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画书在品德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方法探讨

2017-04-20郑洁

教师·中 2017年3期
关键词:图画书勇气品德

郑洁

摘 要:图画书具有良好的画面表现效果,将图画书引入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文章主要就图画书在品德教学方面的价值和运用进行探讨,分析其教学方法的运用,探讨教学效果。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一、图画书的艺术特质及德育价值

图画书通常是利用图与文相结合的形式,依托一些叙事性的思维,表现一个主旨内容的书籍,它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读物。图画书的故事塑造,通常拥有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情感的表达,并且通过线条、色彩、形状等视觉元素,使得图画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增强学生的艺术敏感程度。此外,图画书中展现的故事内容通常都充满正能量,以简单的内容表现一个正能量的主题,经过自我的理解,能够促进学生对一些道理的认识,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强化学生的思想,有着很高的德育价值。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图画书不仅对学生有较好的艺术培养价值,同时拥有较高的道德提升价值。对于小学生来说,道德学习和审美学习结合,更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图画书在這一点上体现了很高的教学价值。

二、基于图画书的品德教学

在小学教学中,利用图画书开展教学活动,需要设计各个环节,如目标的设计、内容的设计和活动的设计等多方面。

1.目标设计:解决教学难点,达成更高的教学目标

利用图画书开展教学工作,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乐趣,让学生明白教学内容。比如,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我们真棒》一课当中,这篇课文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情绪,并善于表达情绪,学会正确控制情绪,鼓励自己学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情绪往往会有较大波动,因此,情绪调节的内容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也许难以体会到其中丰富多彩的情绪变化,因此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导,达到教学目标。然而,可以借助图画书来加深学生对情绪的理解。比如,在《野兽出没的地方》中,图画书为内容营造了一个具体的场景,把孩子们内心的情绪经历准确再现。比如,故事中的小男孩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受到妈妈的责骂,那么他的内心便更加郁闷了,随着小男孩的幻想画面一点点变大,从一页变成两页,孩子的心情也慢慢地得到释放。由此可见,通过图画书的教学,教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生活中难以理解的东西,有助于化解学生心中的郁结。

2.内容选择:选择德育契合点,建立品德教学与图画书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今,图画书市场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但是与此同时,图画书的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开展图画书教学工作有着更多的选择性。将图画书应用于教学之中,要对图画书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

首先,图画书的选择和与品德教学之间要紧密联系。美国有研究学家研究对图画书在教学中的选择标准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制定了几点标准:第一,要对学生有启发性,能够稍微对学生产生困惑效果,能够启发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第二,图画书的内容要生动形象,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图画书场景当中;第三,能提供学生替代性经验的。国外这些专业学者的研究可以被应用到我国的小学图画书教学当中来,借助图画书的教学开展品德教学。

其次,应该将语文教学与图画书教学分开进行,二者不能统一化。图画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想,而语文教学作为我国传统教学内容,应该发挥其本身的语言教学。在有些图画书中,其德育教学的内涵和线索相对隐蔽,而有些则比较显性。显性的品德教学可以由学生自主完成阅读和理解,而隐形的线索,首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再由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因此,关于隐形线索和显性线索,这需要在教学工作展开之前,教师进行详细的区分,以此建立起品德教学与图画书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以品德思维为核心来理解图画书中的问题,拉近品德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在图画书教学工作中展开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最后,要明确教师以图画书作为教学资料的基本目的,采用图画书进行教学,其一是为了提升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及表现力,提升教学效果;其二,通过图画书教学,提升学生品德思想,在图画书情境中,运用品德思维解决各种疑问,达到德育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利用图画书开展品德活动时,必须正确处理好故事线索和品德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使学习品德的过程和故事线索所表达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

3.教学策略:利用图画书内容,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要积极利用图画书丰富形式和内容的良好机会,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以图画书为辅助材料,开展教学活动,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主旨,使得各项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二年级下册第四课课文《我们在长大》当中,主要是教导学生要学会承担责任,要对未来充满自信,要勇敢面对人生中的坎,并能掌握一些方法和策略,有勇气帮助自己进行合理的选择。那么,教师可以借助图画书《勇气》,将学生感受不到或者感觉抽象的事情引发出来。教师可以将这个具有品德培养性质的故事进行发掘,并将其引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在这个故事基础上,教师可以抛砖引玉,使书中内容与实际事件结合。如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计两条路线,往这边走,学生能够暂时躲过一张桌子,但是后面会有更多的桌子挡着;如果你往另外一边走,有桌子挡着,但是后面将是平坦之路,可以放开走,让学生亲临现场进行选择,再借助这个活动,引出深刻的道理,比如人生道路的选择、责任感的选择、品德的选择等。

教师还可以借助图画课文《勇气》中的内容开展讨论活动。

首先,先在课堂当中对《勇气》这个故事进行分享,让阅读完这篇图画课文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分享一些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勇气”这个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些难以理解的地方,比如,勇气本身有很多种,有的令人敬畏,有的平平常常。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理解,并且主动分享自己对勇气的看法和对故事本身的看法。

其次,让学生对故事的内容展开积极的讨论,在讨论之前,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比如,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提问形式的引导: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故事当中人物面对的情况,你觉得他当时是怎样想的;等等。接着,让学生展开自我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换意见,再安排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参与到《勇气》的故事中来,塑造一个真实的勇气故事,让学生体会选择时的得和失分别是什么,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和明白自己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更好。

最后,教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些课堂任务,要求学生回家之后做一个调查,调查生活中身边的人与事,寻找自己最敬佩的人物故事,但是要与“勇气”这个主题相关,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活中的“勇气”。

在以上这个活动案例中,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品德教育的良好效果,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将图画书的内容和思想内涵引入小学品德教学中,并使两者紧密结合,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水平,并通过以图画书内容为基础,开展品德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郭雯霞.图画书在品德教学中的妙用——以部分台湾小学生活、社会教师用书对图画书的导入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3(5):68-72.

[2]梅 樊.小学低年级师生选择图画书的现状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第一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图画书勇气品德
图画书
寻找勇气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勇气何来?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花是一本图画书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勇气”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