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概念隐喻视角探究英汉文化的异同

2017-04-20张索梅

青春岁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视角

【摘要】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也是一种认知和思维结构。隐喻已经成为横跨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认知科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课题。隐喻是指人在认识不同事物间的某种相似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心理联想在语言层面上的一种表达形式,即联想是隐喻的产生基础。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中,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

【关键词】概念隐喻;视角;英汉文化

概念隐喻由Lakoff & 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中首次提出。作为隐喻的一个重要分支,将具体事物同抽象事物紧密联系起来,大部分与比较基本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有关。隐喻的物质基础是具体的,有形的事物。当认知进入该机阶段,他获得了参照已知的,具体事物的概念认知经历对待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的能力,由于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习语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从而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隐喻语言。由于不同民族既具有基本相同的身体经验,又具有不同的文化经验,这就决定了隐喻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既可能存在一定的共性,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特征。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因此在对概念隐喻的应用上一定存在共性和个性。因此我们将从感觉,身体器官等实体事物层面探究英汉文化的异同。

从感情角度出发,情感和认知之间是相互影响,因而对感情的研究历来被当作认知语言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一般来说,人类具有五大基本情感:喜、怒、哀、惧、爱情。虽然是按这五类分布的,但是会有相应的衍生物。爱情:英汉文化对爱情的共性之处:将爱情比喻成战争。情场如战场,双方势均力敌,可攻可守,争取共同的心仪对象称为情敌。例如:She has conquered the hearts of many men。她被彻底征服了。大千世界,情场高手很多;将爱情比喻成旅程。旅程是源域,爱情是目标域。抽象的爱情概念可以通过旅程之一具体概念进行阐释。在爱情的道路上相爱的两个人一起携手走完这段旅程,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例如:You have a long way to go to win her back。I do not think the relationship can go anywhere。当我们走过爱情的旅程,会终究庆幸没有放弃过;将爱情比喻成液体。爱情充斥在身体这一容器中,可以溢出,流露表达自己的感情。也可以装载,隐藏自己的感情。例如:He poured out his affections on her。They fa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他很快又一次坠入爱河,并且爱的如此深沉。英汉文化对爱情的个性之处:英语:将爱情比喻成甜食。西方人喜欢甜食,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他们向往爱情如甜食一样甜蜜无比,回味无穷。例如:Every word that drops from your lips is as sweet as honey。将爱情比喻成太阳。西方人奔放直率,个性外漏,愿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You are my sunshine。汉语:将爱情比喻成姻缘,认为爱情是一种缘分,受佛教的影响认为人一旦相遇就是缘分。例如:千里姻缘一线牵;将爱情比喻成农产品。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将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方式,因此常用农产品比喻爱情。例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愤怒:英汉文化对愤怒的共性之处:将愤怒比喻成热的液体:英语You made my blood boil。I had reached the boiling point。汉语饮恨而终,惊涛怒浪;将愤怒比喻成火:英语He glared at the rake with burning eyes。He gave his son a burning of anger。汉语他怒火中烧。他火冒三丈。英汉文化对愤怒的个性之处:味觉感受He is still bitter about the way he has been treated。汉语他怒火冲天的推门进。

从身体器官出发。Lakoff & Johnson认为隐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隐喻是人类认识,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人类生活中充满许多隐喻性思维,语言中处处可见隐喻性表达,人类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的。人体的身体器官充当着不一样的功能,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因此语言学家运用身体器官这一具体的事物来形容无形,抽象的事物,用其特殊的方式来认识,理解世界。眼:英汉文化对眼的共性之处:用眼比喻形似眼状之物。眼睛凹陷的地方形似洞穴,可以将这一特点投射到其他事物上。英语It is easier for a camel to go through the eye of a needle than for a rich man to enter the kingdom of God。汉语从台风眼向外,四周就是浓厚而巨大的云墙,这是狂风暴雨最厉害的地方;用眼比喻珍贵的人/物。眼睛被认为人体器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因此用它表示隐喻自然是珍贵的事物。英语She is the apple of her fathers eye。汉语把钞票当眼珠看待的是现在说的工薪一族;把眼比喻成打探信息的人。眼镜的主要功能就是观察事物,收集信息,因此眼常被用于比喻打探信息之人。英语Janssen plays a private eye who while investigating a murder gets emotionally involved with the prime suspect。汉语这酒店都是梁山伯添设作眼的酒店。英汉文化对眼的个性之处:将眼比喻成兴趣/爱恋。当一个儿对某事物感兴趣一般都会目不转睛,因此常用眼睛作比喻。例:It is no use asking him to go out with you,she only has eyes for Mark;将眼比喻成希望/打算。人类通常用眼来观察事物,收集信息,一切都离不开眼睛,当计划/希望什么的时候眼睛会目不转睛。例:Since she left school,she had an eye to marriage。将眼比喻成目前,此刻。眼睛所及的事物一般空间距离很近,在时间上相对也比较靠前,所以将眼用于此比喻义。例如: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眼下的事更重要;将眼比喻成态度。人对外界的事物看法不一自然,看待事物的眼神自然不一样。例如:白眼表示对事物或人的蔑视。高兴的时候,一般黑眼珠处于中心的位置。例如: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通过以上角度的分析,我们可以大体上知道英汉文化的异同。可以总结为由于两种文化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生活环境,因而从概念隐喻中折射出来的事物更是不同,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可以在今后的日常交流等方面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宗成, 白浩然. 黑与白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对比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3.

[2] 曲占祥英. 汉喜悦情感概念隐喻认知对比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

[3] 覃修贵. 眼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对比研究[J]. 外国语, 2008.

[4] 谭丽萍英. 汉友情概念隐喻认知对比研究[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2.

[5] 王 芳. 英汉愤怒概念隐喻对比研究[J]. 海外英语, 2010.

[6] 朱东华. 英汉足部概念隐喻对比研究[J]. 肇庆学院學报, 2012.

[7] 张 鑫. 爱情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对比研究[J]. 语言应用研究, 2014.

【作者简介】

张索梅(1992—),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视角
中美政治演讲中隐喻对比分析
汉语证券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视角、对话与真情
真实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中国日报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