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墨子思想在高职教育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建构中的价值意义

2017-04-20杨芹

教师·中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学文化高职教育

杨芹

摘 要:“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对社会文明的进步具有可鉴的价值与意义。[1]文章从墨子教育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墨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墨子思想在职业教育和大学精神构建中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对高职教育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构建有所启发。

关键词:墨子思想;高职教育;大学文化;大学精神

高等教育只有系统建构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才能办出特色、形成品牌并得以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也不例外。在博大精深的墨家思想中蕴涵着大量的职业教育思想,这对于系统建构高职教育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墨子教育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

墨子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战国初期,这一阶段许多人不再禁锢于体力劳动之中,开始有更多的精力从事与科学、文化、理论思想的研究。战国初期,诸侯争霸,各诸侯国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各诸侯国为了在战争中获取胜利,急需招贤纳士来为自己出谋划策,人才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为了实现自身的抱负,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时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学术繁荣发展的局面。随着私塾的出现,“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各个学派的教育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墨子由于直接从事生产劳动,极为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他号召社会成员要积极投身于劳动之中,主张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推动社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

二、墨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重视德行修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墨子本人一直主张要为本国培养出能够治国利民职责的“兼士”,也就是“贤人政治”或者是“仁政德治”的有用人才,要求这种贤德人才必须具备“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综合素质。[2]在墨子的职业教育中,坚持以民为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之人,同时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德行、文史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2)实行以科学和技术为主的分科教学。墨家学派在自然学科的教育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其科学知识的丰富程度是其他学派所无法比拟的。墨子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弟子时,将实验得出的方法运用在科学理论研究活动之中,通过实际演示来为弟子们答疑和解惑,引导弟子们更好地领悟所学的知识,为当时的社会劳动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墨家的教育理念是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墨子的教育中,可以看到诸多与自然科学知识和生产、军事科学技术等知识相关的教学知识。在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的教育过程中,墨子本人十分重视分科教学,强调在社会生活和产生中分工与专业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指出“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鞲、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分科教学的重要作用在于学生可以潜心学习和研究某一科目,能够在某一方面学有所成。

(3)重视实用职业技术的传授。墨子在教学中,尤其强调学以致用,重视实践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墨子极力批判儒家“述而不作”“击而鸣之”的传统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看待,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墨子的教育思想中尤为重视实践学习,墨家的实践学习内容不仅包含道德以及社会政治的内容,而且还增添了关于科技军事和科技器械生产等各类知识。墨子及其弟子们投身于生产劳动中,从中学习实践技术,积累实践经验,并将这些实践经验推广到生活实践之中,生产制造出了大量好用的器械工具。在墨家教育方法中,非常强调适应学生身心的特点、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的学习。量力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评估的方式,不仅要求学生对实际能力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也要求教师参照一定的条件精确地评估学生的能力。

三、墨子思想在职业教育和大学精神构建中的意义

现代職业教育要求培养出一大批实践动手强、操作能力强,而且职业道德高尚的高水平技术型人才,这点与墨子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不谋而合,因此,在新历史条件下,要重视把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现代职业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促使现代职业教育呈现出巨大的生机、活力。

(1)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的意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我国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古人轻视劳动技能的学习,而一味地学习儒家经典文化。时至今日,很多学生依然认为读大学才有更好的出路,职业教育针对的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这种落后的思想观点,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需要。综上所述,需要大力扶持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树立正确的现代职业教育观点和意识。

(2)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在墨子的职业教育理念中倡导的是“兼相爱,交相利”,放在首位的就是“厚乎德行”,倡导用爱的理念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用真诚、关爱的职业服务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职业技术有益于国家、人民。墨子的这种关注职业道德的教育理念正是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应该反思和学习的。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浓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学校通常只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而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德育。而恰恰许多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往往把“德”放在了首位,其次才关注学生的才能。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彻底扭转功利主义倾向的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出综合能力过硬的“职业人”。高等职业院校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其职业素养,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用爱的理念为社会和他人服务,从而真正地实现墨子“交互利”的教育目标。

(3)开设专业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墨子为了实现“兼爱、非攻”思想,把自己的教育目标、内容与实际生产活动结合起来,在教育中吸取了对生产劳动有帮助的技能,并带领弟子亲自投身于实践活动之中。因此,我们现在的高职院校应该以墨子为榜样和航标灯,在设置教学专业时,一定要综合考虑社会岗位需求,培养社会紧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4)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技能。墨家教学非常注重教书育人、学以致用的观点,强调一切以实践为前提。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与实践教学活动紧密相结合。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在毕业后,在工作岗位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要求学校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后,组织学生到工厂、实验室、车间等地方进行实习,力求学生能非常熟练地掌握操作技巧,积极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5)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墨子的职业教育积极倡导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创新能力,墨子提出的“述而有作”“击而必鸣”就是最好的证明。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求学生能够在自身所掌握的技术之上,勇于、大胆进行技术革新,不断地学会改进工艺和技术,提高工作生产效率,节约劳动成本,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非凡。

总之,墨子的教育思想对于指引高职院校系统建构符合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积极学习前人的经验,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对高职教育给予足够的关注,进而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技术性人才,为建立人力资源强国作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泓涛.挖掘墨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价值[J].职大学报,2008(1).

[2]刘丽琴.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新探[J].教育与职业,2009(6).

杨 芹(1981—),女,湖北宜都人,中共党员,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育管理。

(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大学文化高职教育
从校园生活谈当前大学的两种校园文化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