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2016年中考作文题解及满分佳作点评(下)

2017-04-19李弗不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亲情读书作文

李弗不

【2016·玉林、防城港·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清代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确实,我们所读过的很多名篇,都能印证王国维先生的话。 不单所读的作品如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见之景、所用之物,哪一样不关联着人的感情? 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在《风景谈》中甚至说:“人是风景的构成者,人类高贵精神的辐射,增添了自然界的景色,其实,人是最好的风景。” 请根据你的认识、经历或想象,以“一景一物总关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内容自选,立意自定,请你打开思路,选择熟识的人、事、物、景、情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介绍说明,等等,请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作文。3.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4.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5.不得抄袭。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作文如果缺少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人的特征常常无法表现,事件也常常无法展开。出彩的景物描写不仅能交代环境和发展情节,而且还能烘托人物性格,渲染气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果不管文中涉及何人何事,不论笔下人物何情何感,都千篇一律地来一段“今夜,月光皎洁,星光灿烂”的描写,也就是说仅为写景而写景,为状物而状物,那么不但不能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反而会影响主题的表现,成为文章的“累赘”。因此,景物描写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是要为表现人物的情感、性格和推动情节的发展服务的。 景物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清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以写景为主的文章,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其中“景”的刻画或要与所抒之“情”相融,或应与所言之“志”相合。俗话说“情随景迁”,但在作文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中,我们要做到“景随情变”,也就是说,要善于根据中心思想和表情达意的需要,有选择、有目的地写景,如此才能使文章中的“景语”成为“情语”,达到“一景一物总关情”之效。 在写作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拟人化方法写作,即要根据文题或中心来选择合适的事物作为写作对象,这种事物本身就要蕴含着文题或文章的中心;虚构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必须合情合理,这就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有细腻感人的细节描写,以此突出事物的特征。一景一物总关情◎一考生 吃过晚饭,独自在家的我感到闷得慌,想去校园走走。 校园的秋夜极静极清,天空中没有一片浓云,圆月早已挂上了弯弯的柳梢,柔和清幽的月光给校园披上了一层银纱。校门两侧的车棚“人去车净”,让我不由想起它白天的喧嚣。沿着大道向前走,左边的行政楼里的灯还亮着,在楼门两侧的“通知”牌还未被收走,看来还有老师在认真地工作。 正前方的初中教学楼将道路分成两半,走过左边的过道,正面是一大块铺着红色地砖的空地,白天,同学们在这儿尽情嬉戏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秋风中,只有树叶在晃动。一抬头,一道银白的月光折射进我的眼帘,那是由一丛紫藤搭起的小回廊,这是学生们自搭而成的“避暑山庄”。此时,洁白的瓷砖分外明亮,紫藤仿佛在向夜风炫耀自己绿色的臂膀。然而,一阵风吹过,便有几片灰黄的叶儿飘落下来了。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顺道前行,绕过红色的楼墙,我又踏上了那条天天行、日日走,工艺精致、造型独特的长廊。此时淡灰的地面、雪白的方柱冷清地反射着惨淡而又忧郁的月光。这里承载着我成功的喜悦,隐藏着我失败的沮丧,飘荡过我快乐时发出的欢笑声,洒下过我伤心的泪水……这里,“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缓步走过长廊,我来到校园的西南角——大操场。漫步在柔软如地毯一般的草坪,躺在草坪上仰望星空,细听秋虫的呢喃,感受凉风的轻抚,有说不尽的美,然而愁闷的感觉却越发凝重了——这美丽迷人的校园啊!见证了我三年的初中生活,然而我却没有留下值得纪念的故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她来说,我只是沧海一粟;对我来说,她却是我三年的唯一。 我真想留下一点什么,告诉我的学弟学妹,曾经有一个人在这里为他的前途奮斗过…… 朦胧中,一片灯光亮起,同学们来上晚自修了,一个教室又一个教室的灯光与满天的星星辉映,汇成一片光明,织出一片希望。 我站起身,走向那光明的前方…… 对学校来说犹如沧海一粟的我,用饱含深情的笔调尽情地描写出了校园的美丽——这里,静谧中透着蓬勃的生机;这里,清幽中汇着光明;这里,朦胧中织着希望。而校园静谧、清幽、朦胧的特点,都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现出来的。【2016·桂林·真题】 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这一命题作文的写作难度不大,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从身边事写起,也可跨越时空。 审题立意:题目为“陪伴”,这里的“陪伴”有影响、体会的意思,即在某人或者某物的影响下,“我”的想法或者做法有所改变,也就是写一个时间跨度较大的时间段,不能仅仅写一个场面。 思路点拨:“陪伴”的主体,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可以是一种情感,如父爱、母爱、友谊等;也可以是跨越历史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还可以是物,如诗歌、词、书籍、玩具等。 形式创新:如果写几件事,可采用加小标题或者分镜头的形式,这样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陪 伴◎一考生

