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智互融,点燃古诗拓展延伸的热情

2017-04-20郝波艳

教师·中 2017年3期

郝波艳

摘 要:古诗的情智教学,是在富有诗意的情智课堂上运用情智交融、情智奔涌的教学策略,以情激情、以智激智,不断地提高学生们学习古诗的热情,进而不断点燃学生古诗拓展延伸的激情,并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诗意地生活。

关键词:情智课堂;情智交融;情智奔涌;古诗学习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璀璨的明珠,它闪耀着灿烂的光芒,给读者带来无限的遐想与美感。在古诗的历史长河中尽情欢快地畅游,在古代圣贤思想的熏陶和感染下,我们踏着时代的气息,继续徜徉在文学瑰宝的洗礼与滋养中,拥有更加诗意的美好人生。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但小学六年的教材中古诗的总篇数不足六十篇,所以,要扩大小学生的古诗阅读量,就必须对古诗教学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走进古诗殿堂,使其感受古典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语文教学要根植于课本,又不能囿于课本;立足于课堂,又不能局限于课堂。因此,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拓展教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能力。

一、情智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古诗年代久远,有的语言深奥晦涩,理解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作为教师,如何巧妙地创设情境,应当拉近学生与诗词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热爱古诗的学习与赏析。经过钻研、探究,我采用反复诵读、创设情境、自学诗意、合作探究诗情、配乐升华诗情诗境、表演再现古诗情境等多种情智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情智教学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的古诗词积累和感悟加工能力,这样在古诗课堂的教学中才会有灵气、有号召力。

在古诗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反复琢磨、探究出灵活多样、激趣生情的情智教學策略,不断发展创新激发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教学,着力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情感更丰富、更真挚,让学生更加智慧。

1.反复诵读,重在指导读出诗词的韵味

古诗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又耐人寻味。所以,诗词教学的重点就在于指导学生对词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读是诗歌教学最基本的策略,王崧舟老师说:“吟诵就是理解、就是对话、就是以心契心,吟诵使诗人重新活在了我们的心上。”课堂上,可采用教师范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赛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加强古诗词的朗读指导和点拨启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诗词朗读能力,也能增强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情趣。

2.研读词句,重在将文本转化成一幅幅优美画面

我们常说“一诗一画面”,古诗通过精妙的语言文字给我们勾勒了一幅幅形态各异、情趣盎然的画面。所以在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配上入情入境的音乐,激发学生丰富而独特的想象力。在学生们大胆、合理的猜测与想象下,用自己的语言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加入各自感悟和想象的个性独特的画面。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清平乐· 村居》这首清新自然、恬淡闲适的小令,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五幅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乡村画面:溪前茅檐、微醉翁媪、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和小儿卧剥莲蓬。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想象,因而课堂就出现了个性鲜明、赏心悦目的精彩画面创造。

3.补充资料,重在深入感悟“言虽尽而意无穷”的诗情诗境

古人留下的每一首诗词都寄托了诗人或悲或喜、孤寂惆怅、愤懑不平的情怀,因而具有独特迷人的魅力。这些独特不一的情感和诗人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诗歌的情感、情怀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与人生遭遇中的自然流露。如南宋词人李清照后期笔下的经典词作大都是她南渡后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生活的真实写照,“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虽只有十个字却全面概括了她的悲惨遭遇。所以教学古诗时,教师应恰如其分地把这些课外资料适时地插入具体教学中,这对诗情诗境的深入把握和体会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古诗情智教学的一个大智慧。

二、情智交融,点燃学生拓展古诗的激情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应将课内所学古诗的方法迁移到课外古诗的阅读中去。诗词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对本首诗词的学习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学期一本教材就只选取四首古诗,这和浩瀚如海的古诗词作品相比、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都相差甚远。所以古诗词教学我们必须进行同类主题古诗、同诗人其他作品的资源整合、补充拓展,有助于他们把课堂上所学的鉴赏诗词方法拓展迁移到课外。拓展延伸,重在以诗激趣、抛砖引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比如,我在教王士禛的《题秋江独钓图》时,拓展补充了《江雪》和《渔歌子》两首同主题的诗词,在巧妙的对比赏析中,挖掘渔翁的不同形象,从而感悟体会诗人的不同情怀和诗境。这可谓是在情智的互融中,点燃学生拓展延伸古诗课外学习的激情。

三、情智奔涌,培养学生运用古诗的豪情

孙双金认为情感为智慧的生长提供动力支持,并且把握着智慧的方向;智慧则为情感寻找深刻的内涵,并且提供着价值判断和选择。是啊,情感和智慧的共生,激发了学生古诗学习的潜力,也鼓舞着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1.浅吟低唱,开展古诗诵读比赛活动

现代教学新理念倡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这是学生与诗歌、诗人的对话,是学生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学生个人见解和智慧的真实抒发。古诗的学习重在朗读,在反复吟咏、低声传唱中体会感悟诗歌内在的情感和意蕴。开展古诗比赛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不断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与激情,同时,对其他学生古诗的诵读学习也具有一定的感染和激发意义。

2.以读促写,征集学生的片段情景剧、诗配文、诗配小报、诗歌创作等个性化创意大作

诗歌的学习,重在理解与感悟,重在启发学生想象补充诗词的空白,让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更加迷人。征集学生的片段情景剧、诗配文、诗配小报、诗歌创作等个性化的创意作品,发挥学生的创作潜能,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诗意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诗意地栖居”

海德格尔曾说:“生命里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在当下“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会,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孩子们也不例外。语文学习就是为了生活,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作铺垫。那么学习古诗,我们就得学会用诗中诗人睿智的思想、乐观进取的态度来调剂指导我们的生活。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起舞弄清影的苏轼,他们都在人生天地间诗意地栖居。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充满了诗意,每一缕阳光,每一条小溪,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个个活跃跳动的音符。所以,让我们诗意地栖居,用心去享受生活的乐趣。

古诗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粹。教师通过课堂上对古诗的情智教学,以情激情、以智激智,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古诗学习热情,进而不断点燃学生古诗拓展延伸的激情,并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在古圣贤积极进取或乐观豁达等情感的感染与熏陶下,热爱生活,诗意生活!

参考文献:

[1]高万祥.语文的诗意[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林波.上好语文课:在思考与行动中润泽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雷 玲.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高段古诗词情智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成果(XDKT3151)。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长庆子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