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职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及其对策

2017-04-20刘海王书锦

教师·中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职生对策

刘海+王书锦

摘 要: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脆弱的意志力,软弱的抗挫折能力,较强的厌学情绪,强烈的自卑心理、逆反心理、攻击心理。为了改变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主要采取以下对策:磨砺意志,弥补个性缺陷;正视现实,提高抗挫折能力;创新教育,激发学习兴趣;施以鼓励,树立自信;倾注珍爱,消除逆反心理;提高承受能力,保持平和心态。

关键词:中职生;不良心理状态;对策

目前,绝大多数中职生是中考的落榜生。他们领略了被老师忽视的失落和冷眼的痛楚、家长的责骂与怨恨,还有中考失败的阴影,这些无不给中职生以沉重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中职生的这种特殊的经历自然会使其产生种种心理反应,形成了其独特的、不良的心理状态。

为了有效调整中职生的不良心理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一、中职生的不良心理状态

(1)缺乏良好的意志力和自制力。中职生的成绩相对差,并不全是因为智力问题,关键是绝大多数中职生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他们经常犯错,找其谈心,他们都会主动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会再犯,但好景不长,同样的错误又会再犯,主要是因为中职生容易受外来因素的诱惑,且无法抵御,遇到困难不是想办法克服而是选择逃避。

(2)缺乏抗挫折能力。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失败与挫折。但相比之下,中职生所面临的失败多,挫折更多。每遇到挫折,他们心理都会受到一次伤害。其实,并不是挫折越多,耐挫力就越强。相反,挫折时间越长、强度越大,个体承受的压力就越大。中职生常常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致使他们悲观丧气,甚至出现了“再多一次挫折又何妨”的消极情绪。

(3)缺乏学习兴趣。多数中职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中职生本来初中基础知识就很薄弱,中职课程,无论是知识的广度还是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初中。又因为不当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和不良的师生关系等,中职生知识掌握起来就更加困难,知识的负积累与日俱增,学习兴趣也随之降低。

(4)具有强烈的自卑心理。中职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大都是由于长期被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否定,失去自信心而萌生的。他们和普通高中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认可,但由于成绩差或经常犯错,往往遭到他人的讽刺、挖苦,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即使有了进步也很少得到老师的尊重与认可。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

(5)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当老师批评教育他们时,他们会认为是老师故意找麻烦;家长的批评教育是嫌弃他们;同学们的好心帮助是嘲讽他们;老师的表扬与鼓励是哄骗他们,是为了让他们不流失……他们于是采取疏远、逃避、警惕的态度以待之。如果谁冒犯了他们,极易引发其攻击行为。

(6)具有强烈的攻击心理。中职生常常会因为犯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甚至是体罚或变相体罚。面对老师的责难,他们往往不理解,经常会顶撞老师,甚至有其他过激行为。有的中职生因为成绩差,在学习中极易受到挫折,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减轻心理压力,得到暂时补偿与平衡,会产生强烈的攻击心理,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

二、改变不良心理状态的对策

(1)磨砺意志,弥补个性缺陷。磨砺意志,提高自制力,发展个性,弥补心理缺陷,对于提高学生耐挫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工作中,首先,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使他们明确生活目标,树立远大理想,顽强拼搏,奋斗不止。其次,加强对学生自制力、自觉性的培养,并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掌握学生内在需求和个性心理发展水平,予以恰当的教育引导。最后,要让学生参加劳动,投身到多彩的生活中去,了解生活的真正内涵,从而培养吃苦精神以及拼搏的勇气与毅力。

(2)正视现实,提高中职生的抗挫折能力。要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首先,中职学校教育要尽可能把生活和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中职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中职生有更多愉快体验,使其尽快从挫折中摆脱出来。同时,中职学校要尽可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避免给中职生成绩排名次,以及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改变利用考试成绩的唯一评价方式,倡导多主体评价、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并且关注个体差异。其次,中职学校教育要使用富有人情味的教育方法,教师要通过自己的知识、情感、人格、威信等影响学生,避免采用压服,要求教师在认识上理解人、信任人;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最后,中职学校教育应开辟学生挫折心理沟通渠道,设立“知心信箱”“知心小屋”和“心理咨询热线”,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挫折心理,及时予以解决。

(3)创新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影响中职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包括知识现状、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效果、教学策略等。一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就会成为他们的负担。他们或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或对学习产生焦虑与恐惧心理。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改进教学方法,可采用情境教学、愉快教学、自主创新教学等;②分层指导,分层施教;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激趣点;④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⑤贴近学生生活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施以鼓励,树立自信。针对中职生的自卑心理和缺乏自信心的现状,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对他们多多鼓励,绝不可讽刺、挖苦、嘲笑。但鼓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该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具体事件来体现,实实在在地培养其勇于进取的信心。如我们班一女生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总觉得学习赶不上别人,再努力也枉然,继而自暴自弃。但我发现她的朗诵很好,于是就组织了一次班级诗歌朗诵会,并鼓励她勇敢上台朗诵,赢得了阵阵掌声。通过朗诵,她消除了自卑心理,找回了自信。

(5)倾注真爱,消除逆反心理。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媒介和工具。”一方面,教师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以其爱心赢得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另一方面,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信任、热爱每一位学生,要充分发扬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对中职生更应多一点关爱,让他们更多一分自信,少一分逃避与警惕,消除逆反心理。教师要用爱学生的真挚情感去创设一种意境,去感染每一位學生,唤起他们学习的欲望。

(6)提高学生心理承受力,保持平和心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承受力除了受生理遗传因素影响,更多地受社会和价值观的制约。有的中职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就会遭受打击。由此看来,要消除攻击心理必须首先战胜自我,在困难的时候想到失败,做好逆境中发展心理的准备。其实,世界上没有永恒的赢家,失败是正常的,不能因为挫折而不能正视现实,做出异常的行为举动。倘若认识到世界上并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就不会因失败而模糊心灵的视线,相反会重新振作起来。另外,做任何事情,在做最好打算的同时,也要做好最坏的准备,这样可以减轻因没有思想准备而带来的心理压力。这样即使失败,心理上也会避免受到沉重打击,避免攻击心理的产生,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

针对中职生的不良心理状态,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健康有关课程,尽快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给中职生心理调节的方法;教中职生学会生活,采取乐观、积极的心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增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鲁 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胡宜华.青少年心理健康探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6).

刘 海(1973—),男,高级教师,理学、教育学学士,研究方向:中职数学教育教学;

王书锦(1981—),女,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

(作者单位:宿州环保工程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