“当你需要帮助时,书会伸出援助之手;当你感到痛苦时,书会为你抚平伤口;当你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迷失方向时,书犹如一座灯塔,为你指明航程……”这是我写在自己的读书笔记里的一段话,因为我深深地爱读书。 可是,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喜欢读书的。上小学时的我,就特别讨厌读书,每次捧起书,看着那毫无生气的方块字,我总是大喊“没意思”。可是后来,我是怎么喜欢上读书的呢?这得从一节语文课前活动说起…… 那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在一次语文课前,老师组织我们玩成语接龙游戏,每个同学必须依次回答出一个成语。“气象万千。”“千军万马。”……同学们一个一个都顺利地过了关。轮到我了,这时我的脑子却嗡嗡作响,同学们都用焦急的目光看着我,后面的同学急得直跺脚,“马,马大哈!”不知怎的,我一下子脱口而出,直到同学们哄堂大笑,我才意识到自己闹了个大笑话。我又羞又恼,恨不得在地上找条缝钻进去。老师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没关系,以后要多看书,才能积累知识呀!”于是,我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多读书,学好多好多的知识。 渐渐地,我真的喜欢上了读书,因为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祈祷过,为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事迹流泪过,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钦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书的海洋中了。 那是一个深秋的黄昏,期中考试成绩公布出来了,我的成绩很糟。放学了,我带着满腹的痛苦和绝望回到家中,透过模糊的泪水和昏暗的灯光,我看到了书架上的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打开来看,很快就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读罢,我被主人公保尔那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斗争精神给深深打动了,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体内。考试失败算什么?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一蹶不振了吗?我重新打开试卷,认真分析了上面的错题,为自己制订了今后的学习计划,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像保尔一样,做一个生活的强者!”终于,我在期末考试中一举夺魁,这,都是读书给我的智慧和力量呀! 读书给了我知识,读书给了我乐趣。有书陪伴的日子,真好!

文章布局合理,作者以自己的读书笔记为开篇,既点明了题意,又较好地引出了下文。接着,作者叙述自己小学不爱读书在成语接龙游戏中出糗的故事,并进一步叙述自己在读书中得到的启示,最后总结全文,表达自己热爱读书之情,可谓流畅自然。【2016·北海·真题】 请以“别让_________离我们远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横线上的内容可以是亲情、友情、师生之情、感恩之情,可以是礼让谦恭、诚信友善、勤劳节俭,也可以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鸟语花香,还可以是民族服饰、中华美食、经典文化等有形或无形的美好事物。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3.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5.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文题里的第一个关键词“别让”,意在留住;第二个关键词是在横线上补充的词语,这个词语选择的空间很大,情感方面、环境方面、文化方面等均可,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感受最深且最容易行文的一点去补充,补充的词语就是写作的对象、范围、方向。补充时要从三个方面去思考。一是选容易写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如“亲情”“友谊”“师生情”“蓝天白云”“民族文化”等。二是确定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特别的要求,所以同学们应根据自己的强项来选择文体。三是内容健康。半命题作文给我们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补题时最好不要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这样只会降低作文的品位。别让亲情离我们远去◎一考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习惯正在我们身边悄悄形成,还出现了许多“低头族”等新兴名词,在羊年里新出现的“抢红包”活动风靡全国。但是我还是想说,“抢红包”虽然好玩,但是不要忽视了身边的亲人,更别让亲情离我们远去。 最近网络上不断爆出与“抢红包”有关的新闻,如为了“抢红包”将手机摔坏,“抢红包”抢得食不香寝不安等。虽然,“红包”里的钱不多,却依然阻挡不了全民“抢红包”的热情。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产品,带给人们很多别样的感觉。有一些人“抢红包”成瘾,忽略了身边的亲人。所以,我希望“抢红包”一族能放下手机,腾出时间来多陪陪身边的亲人,别让亲情也被“红包”给抢占了。或许有人会说,全家人坐在一起“抢红包”是一件很热闹的事情,会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但是,家里的老人们,别说智能手机,或许连普通的手机都不会用,又怎么懂得“抢红包”呢? 在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的表哥表姐们成家之后都远离了父母,有的甚至在外省工作,和父母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或许一年也就聚那么几次。父母日思夜想,就盼着与儿女团聚的日子。而当大年夜变成了“抢红包”之夜后,儿女们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就大大减少了,这样不是让父母感到心寒吗?当归家的人儿热衷于“抢红包”的时候,最受伤的是最亲的人。难道长辈们希望自己日思夜想的亲人,一吃完饭就开始低头不语地“抢红包”,而不愿与他们多讲几句话吗?长辈们或许老了,变得爱唠叨了,但是他们对晚辈们的爱是不会变的,难道晚辈们就不能从“抢红包”的时间里分出一点给他们,多陪他们聊聊天吗?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有一家人,家庭聚餐的时候,儿孙们都在低头玩手机,惹得寿星老太太怒摔手机。的确,互联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更容易交流了。但是,我们不应该让互联网发展下的那些变化堂而皇之地取代了新年传统。毕竟,老人们等不及与我们唠叨了,亲情也等不及了。 别让“抢红包”抢占了我们的亲情市场,因为长辈们期盼的绝对不是那个大年夜里低头玩手机的亲人,而是能够多与他们说说话的親人。他们为我们的成长操劳得头发都白了,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他们放弃一点点“抢红包”的时间吗? 最大的“红包”应当是亲人团聚。如果年轻人为了“抢红包”而当“低头族”,那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正如前几年网络上流行的段子所说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却在低头看手机。”所以,我认为,怎样避免科技进步带来的“情感疏离现象”,应当引起社会的重视。 本文有三个优点:其一,补题准确,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便于写作材料的选取;其二,事例典型,选取材料具有时代感,也反映出了“抢红包”对亲情的冲击;其三,观点正确,说理充分,中心突出。endprint

猜你喜欢

亲情读书作文
永不凋零的亲情
我爱读书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我们一起读书吧
清明话亲情
读书为了什么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