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的无过错流行病

2017-04-20PaulKrugman

第一财经 2017年12期
关键词:流行病布什错误

Paul+Krugman

就在特朗普总统匪夷所思地声称奥巴马政府曾在大选期间窃听了他的电话之后,他的新闻秘书又暗示说英国政府通讯总部(相当于美国国家安全局)展开过想象中的窃听活动。英国官员十分愤怒。很快,有英国媒体报道称,特朗普政府道了歉。

但其实并没有:在会见另一位他正在疏远的盟友、德国总理默克尔时,特朗普坚持说没有什么可道歉的。有人会觉得意外吗?

本届政府一直遵循特朗普的“绝无过错论”,总统说的都是对的,无论是谎称自己赢得了普选票,还是断言处于历史低位的谋杀率达到历史新高。拒不承认任何差错,所以也没什么可道歉的。

好了,现在要说这位全球最强大军事力量的统帅,是那种不敢叫他帮你停车或喂猫的人,就不是什么新闻了。但是,特朗普不承担责任的病态心理正达到了某种倾向的顶点。美国政治得了一种无过错流行病,有权有势的人从来不承认犯错。

十多年前,我曾写过布什政府患有一种“君子差距症”(mensch,是指干预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正人君子),那届政府没人愿意为政策失误承担责任,不论是糊里糊涂地占领伊拉克,还是笨拙地应对卡特里娜飓风。

后来,金融危机过后,许多经济评论家也表现出了类似的不认错现象。例如,2010年一些保守派知名人士曾给本·伯南克写过一封公开信,警告说他的政策将导致“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这一情况并未发生。4年后,彭博社联系了这封信的许多签名人,没有一个人愿意承认当年的错误。

顺便说一下,有报道称,其中一位签名人凯文·哈西特,即《道指36000点》的作者之一,即将被任命为特朗普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另一位签名人戴维·马尔帕斯,原先是贝尔斯登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曾在金融危机前夕宣称“经济表现强健”,现在被任命为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

先要说清楚的是,人人都会犯错。有些错误属于“没有人能知道”的范畴,但是也有一种动机性推理的诱惑,让感情战胜批评能力,几乎每个人时不时地都会受到这种诱惑(在大选之夜我也如此)。

人无完人,问题是如何改进—这意味着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从中汲取教训。然而,现在统治美国的人绝对不会这样做。

我们到底怎么了?有些肯定与意识形态有关:如果你跟现在的共和党一样,在政治和经济上固守一种根本的错误说法,那么勇敢地面对事实就成了政治上的不忠之举。相比而言,奥巴马政府从总统到下级,要比他们的前任,布什时期的官员们更愿意承担责任。

但特朗普及其核心集团目前的所为,与其说与意识形态有关,倒不如说是因为脆弱的自我意识。他们认为,在任何问题上承认错误,都会给自己打上失败者的标签,让自己变得渺小。

实际上,无法反思与自我批评才是弱小心态的标记,但他们看不到这一点。

既然特朗普的性格缺陷在大选前就昭然于天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美国人把票投给他?灾难性的媒体失责以及FBI的渎职起了关键作用。不过,我的感觉是,我们的社会似乎出现了某种现象:许多美国人不知道领导人应该说些什么,把吹牛和好斗错误地理解为真正的坚强。

为什么?难道这就是名人文化?难道工人阶级的绝望,演变成了对大谈简单口号的大人物的渴求?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我们至少可以希望,将观察特朗普的行为变成一種学习经历,不是为了他—因为他从不学习,而是为了整个政体。也许,仅仅是也许,最终我们会让一位负责任的成年人重新入主白宫。

猜你喜欢

流行病布什错误
Why I Give
引领美国结束冷战的前总统H.W.布什去世,享年94岁
预防流行病和传染病
一类Holling-Tanner生态流行病系统的周期解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
布什召开任内最后记者会
为什么是布什
“离布什远点,你就不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