筑必然需要坚持法治化道路,而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高校管理法治化更是依法治国的客观需求。现阶段,我国高校管理没有与之相符合的法律法规,高校需要在充分了解此点的基础上改进自身管理存在的不足,合理规范学生行为,强化高校法治建设,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法律要求,更好地为我国政治文明创建做出应尽的贡献。因此,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也是满足了依法治国的客观需求。

2、有利于配合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知识经济背景下,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既是教育发展至一定时期的实际表现形式,又是一种重要趋势。近些年,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作为教育实施重要场所的高校,更是需要积极创新与发展,加之高校是法律精神及价值理想的主要宣传场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民法律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自身行为的规范,所以,将法治渗透于高校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促进依法治校实现的重要选择。

3、有利于顺应法治社会的具体要求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在追求优质生活的同时还倡导法治社会与文明社会的创建,即为所有社会行为添上标签,并将其归纳入法制道途中,切实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办事,从而为优质文明风气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与基础。法治主义明确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所有权利都需要纳入法治轨道,因为权力一旦脱离了控制,便很有可能形成专制高度,高校管理自然也不例外,不可脱离法治。所有权利的实施都应该遵循相应法律,所以,基于法律法规、法律精神与价值实施高校管理工作,依法束缚个人行为,可以避免高校中出现滥用职权、假公济私等不良风气的现象,从而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风气与社会风气,为高校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提供环境。

4、有利于保障优秀人才的培养

现阶段,人才资源竞争是各个国家之间的主要竞争,作为国家珍贵资源的高校学生值得国家用心教育,认真教育与培养出一批法律素质较高的高校学生队伍,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法律素质除了影响着自身日后发展,还影响着国家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高校对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的推动有着重要作用,肩负着高校管理法治化实现的主要责任,其依法办事原则可以较好的规范与指导学生,所以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需要顺应法治国家需求,需要从两个层面进行法治教育,即理论教育与具体实践。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大量流入,导致一部分分辨是非能力不强的高校学生出现价值歪曲的现象。所以,高校除了需要实行日常的法治教学工作,还需要加快高校管理法治化创建的进程,推动依法治校的实行,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更加优秀。

三、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加强法制观念

高校发展需要法律法规制度的支持,所以,高校管理者需要紧随潮流,正确认识与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学校现代化建设,提升自身法律观念与法律意识,这不仅是高校管理法治化的重要前提,而且是高校管理法治化不可或缺的基础。通常情况下,高校都是利用政策与治理加以治理与束缚,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此种手段已经难以适应社会与学校实际发展的需求,所以,高校需要在实施德育教育的同时提升法制教学力度,将学校实际视出发点,从而全面促进教师与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促进高校管理者法律意识的加强,真正贯彻落实好依法治校方针。

2、健全教育法体系

教育法体系的健全,教育法律形式与内容统一的保障,可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是高校管理有法可依。当前,我国高校教学事业立法易受多种因素的局限,如立法规范与立法成本等,不少教学法律法規仅放下了规范,甚至有的高校用“红头文件”取而代之,教育部门有时也会用相关政策取代法律。因此,需要科学规划高校教学立法,合理开展高校教学事业立法,以及需要加强教学立法组织与协调等方面的工作。

另外,按一定的类别合理管理与控制高校规范性文件,利用合理合法立法手段将重要的制度以法律法规条文形式进行确定,高校规范性文件归属于法律领域,可以较好地拓展与补充现实法律法规文件。需要注意的是,若高校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有了矛盾之处,需要毫不迟疑的进行废除或改正,高校内部制度需要与教育法律法规相适应,且需要做到合理化、科学化,周到全面,不可随意更改或者让教师与学生感到不知所措,需要充分保障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基本权利,如知情权、辩论权与申诉权。除此之外,在执行规章制度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应要去,进一步将高校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3、完善高校管理法治环境

人们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环境对人们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当然,高校管理也会受各种因素与环境的影响,高校需要创方设法为学生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帮助学生培养法律意识,这便是高校管理法治化应有的态度。高校管理氛围可以给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充溢着有序和平等的法制环境,可以给高校学生提供良好的支持。

通常来说,高校管理环境分为两大类,即客观环境与精神环境,当前的社会环境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加了高校管理的难度,从客观环境角度来说,需要实行合理计划,详细安排,合理治理校园环境,为高校学生的成才成才创建宽松愉悦的校园环境;从精神环境角度来说,需要引导高校学生继承与发展良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汲取精髓,去除糟粕,主动创新理论,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学生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个性,维护高校学生权益,推动高校管理工作,促进高校创建和人才培养紧密联系的学习型环境,主要涉及高校制度体制、文化精神与法治文化。营造良好的高校管理法治环境,为学生创建平等和谐的法律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培养良好法律意识,真正成为具备较强法制观念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管理与学校管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权益,这除了是对高校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部分内容,还是对高校管理法治化的实现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4、强化德育教育与依法治校的有机结合

在高校管理中,需要有效融合德育教育和依法治校,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将依法治校视作主要手段,德育教育视作辅助手段。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需要不断强化高校管理者对依法治校与德育教育的认识与了解,提升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文化知识与道德素质,以高校教师来说,首先需要创建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个性;其次需要创建公正平等理念,将其视作高校管理法治化实施的主要思想,合理划分高校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问题;最后需要创建服务理念,无论是师生还是管理者都是平等的法律主体,在实际管理教育中他们和高校具备同等的法律地位。基于此基础,提升依法治校实行力度,培养师生法律意识,发挥高校文化资源优势,可以较好地提升高校依法治校能力。

5、加大法制宣传

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基础在于规章制度的完善,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宣传法律法规,提升法制观念,帮助高校师生知法、懂法、守法与用法。高校管理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合理融入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学习,并做好表率作用,言传身教,积极实行法制工作,同时需要诚聘一些专业法制工作者,以利用典型案例的讲解,深入解析周边法律事件,丰富师生的法律知识,需要加强普法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鼓舞学生知法、用法。除此之外,高校管理部门还需要创设依法治校教育委员会,创建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教育执法团队,定期指导与检查依法治校实况,保障高校依法治校的合理化、合法化,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依法治校的实现。

四、结论

总而言之,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既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又可以促进高校管理者工作水平与能力的提升、顺利完成高校管理科学化与合理化的转变、推动高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但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注意应用策略,如加强法制观念、健全教育法体系、改善校园环境、强化德育教育、加大法制宣传等,从而更好地充分依法治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 飞. 关于高校依法治校若干问题的思考[J]. 知识经济, 2013(07).

[2] 邹永厚.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中贯彻依法治校理念论[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09(03).

[3] 张 静. 法治思维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才智, 2016(12).

[4] 李荣兵. 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制度化研究[J]. 知识经济, 2015(18).

猜你喜欢

依法治校高校管理应用
当代大学法治文化的构建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维权的意义探析
依法治校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度化建设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如何建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